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與“ 猴頭菇”
說起猴子,人們就會想到《西游記》中的孫猴子,憑一根金箍棒,保唐僧去西天取經。在民間,猴子是討人喜愛的。舊時街上有耍猴戲的,常常吸引過往行人。現在每逢節慶佳日,人們還愛帶著孩子去動物園觀賞猴子。猴子的活潑與靈巧,頗得人們贊賞。人們常稱那些機靈、敏捷的人像“猴精”一樣。
在自然界,猴子是一種比較高級的動物,我國共有#$種品類,其中%種是我國的特產。而在這%種之中,有&種是名貴的金絲猴。它們全身的毛呈燦爛的金黃色,非常美觀。在珍稀動物的級別上,金絲猴的地位與大熊貓相當,只是知名度稍低一點。我國的金絲猴主要產在西南山區,其中尤以云南的黑色金絲猴最為珍貴。
自古至今,文人墨客筆下寫出不少“猴詩”:如李白的《下江陵》:“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抗金名將岳飛在馬上吟詠的“猴詩”:“登巖越險涉叢荒,喜遇群猴俯首降;中有白猿能練武,前來向我索刀槍。”至于清代,杭州“錢塘十八景”中還有“冷泉猿嘯”一景,點明當時靈隱飛來峰一帶有猿居住。詩人許承祖還寫下《呼猿洞》一詩:“巖花澗草一叢叢,古洞深寒翠靄中,善幻恍疑猿父出,倚云坐嘯起長風。”
猴子不能入菜,但植物類的猴頭菇,卻已成為大眾化的美肴。猴頭菇本是野生食用菌,因其菇體茸毛呈金黃色,體積及形態又極類似猴子的頭顱,故名“猴頭”。魯迅先生在1936年品嘗了曹靖華先生寄贈的太行山猴頭菇后,曾說:“味確很好,但與一般蘑菇類頗不同。南邊人簡直不知道這名字。”由于當時很難吃到野生猴頭菇,故魯迅先生寄希望于科學家們:“如經植物學家及農學家研究,也許有法培養。”現在國產人工猴頭菇已經走向世界市場。現在,無論走到哪一個大城市的大飯店,我們都能品嘗到被魯迅先生曾經稱之為“珍品”的猴頭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