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臺主要漢學出版物近期目錄(二十五)
32、德川日本的中國想象:傳說、儒典及詞匯的在地化詮釋
時 間:2015年3月
作 者:吳偉明 著
出版單位: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第一章
導論:中國在德川思想文化的作用
【傳說】
第二章德川日人眼中的吳太伯
第三章徐福東渡傳說在德川思想史的意義
第四章德川文獻中的楊貴妃形象
【儒典】
第五章《孟子》在德川政治思想的挪用
第六章《孝經》的解讀與德川忠孝關系論
第七章德川國學對《易經》的研究
【詞匯】
第八章德川時代「中國」名號論
第九章中國政治詞匯在德川日本的改造
第十章從德川史學看中國正統論的在地化
結語
33、《漢學研究通訊》第34卷第2期
時 間:2015年5月
出版單位:臺北:漢學研究中心
內容簡介:
【研究綜述】
重塑中國政治史(Hilde De Weerdt,魏希德)
近十年臺灣客家研究出版專書回顧2005-2014――以歷史學類為主(張正田)
【新書評介】
Wei-ping Lin, Materializing Magic Power: 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Villages and Cities
James A. Benn, Tea in China: A Religious and Cultural History
V. Golovachev ed., Российское китаеведение – устная история. Cборник интервью с ведущими российскими китаеведами XX-XXI вв. Том 1
【資料介紹】
新近出版論文集匯目
【會議報導】
國內外學術會議
【學界消息】
漢學研究中心
臺灣書院
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
臺灣漢學博士論文計劃匯目
研究機構及學校動態
34、臺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學報第4期
時 間:2015年4月
出版單位:臺北:臺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中心
內容簡介:
【多元人文藝術的書寫與鑒賞】
書寫的意志─關于自我的書寫及其可能(林慶文)
也談張愛玲的《秧歌》(高齡芬)
以「六觀」術語分析高行健之《冥城》(張憲堂)
【現代宗教歷史與文化的新觀察】
海洋臺灣的民俗與信仰傳統:以媽祖與王爺為例(張珣)
黨義與佛法:國民黨訓政下的佛教(侯坤宏)
【書評】
當代臺灣宗教研究者的集體亮相:評江燦騰主編《當代臺灣宗教研究精粹論集:詮釋建構者群像》(王孟)
【戰后政治意識形態與當代政治經濟】
《現代周刊》研究(1945-1946):兼論其反映戰后國民黨的「再中國化」政策(陳正茂)外國企業來臺第一上市(柜)的法律及監理風險初探:再生案與中晶案觀察(鄭明德)
【通識名人講座精選】
臺北市科技大學蕭萬長名人講座實記「放膽逐夢 相信自己」(馮美瑜、簡美雯)
報 導 者:江燦騰教授
35、臺灣史研究第22卷第1期
時 間:2015年3月
出版單位: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內容簡介:
【日本帝國與殖民地:人流與跨境專號】
盲流非盲流:日治時期臺灣盲人的流動與遷移(邱大昕)
戰前臺灣人英屬北婆羅洲移民史(鍾淑敏)
滿洲國的「流浪者(nomad)」:在滿朝鮮人的生活和認同(尹輝鐸著、金蘭譯)
另一類臺灣人才的選拔:1952-1968年臺灣省的高等考試(許雪姬)
「臺灣日記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許雪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