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臺主要漢學出版物近期目錄(二十八)
21、奢華美學:臺灣當代文學生產
時 間:2015年8月
作 者:劉乃慈 著
出版單位:臺北:群學出版公司
內容簡介:
導論
第一章 「奢華」做為一種美學型態
第二章 主導臺灣當代文學發展的力量
第三章 「類精英」的文化市場美學
第四章 幽靈纏繞的本土書寫
第五章 當代小說美學與文化意識型態的對應
總結
22、從艷史到性史:同志書寫與近現代中國的男性建構
時 間:2015年7月
作 者:許維賢 著
出版單位: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內容簡介:
本書重新考掘被中國近現代文學史大敘述遮蔽的同志書寫(1849年至2001年),反思以父權意識形態為主導的近現代中國男性建構如何支配中國的同志書寫和性別政治。本書指出曾經作為中國性愛藝術的「艷史」傳統敘事癖好,發展到近現代中國是如何被民族國家以「性科學」為名的「性史」病理敘事機制所邊緣化,而這些轉變也非常吊詭地正是與近現代中國民族主義的男性建構并肩同行,并以民族國家男性建構的「同志」之名進行連結和互相詢喚。本書重新想象「同志」的系譜,解構中國民族主義的男性建構,并提出以「『老同志』-新同志」范式來描述那些在生理性別、社會性別或「社會性」論述的理論基礎上有所差異的不同男性建構表現。本書的分析對象主要是選取那些在中國大陸以男同性戀、「哥兒」或「兄弟」情誼或其它性/別議題作為敘事主軸的同志書寫,除了大量的舊報刊史料,其余是自敘傳、私函、日記、筆記、小說、散文和詩詞,也包含從小說改編的同志電影、網絡小說以及現有同志論述和反同志論述的再解讀。
作者簡介:
許維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專任助理教授,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通過筆試和口試考進北京大學,在北京大學先后得到新加坡陳嘉庚高級學位獎學金和北京大學優秀外國留學生全額獎學金。曾赴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臺灣大學、臺灣師范大學和香港浸會大學進行訪學和研究。曾獲臺灣青年文學論文獎。客座主編臺灣國立臺北電影資料館《電影欣賞學刊》(新馬電影專題)。論文見于《中外文學》、《文化研究》、《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現代中國》、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和Queer Sinophone Cultures等等。與英美學者合編Transnational Chinese Cinema: Corporeality , Desire, and the Ethics of Failure。業余以筆名翁弦尉創作,著有個人短篇小說集《游走與沉溺》和詩集《不明生物》,曾在國內外榮獲數十項文學獎項。
作者電子郵件:heews2000@msn.com。
23、存在與言說——中國當代小說散論
時 間:2015年7月
作 者:王德領 著
出版單位:臺北:秀威信息公司
內容簡介:
輯一
以血書者:余易木論
對正統的偏離:反思歷史與重建個人精神維度——重評《晚霞消失的時候》
性與政治的復雜纏繞——重評張賢亮80年代的小說
莫言與幻覺現實主義
輯二
反現代性的寫作:「人」與「物」關系的重新定位——紅柯的《生命樹》漫評
身體、政治意識形態與精神高地的構建——以寧肯的《天·藏》為中心
新世紀邊疆題材創作的幾種視角
繁華過后是清寂——對80后寫作群體的思考
現實如何照進小說
漢字的舞蹈與瑰奇的想象力——讀《千雯之舞》想到的
山狼海賊——潛進大海深處的寫作
細數月光下的苦難與不幸——評劉慶邦的《遍地月光》
尋找自己的「卡拉」——陳瑤創作簡論
在清冽與渾濁之間——魯敏小說散論
輯三
存在與言說——與寧肯的對話
馬克斯·布羅德筆下的卡夫卡
《鋼琴教師》——女性生存的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