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臺主要漢學出版物近期目錄(二十三)
4、李鴻章回憶錄
時 間:2015年1月
作 者:William Francis Mannix 原著,趙文偉 翻譯
出版單位: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內容簡介:
本書英文書名為「Memoirs of LI Hung Chang」
偉大的文學抱負 第一章
對基督教認識的變化 第二章
剿殺太平軍 第三章
與慈禧特殊的關系 第四章
七百萬人之死 第五章
獻身農業 第六章
反思中日甲午戰爭 第七章
政變在即 第八章
沙皇加冕典禮 第九章
德國人與事 第十章
出訪英法 第十一章
橫渡大西洋 第十二章
美國見聞 第十三章
鴉片癮與鴉片交易 第十四章
義和團運動中的任務 第十五章
奉命救駕 第十六章
出兵保朝 第十七章
割讓臺灣 第十八章
評價政要 第十九章
日記中的小注 第二十章
5、蕃族調查報告書第3冊:鄒族(阿里山蕃、四社蕃、簡仔霧蕃)
時 間:2015年1月
作 者:林曜同 主編
出版單位: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內容簡介:
《蕃族調查報告書》大約是一百年前,由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蕃族科補助委員佐山融吉深入臺灣山區村落,實地訪談族人和當地日本警察,采用日文片假名記音,日文平假名、漢字書寫,并加上照片、地圖與手繪插圖,有系統地撰寫而成的一套八冊的原住民調查報告書。本冊原書名為《蕃族調查報告書曹族:阿里山蕃、四社蕃、簡仔霧蕃》,由于現今臺灣原住民族行政單位將過去文獻中常見的「曹族」改稱為「鄒族」,故本書以《蕃族調查報告書第三冊鄒族》作為中文譯本之書名。事實上,有些學者或官員更將「鄒族」區分成「北鄒」和「南鄒」。名為「北鄒」(或「阿里山鄒族」)者,即本書的「阿里山蕃」;而被稱為「南鄒」者,則是由自稱Hla′alua和Kanakanavu的兩群人組成,即本書所說的「四社蕃」和「簡仔霧蕃」。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就在2014年6月26日,行政院宣布官方族群分類上原本歸屬于「鄒族」的Hla′alua與Kanakanavu,正式獲得政府認定為原住民族第十五族、第十六族,漢語族名分別為「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這三個原住民族群的社會文化特質與族群認同實際上有相當顯著的差異,原住民族人、原住民社會文化研究者、關心原住民的大眾,以及博物館、原住民族和教育等行政部門等,都應該對族群分類與認同議題保持相當的敏感度,并且尊重原住民族人的主體性。
6、矛盾的愉悅——張愛玲上海關鍵十年揭秘
時 間:2015年1月
作 者:楊曼芬 著
出版單位:臺北:秀威信息公司
內容簡介:
第一章 前所未知的張愛玲
一、永遠的張愛玲
二、重新凝視張愛玲
三、六種話語的表現
四、新的文學解讀方法
五、如何理解張愛玲
第二章 關鍵十年與時沉浮
一、1943到1952關鍵十年
二、1952年后離散歲月
三、張愛玲的多重面向
第三章 老上海的流金歲月
一、殖民語境中的上海人
二、中西方視角下的妓女
三、洋娛樂的流入
四、海派文化的異
五、從明清艷情小說到西方怪力亂神
六、女權運動與女學興起
七、上海與香港的雙城演繹
八、四○年代的上海傳媒
九、她的原鄉她的上海
第四章 六種話語六種矛盾
一、性別差異的矛盾
二、身體操演的矛盾
三、雙重他者的矛盾
四、流動關系的矛盾
五、自我與異己的矛盾
六、文化嫁接的矛盾
七、上帝的女兒
第五章 矛盾的愉悅
一、戀父弒母與弒父戀母
二、受虐者的反身性
三、傳統敘事與精神治療
四、超越快樂的原則
五、黃皮膚·白面具
六、林語堂帶來的蟲患
七、精神分析揭露的隱蔽
第六章 崩潰中的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