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網之情緣
現如今電腦以飛快的速度橫跨各國各地,電腦中有眾多書本上不知道的知識,看起來既方便又容易,比如國學網。初認識國學網,說起來也不怕你們笑話,只是隨手的一點,便點出了博大精深的國學。
其實,我對國學只是略有研究,只是喜歡遨游于知識的海洋,只知道國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了解后才知道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國學中包含著哲學、文學、宗教學、史學等數不清的知識,從中深受啟發,懂得了許多不知道的知識,使我覺得這國學網就好像是在演繹一場精美絕倫的表演,讓人身臨其境,無法自拔。
小時候,就對那些英雄人物非常崇拜,天天纏著父母給我講,只是父母的知識有限,知道的也不多。那時候在農村買一本書是很難的,電視也只是黑白電視,更別提對電腦的認識了,所以對很多學問也是只知其一,畢竟大千世界,還有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后來,漸漸地網絡時代飛速發展,電腦也不是什么稀奇的物了,但是,沒想到我的隨手一點就引出了國學網,國學網分國學寶典、國學論壇、國學司南、國學資訊、國學人物、國學書苑等內容,再縮小點就是歷史、天文、地理學等等,當時我就大吃一驚,這小小的國學網竟然包含了這么大的學問,都頂的上半個書店了,只要點一點就可以閱覽書籍,甚至可以重溫古代歷史,堪與“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相提并論了。
自從知道了國學網,我就經常進入里面進行欣賞,研究。中國古今文學歷史博大精深,最著名的四大名著《紅樓夢》、《水滸傳》、《西游記》、《三國演義》,人們對它們有極高的評價,還有司馬遷的《史記》,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寫到了漢武帝元狩元年,記載了我國三千年左右的歷史,一直被后人所稱贊。這些著名的著作使我們擴展了視野,增長了知識,我們雖未親眼見證歷史,但國學網卻帶領我們踏遍了祖國大江南北,甚至看到了諸葛亮的草船借劍,劉備的三顧茅廬等許多歷史人物的典故,令人大開眼界,一飽眼福,深入其中,流連忘返。
其中數國學書苑、國學司南最令人喜歡。在國學書苑中匯集了古今現代著名詩人散文家,他們的作品令人受益匪淺,引發深思,比如王汎森的《傅斯年:中國近代歷史與政治中的個體生命》,它以傅斯年的一生生活經歷展開描寫,以“五四運動”為主線,敘述了一個中國知識分子在復雜動蕩的時代,在多種兩難選擇困境中的存在樣態,然而,在二十世紀初的中國,在歷史和政治的漩渦中掙扎的不是只有傅斯年一個,幾乎近現代史上所有的名人都有,例如胡適,魯迅……就無須一一例舉了,這本書就是通過傅斯年的生命揭示出個體生命消解于歷史理想與現實政治夾縫中的過程,也通過把握個體生命進而把握中國近現代歷史的脈搏,這是值得我們當代青年人借鑒的。還有林語堂的《國學拾遺》又是另一個層次上的含義了,它包括“儒家:仁者愛人”、“道家:大道無形”和“佛家:無生無滅”三部分,使我認識到儒家與道家不過是中國人靈魂的兩面,一種屬于活動的、有為的、相信的一面,另一種屬于靜觀的、懷疑的、驚異的,是生活籠罩著一種如夢性質的一面。而佛家教導人生是一個生死輪回的圓圈,我們要為前生和將來所做的接受懲罰。這個圓圈是痛苦的和永無止境、應接不暇的幻影。人要逃脫這個圓圈才能得到解脫。這三種思想給我以啟示,我要以消極和積極的人生觀去看待生活,相信這不僅是中國人有之,也是人類天性固有的東西。國學書苑真是積聚知識的精華所在,引發我的深思。
而國學司南中卻融入了各種知識,有天文、地理、民俗、藝術、宗教等等,在這里我可以瀏覽浩瀚無比的宇宙世界,美麗的天文,暢想星空,知道許多世界著名的神奇景觀。在地理論壇中,我們可以行游天下,知道許多山水勝景,比如古老俊逸的五岳名山,潑墨山水的黃山云海,天下極秀的峨嵋風光,還有“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氣勢雄偉的黃河,還有被譽為“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蘇州園林,真是美不勝收,堪稱奇景呀!中華文化遺產蕓蕓眾多,令人眼花繚亂,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看了才知道自己實在是太孤陋寡聞了。
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有許多的知識是我們書本上所不知道的,還需要我們進一步去探討和研究,國學網就提供給了我一個很好的機會,它使我不用出門就可以行遍天下,飽覽世界奇景,名族信仰,真讓我一飽眼福。
緣分這一詞這是很奇妙,有了緣才會有情,就因我隨手一點,便點出了我對國學網的感情,我真心的感謝國學網,正因為有了國學網,才使得我對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更對我以后的人生道路有了深刻的引導和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