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港臺主要漢學出版物近期目錄(三十一)

17、陳逸松回憶錄(戰后篇):放膽兩岸波濤路

20160402_060

時  間:2015年11月
作  者:曾健民 著
出版單位: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內容簡介:

陳逸松是日本殖民時期的第二代臺灣人,這一代人并未見證由清入日的改朝換代大震動,而是在殖民統治進入穩定期后才出生,接受了比較完整的現代教養。而這一代臺灣知識分子求學、成長時恰好遇上全球性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以及左翼社會主義運動的高潮期,受到世界思潮之影響,一方面痛恨殖民地歧視統治,一方面懷抱左翼理想,而且在他們最有活力的青年時期迎來了日本殖民終結、臺灣光復、中華民國政府遷臺的時代巨變。

這群「新臺灣人」從1930年代開始活躍于政治、文化、經濟的舞臺,此后至1950年代為止的大變局中,有人入獄,有人冤死,有人逃亡,或者沉默噤聲。陳逸松身為其中的一分子,他的一生經歷足以見證臺灣從殖民到戰后的歷程,本書所述即為其戰后時期的回憶。

陳逸松自認是社會主義者,但實際上他的主張一貫帶有濃厚的人道主義和自由主義色彩,而且是個厭惡理論空談、一無所懼的親身實踐者。他在日本殖民時期被視為反日知識分子的代表;在1945年加入三民主義青年團迎接新政權,獨資創辦《政經報》,來年當選臺灣省參政員;1947年加入「二二八處理委員會」,1948年出任第一屆考試院考試委員,赴南京就職;1949年兼任撤退來臺的中央銀行常務理事,1956年與張深切合作拍攝臺灣第一部電影《邱罔舍》,1967年環游世界時初次接觸海外臺獨運動,1971被「羊羹事件(花旗銀行爆炸案)」牽連,開始受到警備總部嚴密監視,1972年前往日本、美國;1973年受中華人民共和昨總理周恩來之邀訪問中國,隨后留下擔任人大代表,并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法以及刑事訴訟法等多部法律的修訂工作;1983年離開中國赴美定居。

陳逸松為中共政權服務,使其成為海外黑名單,長期不能回到臺灣,直到解嚴后的1997年才再度踏上故土,三年后辭世于美國休斯頓。

評論這樣的一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最適切的解答就是「人道主義」。

陳逸松關心的是為被壓迫者爭取自由,在這樣的原則下,他坦然與中國共產黨合作,無論是協助修訂憲法或者刑事訴訟法等法令,其出發點均在于「保障人權」,無論中國的法律條文和實際施行的狀況有多大的落差,陳逸松只是盡一己之力去實踐自己的理想,而非站在中國之外空言批評。

在過去數十年里,像陳逸松這樣勇于追求個人理想的生命史,并不容易被臺灣社會知曉,更不用說是理解?!蛾愐菟苫貞涗洠☉鸷笃悍拍憙砂恫贰肥堑谝徊吭敿毘尸F他后半生抉擇與行動的回憶錄,這樣一本書,確實有助于我們深入理解戰后臺海兩岸史中許多陌生的面向

18、同居共財:唐代家庭研究

20160402_068

時  間:2015年10月
作  者:羅彤華 著
出版單位:臺北:政大出版社

內容簡介:

導論
壹、權力結構篇
一、「諸戶主皆以家長為之」——唐代戶主之身分研究
二、家長與尊長——唐代家庭權威的構成
三、唐律的家主與主賤關系

貳、財產處理篇
一、唐代的「同居」家庭——兼論其與戶籍的關連
二、唐代同居家庭的財產性質
三、唐代家財沒官考論——以反逆罪為例
四、中國古代孤幼的財產危機與政府對策——兼論南宋的「女合得男之半」

參、成員與倫理篇
一、唐代繼室婚姻研究——兼論繼母子關系與異母兄弟之爭
二、婆媳關系——唐人孝道倫理的另種考察
三、唐代養子的類型及其禮法地位
四、歸宗與依附——唐人恤親思想研究
五、唐代官人的父母喪制
結論

附錄
一、丁女當戶給田問題小考——兼論丁女與歸宗女的身分注記
二、漢代分家原因初探
三、漢代的家產分割方式
四、鄭里廩簿試論——漢代人口依賴率與貧富差距之研究

19、臺灣文學與世華文學

20160402_061

時  間:2015年10月
作  者:杜國清 著
出版單位: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內容簡介:

【臺灣文學篇】
《臺灣文學英譯叢刊》出版前言
臺灣文學研究的國際視野
臺灣文學與歷史
臺灣本土文學的聲音與社會關懷
臺灣文學與自然、環境、都市
臺灣民間文學、民俗與說唱故事
臺灣女性文學與兒童文學
臺灣原住民文學與海洋、山林、神話和傳說
臺灣文學與客家文化
臺灣文學與旅游、懷鄉、童年
日治時期臺灣文學與通俗小說
《臺灣文學英譯叢刊》出版臺灣作家專輯
一、賴和、吳濁流與臺灣文學
二、翁鬧、巫永福與新感覺派
三、楊熾昌與風車詩社
四、日文作家龍瑛宗作品的特色
五、日治時期代表性作家張文環
六、殖民地臺灣作家呂赫若
七、小說家與評論家葉石濤
八、大河小說家鍾肇政
九、五○年代臺灣作家鍾理和
十、李喬的文學世界和臺灣新文化
從英日翻譯的取向談臺灣文學形象
從「鄉土」到「本土」﹕以土地為依歸的臺灣文學史觀——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英文版導論
杜國清的詩學理論與創作觀

【世華文學篇】
如何界定「世界華文文學」「世界華文文學」的概念與探討
中國與世界華文文學
臺灣文學與中國文學
臺灣文學與世華文學
美華文學與世華文學
美國華文文學概述
2004年美國臺灣文學研究概況
2006年美國臺灣文學研究概況
臺灣文學的主體性、傳統與古典作品
超越中國?翻譯臺灣!
全球化與臺灣研究的國際展望
臺灣文學走向世界,路有多遠?
近二十年臺灣文學英譯的成果和動向

【附錄】
美麗與芳香永留人間——臺灣文學與文化感懷
《臺灣文學英譯叢刊》36集出版目錄(1996-2015)

20、奔流:林瑞明教授訪問紀錄

20160402_062

時  間:2015年10月
作  者:許雪姬、王昭文 訪問,王昭文、吳美慧、林建廷 記錄
出版單位: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內容簡介:

本書《奔流:林瑞明教授訪問紀錄》可分為兩個訪問階段,首先是從2009年11月至2010年7月,由王昭文負責,第二階段從2013年9月展開,由許雪姬負責。林瑞明教授在臺灣文學史上的先驅研究地位廣為人知,他在臺灣研究受壓抑的年代,堅定執著為前輩文人發聲,讓臺灣文學得以進入學院、越來越受到重視。他最珍視的,是「詩人」的身分,從中學時代開始寫詩,以「林梵」為筆名,出版過幾本詩集,一度因為全心研究臺灣文學史而中斷,但從來沒有失去過詩心。開始使用智能型手機后,他也發展出網絡文學〈臺灣俳句〉,短短3行抒發所見所思,很有意思。他身為歷史研究者,同時也是歷史見證者,本書提供許多線索,讓有興趣的人得以進一步探求1960年代至今的文壇和史學界面貌

21、儒學的理論與應用: 孔德成先生逝世五周年紀念論文集

20160402_063

時  間:2015年8月
作  者:鍾彩鈞 主編
出版單位: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內容簡介:

本書為「儒學的理論與應用:紀念孔德成先生逝世五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論文集,分三個主題收入二十七篇論文,以供關懷儒學前途的人士參考。「儒學理論及其現代轉化」主題,表現出能夠站在中國文化立場上,與世界眾多精神傳統相對話的國際視野?!溉鍖W在現代生活中的應用」主題反映了學者們努力使儒家走出大學的人文學院,重新進入中國的政治社會生活?!缚讖R與禮制」主題是對儒家傳統實物的研究。孔廟是使人親身體驗儒家思想與歷史文化的博物館,禮儀的精神與實體則在今日尚有相當的留存,可依時代需要予以適度的恢復。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卓尼县| 通河县| 庆云县| 长治市| 清河县| 隆昌县| 上蔡县| 富宁县| 吉安市| 嘉禾县| 长宁区| 洞口县| 修文县| 永胜县| 连云港市| 邯郸市| 车致| 彝良县| 崇左市| 安乡县| 环江| 枝江市| 固镇县| 重庆市| 平泉县| 昌吉市| 望江县| 清新县| 彰化市| 古田县| 麻阳| 芦山县| 芮城县| 江西省| 开原市| 伊吾县| 禹州市| 抚宁县| 乌什县| 宾川县| 安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