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戈蒂埃與《玉書》

    朱迪思· 戈蒂埃(Judith Gautier)1845-1917)是法國著名的女作家、翻譯家、評論家。但與眾不同的是,她又是一位漢學家,對東方文化,特別是中國古代文化情有獨鐘,簡直是一個中國迷。她的法譯中國古體詩選集《玉書》和反映她想象中中國的小說《中國龍》對當時中西文化交流起了積極的作用。《玉書》中的詩被漢斯 貝格和漢斯 海爾曼先后譯成德文,又被古斯塔夫· 馬勒譜寫成交響曲,流傳至今,就是明證。    
    一.父親的"最后希望"

    朱迪思· 戈蒂埃1845年8月24日出生在法國巴黎一個文化氣氛很濃的家庭。父親特奧菲爾· 戈蒂埃(Theophile Gautier)是聲望很高的詩人、作家、戲劇文藝評論家,與法國著名作家、藝術家、作曲家和演員都有交往。雨果是他們熟悉的崇拜者,波德萊爾和福樓拜是家中的座上客。母親厄恩斯塔· 格里西(Ernsta Grisi)是意大利歌唱家。但是父親常到海外旅行,朱迪思出生時正在阿爾及利亞,兩周后才回來。母親經常出國演出,沒法照顧自己的女兒,只好送到保姆家撫養。因此,朱迪思是在窮人家長大的。后來父親對她非常溺愛,稱她為"最后的希望",悉心培養。可以說,朱迪思在文學藝術上的成就,和父親的指導和影響是分不開的。

     二.Tin-Tun-Ling和中國詩的翻譯

    到1862年,朱迪思已經17歲,長得非常漂亮。雍容大方,頗有乃父風度。到過隆尚(Longchamp)街的人,對她都深為贊賞,留下美好的印象。他的父親認為,精通一門學科比廣泛涉獵多門學科為好。有一天,父親把一個中國人帶到家里來,問朱迪思想不想學中文?她故意說了反話,使這個中國人大皺其眉頭,但出于禮貌,并不顯得驚訝。最后還是做了她的中文教師。這個人名叫Tin-Tun-Ling。當時Tin-Tun-ling不滿30歲,是由澳門主教蒙塞格納卡勒里帶來法國,幫助他編一本中法詞曲。卡勒里去世后,由朋友介紹到這里。從此以后,朱迪思迷上了中國文化。中國詩曾被西方人認為是不可譯的,即使學說淵博的漢學家也知難而退。朱迪思在父親鼓勵下,知難而進,而且把它看作是一項高尚的事業,確實很了不起。Tin-Tun-Ling本來在戈謝家當清客,習慣于在圈椅上懶洋洋地午睡。決定翻譯中國詩后,就忙的不亦樂乎,整天查中國韻書和字典。
Tin-Tun-Ling不僅幫助朱迪思翻譯中國詩,而且還給她傳遞情書,常常把卡蒂
勒 蒙戴斯(Catulle Mendes)的書信夾在一大本中國古詩里帶給也。1966年朱迪思同蒙戴斯結婚。蒙戴斯是詩人,長得一表人才,因此被朱迪思看中。父親不同意這場婚姻,由于朱迪思豎持己見,父親尊重她的選擇。后來證明這場婚姻是不幸的。蒙戴斯容易沖動,愛好浮華,愛情不專一;朱迪思重視思考,思想深刻,愛情專一。結婚8年之后,他們終于在1874年分手。盡管如此,在翻譯《玉書》期間,正是她沉醉在美滿、純潔、崇高的理想境界之時。 父親去世后, 朱迪思同Lin-Lun-ling意見不合,把他辭退。Lin-Lun-Ling離開了戈謝家后,潦倒不堪, 仍不時受到朱迪思的救濟,1886年去世。

   
三《玉書》概況和戈謝的譯詩風格

    《玉書》(Le Livre de Jade)出版于1867年,用了筆名:朱迪思沃特
(Judith Walter),大概是為了不讓人知道她是特奧菲爾戈謝的女兒。該書共選詩詞110首,詩人、詞家有名字者27人(無錢起之名),無名氏8人,詩經5首。時間跨度從周朝到清朝。按內容分為8類;(1)愛情42首,(2)月9首,(3)行旅7首,(4)宮廷6首,(5)戰爭8首,(6)酒8首,(7)秋16首,(8)詩人14首。入選作品較多的作者為:李白19首,杜甫17首,蘇東坡8首,張若虛7首,李清照6首。
    《玉書》剛出版時就有人評論,此書難能可貴之處是使用了簡明、優雅的語言。這也是戈謝的譯詩風格。因為中國古文難懂,古體詩難譯,而且中西文化不同,如果照本宣科地翻譯,雖然忠實原著,恐怕沒有人看的懂。戈謝大膽地舍棄對法國人無法理解的一切東西,按照法國人容易接受的方式翻譯,結果大受歡迎。但也存在不少問題。
     例如,將李白《采蓮曲》:“若耶溪旁采蓮女,笑隔荷花工人語。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袂空中舉。岸上誰家游芫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紫騮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躕空斷腸。”譯成《在河邊》:“少女信走向河邊,深入荷花叢。人們看不見她們,只聽見笑聲,風吹過她們的衣裳,發出芳香。一個少年騎馬經過河邊,臨近少女們。其中一個少女,感到心在跳,臉色也變了。多虧被荷花叢遮蓋了。”《采蓮曲》中有采蓮女,現在只有少女與荷花。“日照新妝水底明”干脆不譯。三、五個少年變成一個少年。最后一句的意義與原詩含義大相逕庭,把重點從少年轉移到少女身上了。
     又如,將張籍《節婦吟》:“君知妄有夫,贈妾雙明珠。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妄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還君明珠雙淚垂,何不相逢未嫁時。”譯成《忠實的妻子》:“你送給我兩顆明珠,我盡管扭過頭,但仍然心慌意亂。我馬上把這兩顆明珠掛綢襖上,紅色的綢面把它們映得發紅光。為什么不在做新娘前認識我!還是離開我吧,因為我已經有了丈夫。在我的睫毛邊顫動著兩顆淚珠,這就是我送給你的雙珠。”這首詩雖然保持了原詩的基本含義,但在結構和情節上都作了重大改動。特別是,送還的不是兩顆明珠,而是兩滴淚珠,倒也別出心裁。
    《玉書》中不僅隨意增刪個別詩句,而且也有譯一半,刪一半的,例如錢起
《效古秋夜長》:“秋漢飛玉霜,北風雪荷香。含情紡織孤燈盡,拭淚相思寒漏長。檐前碧云凈如水,月吊棲烏啼雁起。誰家少婦事鴛機,錦幕云屏深掩扉。白玉窗中聞落葉,應憐寒女獨無依。”全詩10句,她只譯了頭4句。以此為根據,充分發揮想象力,加以渲染,成為戈謝譯詩風格的典型。這里應該補充說明,將一首詩譯一半,刪一半的作法,早有先例。譯詩風格嚴謹的圣丹尼斯,在譯李白的《悲歌行》時,也只譯了一半。大概是因為中國古體詩太難譯的緣故。

   
四、《玉書》將錢起《效古秋夜長》錯成張籍之作

    馬勒《大地之歌》第二樂章《寒秋孤影》源于唐詩中錢起的《效古秋夜長》。這在赫維圣丹尼斯的法文版《唐詩》中可以明顯地看出。但是在《玉書》中把錢起錯成了張籍,而且還把“秋漢”即秋夜的銀河,翻譯成“秋天的藍霧彌漫在河上”,以致后來根據《玉書》轉譯的德譯本,如漢斯海爾曼的《中國抒情詩》,漢斯貝格的《中國之笛》,一錯再錯。海爾曼和貝格并不是不知道圣丹尼斯的法文版《唐詩》,但他們仍然迷信朱迪思戈謝,由此可見《玉書》在當時確實相當流行,有很大影響。

    朱迪思戈謝在文學藝術方面取得輝煌的成就,但在婚姻上是一個不幸者。她不得不以筆耕來維持自己體面的生活。為稿酬而寫作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作品的重量。但是她確實一生熱愛中國,即使是她想像中的中國,她甚至說“我是中國人”。她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她把日本比作德國,有侵略性,把中國比作法國,愛好和平。她在1917年去世。她的《玉書》已經成歷史上推動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朽之作。

 

網頁:靜遠

版權所有 北京國學時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制作 Copyright© 2000
mailto:webmaster@guoxue.com    mailto:web@guoxue.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城区| 嘉鱼县| 彝良县| 富阳市| 乌拉特后旗| 胶州市| 启东市| 景泰县| 竹溪县| 浮梁县| 仪陇县| 邹平县| 建瓯市| 潼南县| 犍为县| 白河县| 寿光市| 新密市| 四川省| 喜德县| 鄂尔多斯市| 木兰县| 泰安市| 永顺县| 雷山县| 商南县| 南昌县| 牟定县| 河东区| 安阳县| 沁阳市| 辽宁省| 封开县| 化德县| 淮阳县| 张北县| 鹤壁市| 广德县| 准格尔旗| 修水县| 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