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臺近期國學類學術講座(八)
17、【演講】王雅萍:原住民重大歷史事件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時 間:2015年10月21日(周三)14:00-16:00
主 講 人:王雅萍(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副教授)
地 點:國史館4樓大禮堂(臺北市長沙街1段2號,總統府正后方)
主辦單位:國史館
聯 絡 人:國史館采集處推廣科,Tel: 02-2316-1055
連結網址:http://www.drnh.gov.tw/Default_Chinese.aspx
內容簡介:
【臺灣原住民史系列專題演講(二十三)】
※教師及公務人員全程參與者,可核發研習時數2小時
※活動結束后,可獲得「國史館文化饗宴」集點貼紙1張
18、【演講】邱澎生:由商人團體制度變遷看明清中國的社會轉型
時 間:2015年10月23日(周五)16:30-18:15
主 講 人:邱澎生(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教授)
地 點:香港中文大學李兆基樓304室(香港新界沙田)
主辦單位: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聯 絡 人: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Tel: (852) 3943-8541
連結網址:http://www.history.cuhk.edu.hk/events.html
內容簡介: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歷史學研習班】
本演講以普通話進行
19、【演講】劉君祖:愿把金針度與人
時 間:2015年10月25日(周日)14:00-16:00
主 講 人:劉君祖(臺灣周易文化研究會創會理事長)
地 點:國家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主辦單位:大塊文化、國家圖書館
聯 絡 人:鄭小姐,Tel: 8712-3898#68
內容簡介:
【《易經的第一堂課》新書發表講座】
《易經》名列四書五經之首,是中國最古老的一部經典;流傳最久,經文最少,涵義卻最為深廣;它是文字發明以前的集體創作,卻能與時俱進的作為人生的指引。
易經是天人之學,蘊涵宇宙間的原理和天地人的應對關系,尤其神秘的易占充滿魅力,卻非宿命論,人們能透過習易,進而尋找人生的解答。透過術數之學的應用,人生世事盛衰榮枯的變化與脈絡,都能精確的推演,而且隨著時代的演變,不斷產生新的詮釋和應用。
本書為初學者的入門書,從基礎概念入手,認識卦爻符號,以及符號間的運算法則,帶領大家按圖索驥的通往易學的核心基礎,進入易經玄妙豐富的世界。
20、【演講】苗延威:馮玉祥主政時期的河南省放足處(1927-1929)
時 間:2015年10月27日(周二)15:00-17:00
主 講 人:苗延威(政治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地 點: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大樓1樓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近史所婦女與性別史研究群
連結網址:http://www.mh.sinica.edu.tw/Activities.aspx
21、【演講】朱鴻:明初燕王府地點平議
時 間:2015年10月28日(周三)8:30-10:00
主 講 人:朱鴻(國立臺灣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
地 點:臺灣師范大學勤大樓4樓歷史學系視聽教室(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師范大學歷史系
聯 絡 人:歐詠芝助教,Tel: (02)77341507;E-mail: yungchihou@ntnu.edu.tw
連結網址:http://www.his.ntnu.edu.tw/news/news.php?Sn=928
內容簡介:
【國立臺灣師范大學歷史學系2015學年度第1次教學研討會】
主持人:陳惠芬(國立臺灣師范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22、【院士講座】黃進興:歷史的轉向──20世紀晚期人文科學歷史意識的再興
時 間:2015年10月28日(周三)14:00-16:00
主 講 人:黃進興(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地 點:中山大學文學院7樓文LA7006(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
主辦單位: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
內容簡介:
【院士講座】
主持人:戴景賢(中山大學中文系特聘教授)
報導者:中山大學中文系
23、【演講】李仁淵:羊羹里沒有羊?茶點的身世故事
時 間:2015年10月31日(周六)11:00
主 講 人:李仁淵(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助研究員)
地 點:中研院史語所文物陳列館5樓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史語所
連結網址:http://www2.ihp.sinica.edu.tw/bulletinDetail.php?TM=1&M=2&sM=1&C=7&bid=656
內容簡介:
主持人:李貞德(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24、【系列演講】明代專題系列講座 / 明代生活美學系列講座
時 間:2015年10至11月,共18場
地 點:中正紀念堂演藝廳及中正藝廊演講廳(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號)
主辦單位:何創時書法基金會、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聯 絡 人:何創時書法基金會,Tel: 02-2393-9899
連結網址:http://www.hosfoundation.com/exhibition/exhibition.php?IKEY=97
內容簡介:
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20周年《萬歷萬象──多元開放的晚明文化》特展,將于10月3號隆重開幕。并在展覽期間,精心策劃兩大系列講座。特別邀請中研院策劃【明代專題系列】,與邀請各界名師名醫翹楚推出【明代生活系列】共18場免費精致講座,熱愛明代文人風采的您千萬不可錯過。
【明代專題系列講座】
?中正紀念堂演藝廳
10月10日(周六)
13:30-15:00
明清之際的西學與中國文化變遷:以大地的形狀為例(祝平一,中央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15:30-17:00
文藝復興在晚明(何國慶,何創時書法基金會董事長)
10月24日(周六)
14:00-15:30
奢侈有理:晚明士人眼中的江南社(林麗月,國立臺灣師范大學歷史系名譽教授)
16:00-17:30
臺灣的晚明情節(楊儒賓,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
10月25日(周日)
13:30-15:00
明代高僧的自我題寫(廖肇亨,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10月31日(周六)
13:30-15:00
流浪者情懷:明末遺民僧的文化流動(陳玉女,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系主任)
15:30-17:00
萬歷年間官場的風氣(邱仲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11月7日(周六)
14:00-15:30
明代西湖旅游書籍與杭州文化(馬孟晶,國立清華大學通識中心與歷史研究所副教授)
16:00-17:30
大難避鄉:明季的逃難文化(巫仁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11月14日(周六)
13:30-15:00
優雅人生:晚明文人的品賞活動與美學生活(王鴻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15:30-17:00
金陵殘夢:追憶晚明的南京(石守謙,中央研究院院士)
【明代生活美學系列講座】
?中正紀念堂中正藝廊演講廳
10月3日(周六)
14:00-15:30
從本草綱目談中醫養生(林昭庚,中國醫藥大學教授)
10月4日(周日)
14:00-15:30
明萬歷后的琴文化審美:器與樂(陳雯、鄭德宣,臺灣琴會)
10月11日(周日)
14:00-15:30
明曲名曲(臺灣琴會古琴雅集)
10月18日(周日)
14:00-15:30
昆曲容裝之美(張哲綸,玉人昆曲研習社)
10月25日(周日)
14:00-15:30
茶性與靈性,歸真與救贖:試探索晚明文人在茶生活中的一個幽微隱密的面向(周渝,紫藤廬)
11月1日(周日)
14:00-15:30
一時風雅~明代文人用香諸事(劉靜敏,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教授)
11月8日(周日)
14:00-15:30
明代墨業與其往后影響(藍仕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