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港臺主要漢學出版物近期目錄(三十二)

23、道德除害傳:清末基督徒時新小說選

20160501_021

時  間:2015年12月
作  者:李景山等 著,黎子鵬 編注
出版單位:臺北:橄欖華宣出版社

內容簡介:

一八九五年四月,清廷于中日甲午戰爭慘敗后,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當時國內的憤怒情緒沸騰,富國救亡之聲四起。同年六月,傳教士傅蘭雅(John Fryer, 1839-1928)于《萬國公報》刊登征文啟事,以「三弊」為題:即鴉片、時文和纏足,企望廣征文人意見為中國的社會問題尋求良方。征文比賽結束后,從中國各地收到稿件共一六二份,但當時這些文章并沒有出版,稿件被傅蘭雅帶往美國柏克萊大學……

一個世紀過后,這批稿件偶然再見光明,本書由香港中文大學黎子鵬教授進行編注,從中挑選幾篇基于基督教救世思想而創作的小說,帶領各位讀者一同對這些彌足珍貴的遺世之作詳盡剖析,有關其歷史地位、文學意義,以及當時中國基督徒的思想反映。

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將當時文人對時弊的怒吼,以全新的眼光重新編著,并將內文加上注解釋義,藉此,我們得以對中國近代小說的興起和發展,以及基督教與中國近代文學的關系得到進一步理解,也能呈現中國基督教文學在晚清時期的面貌和貢獻,對照當時俗體文學,融合基督教思想并發之小說創意。

編注者簡介:
黎子鵬,英國牛津大學哲學博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副教授、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人(2015~2016)。研究領域包括漢語基督教文學、中國小說與宗教文化、宗教文學翻譯等。

專著有 Negotiating Religious Gaps: The Enterprise of Translating Christian Tracts by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2012)、《經典的轉生——晚清〈天路歷程〉漢譯研究》(2012);編著有《晚清基督教敘事文學選粹》(2012)、《贖罪之道傳——郭實獵基督教小說集》(2013)、《中國基督教文字事業編年史(1860-1911)》(2015);論文發表于多份國際期刊。曾獲香港中文大學「卓越研究奬」(2011)及「文學院杰出教學奬」(2010、2011、2013、2014)。
報導者:張瑋哲(橄欖華宣出版社)

24、殖民地臺灣近代教育的鏡像:一九三○年代臺灣的教育與社會

20160501_022

時  間:2015年12月
作  者:許佩賢 著
出版單位:臺北:衛城出版

內容簡介:

第一部臺灣民眾的教育想望
第1章 公學校教師的發達之路及其限制

第2章 公學校畢業生的社會史意義

第3章 實業補習學校的成立與臺灣社會的教育欲求

第4章 「愛鄉心」與「愛國心」的交錯

第二部殖民政府的教育總動員
第5章 戰爭時期的臺灣教育會

第6章 做為機關裝置的收音機體操

第7章 戰爭時期的身體動員與健民運動

第8章 日治末期義務教育與國民學校制度的展開

25、民國三十四年之蔣介石先生(一套2冊)

20160501_023

時  間:2015年11月
作  者:國立政治大學人文中心 編
出版單位:臺北:政大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叢書系根據國史館出版之《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第一至八十二冊,重新繕打、標號、校正與排版,并經專家學者審定,以便閱讀、查考。《事略稿本》除摘錄蔣中正個人日記、反省錄與講演詞外,更大量節錄函電、公文、重要外交會談及條約內容等,數據內容豐富翔實,誠為了解中國現代史之一手檔案史料。本冊為民國三十四年之《事略稿本》,這一年正是同盟國戰勝軸心國關鍵性的一年,收錄之史料有助于吾人理解抗戰勝利前后蔣中正的反攻軍事部署、國共問題、中美英蘇等國的外交折沖和國內外情勢的演變。

26、改變中國宗教的五十年,1898-1948

20160501_024

時  間:2015年11月
作  者:康豹、高萬桑
出版單位: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內容簡介:

導論(康豹、高萬桑)

【地方民間信仰的轉型】
近代中國之寺廟破壞運動:以江浙地區為討論中心(康豹)

清季溫州地區的廟產辦學(祁剛)

晚清及民國時期江南地區的迎神賽會(高萬桑)

城隍神與近代溫州地方政治——以1949 年黃式蘇當城隍為討論中心(羅士杰)

論道院在香港建立之契機及其與港、星天清草堂之關系(游子安)

【宗教知識的產生】
由1900–1937 年間《花名寶卷》的刊刻看中國二十世紀初出版文化與民間信仰及俗文學之關系(白若思)

平衡功德與利益——上海佛學書局股份有限公司的經歷(史瑞戈)

八德:近代中國救世團體的道德類目與實踐(范純武)

清末民國時期上海的宗教出版概觀:以佛道教為中心(吳亞魁)

【近代菁英的宗教生活】
打造現代都市的佛教身分認同——以1920年代上海的世界佛教居士林為例(江建明)

在菁英弟子與念佛大眾之間——民國時期印光法師凈土運動的社會緊張(楊凱里)

「護生」與「禁屠」:1930年代上海的動物保護與佛教運動(潘淑華)

近代湖社與寺院的互動:以上海壽圣庵事件為中心(劉文星)

佛教、政治與都市社會:以民國靜安寺漢奸和尚案為中心的探討(付海晏)

27、從民權到威權:孫中山的訓政思想與轉折,兼論黨人繼志述事

20160501_025

時  間:2015年11月
作  者:張朋園 著
出版單位: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內容簡介:

中研院近史所退休研究員張朋園著《從民權到威權:孫中山的訓政思想與轉折,兼論黨人繼志述事》已出版。這是一本政治史及思想史的力作。長時間以來,此類研究在近代史學界已不多見,作者逆風而行,提出新穎觀點,極為難能可貴。

這篇專作有幾個引人的特色:第一,作者對中國近代政治民主化的過程與歷史經驗,極為關懷。作者對西方議會政治、精英主義十分嫻熟,認定中國走上民主政治才是正途,這條路要走順暢得靠議會、靠地方自治、靠政黨、靠懷有熱情成熟的知識分子努力才能見其功。第二,近代中國與西方接觸,當然無可避免,包括清末民初的革命黨人,很難沒有歐風、美雨、日曬的影響。作者對中文材料的掌握,英文著作及西方民主政治歷史發展、理論,多能融會貫通,左右逢源,對中外歷史發展作出的比較因而十分精彩。第三,討論思想發展,一定得放在長時段中進行觀察,作者將孫中山及其追隨者連成一氣,進行考察,用意在此,也的確使讀者讀過全文后,很快掌握國民黨人的政治理念、政治措施及民主政治相關發展困境之來龍與去脈。第四,作者對晚清與民國政治、思想史造詣不凡,因此分析、評論歷史問題,多中肯棨,說前人所未說,新義迭出,文字流暢優美,令人佩服。

28、臺灣海洋文化的吸取、轉承與發展

20160501_026

時  間:2015年11月
作  者:蔡石山 主編
出版單位: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序(蔡石山)

后進發展國家的科技硅島迷思(潘美玲)

Carl Schmitt的民主病理學與臺灣解嚴后政治的反思(胡正光)

活在例外狀態之中:論50年代臺灣政治犯的社會排除(柯朝欽)

從《人間》到底層、到民間:論關曉榮《八尺門手札》與張詠捷《食物戀》(彭明偉)

臺灣建筑發展趨勢:以臺灣建筑獎2005年至2010年為例(謝淳鈺、張基義)

1990前臺灣女子足球的國際交流(張生平)

潘皇龍與錢南章1980年代至今的跨文化音樂創作初探(宋育任)

臺灣原住民作家的山海文學做為「第四世界」的發聲(洪銘水)

人類學學識、影像展演/介入與公共策略:民族志影展在臺灣(林文玲)

跨文化接觸:天主教耶穌會士的新竹經驗(林文玲)

臺中市街道的空間布局與命名的政治(黃雯娟)

Taiganban(臺干班)Life Stories and Entangled Colonialities: The Corps of Chines Police Cadres, 1945-1949(蔡慧玉)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伦市| 万荣县| 祁门县| 朝阳区| 涿鹿县| 临沭县| 九寨沟县| 墨竹工卡县| 丰镇市| 霍山县| 肥东县| 马山县| 九江市| 通化市| 岳阳市| 德化县| 花莲县| 荔波县| 利辛县| 皮山县| 当阳市| 永靖县| 三都| 永德县| 宜宾县| 峨眉山市| 芒康县| 安岳县| 湾仔区| 合阳县| 思茅市| 夏津县| 溧阳市| 墨玉县| 巴林左旗| 治县。| 潜江市| 双牌县| 阳信县| 尖扎县| 辽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