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歷代著名家教選介(三):顏氏家訓(上)

三、兄弟篇

  【原文】

  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婦,有夫婦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親,此三而已矣。自茲以往,至于九族[1],皆本于三親焉,故于人倫為重者也,不可不篤。兄弟者,分形連氣[2]之人也,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挈,前襟后裾,食則同案[3],衣則傳服[4],學則邊業[5],游則共方,雖有悖亂之人,不能不相愛也。及其壯也,各妻其妻,各子其子,雖有篤厚之人,不能不少衰也。娣姒[6]之比兄弟,則疏薄矣;今使疏薄之人,而節量[7]親厚之恩,猶方底而圓蓋,必不合矣。惟友悌[8]深至,不為旁人[9]之所移者,免夫!

  二親既歿[10],兄弟相顧,當如形之與影,聲之與響;愛先人之遺體[11],惜己身之分氣[12],非兄弟何念[13]哉?兄弟之際,異于他人,望深則易怨,地親[14]則易弭。譬猶居室,一穴則塞之,一隙則涂之,則無頹毀之慮;如雀鼠之不恤,風雨之不防,壁陷楹[15]淪,無可救矣。仆妾之為雀鼠,妻子之為風雨,甚哉! 

  兄弟不睦,則子侄[16]不愛;子侄不愛,則群從疏??;群從[17]疏薄,則僮仆為仇敵矣。如此,則行路皆其面而蹈[18]其心,誰救之哉!人或交天下之士,皆有歡愛,而失敬于兄者,何其能多而不能少也!人或將數萬之師,得其死力,而失恩于弟者,何其能疏而不能親也!

  娣姒[19]者,多爭之地也,使骨肉居之,亦不若各歸四海,感霜露而相思,佇日月之相望也。況以行路之人,處多爭之地,能無間者,鮮矣。所以然者,以其當公務[20]而執私情,處重責而壞薄義也;若能恕己[21]而行,換子而撫[22],則此患不生矣。

  人之事兄,不可同于事父,何怨愛弟不及愛子乎?是反照而不明也。

  沛國劉琎[23],嘗與兄連棟隔壁,呼之數聲不應,良久方答;怪問之,乃曰:“向來[24]未著衣帽故也?!币源耸滦?,可以免矣。

  江陵王玄紹[25],弟孝英、子敏兄弟三人,特相友愛,所得甘旨新異,非共聚食,必不先嘗,孜孜[26]色貌,相見如不足者。及西臺陷沒[27],玄紹以形體魁梧,為兵所圍,二弟爭共抱持,各求代死,終不得解。遂并命[28]爾。

  【注釋】

  [1]九族:指本身以上的父、祖、曾祖、高祖和以下的子、孫、曾孫、玄孫。也以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為“九族”。

  [2]分形連氣:形體各別,氣息相通。

  [3]案:古代一種放食器的盤。

  [4]傳服:指大孩子用過的衣服留給小孩子穿。

  [5]業:書寫經典的大版。連業:哥哥用過的經籍,弟弟又接著使用。

  [6]娣姒:兄弟之妻互稱,即“妯娌”。

  [7]節量:節制度量。

  [8]友:兄弟相親愛。悌:敬愛兄長。

  [9]旁人:此指妻子。

  [10]歿(mò):死。

  [11]先人:指已死亡的父母。遺體:古人稱自己的身子為父母的遺體。

  [12]分氣:分得父母的血氣。

  [13]念:愛憐。

  [14]地親:地近情親。弭(MI):彌合。

  [15]楹:廳堂前的柱子。淪:沒落,這里指摧折。

  [16]子侄:兄弟之子。

  [17]群從:與“子侄”同輩的族中子弟。

  [18]踐踏。蹈:踩。

  [19]娣姒:妯娌,哥哥和弟弟的妻子之間稱謂。后面的“骨肉”此指妯娌為同胞姊妹關系而言。

  [20]公務:此指大家庭內部的集體事務。

  [21]恕己:擴充自己的仁愛之心。

  [22]換子而撫:互相交換孩子撫養。這里指把兄弟的子女當成自己的子女。

  [23]沛國劉琎:沛國,今安徽濉溪西北一帶。劉琎,南朝齊散文家。字子璥,劉瓛弟。方軌正直,尊重兄長,有“劉琎束帶”之故事。宋泰豫中為明帝挽郎。建平王景素為鎮軍,舉秀才,歷建平王景素征北主簿、法曹參軍、邵陵王征虜安南行參軍。建元初,為武陵王曄冠軍征虜參軍、豫章王太尉掾。文惠太子召入侍,署中兵兼記室參軍、大司馬軍事射聲校尉,卒官。有集三卷,佚。

  [24]向來:剛才。

  [25]江陵王玄紹:即鐘玄紹,齊東昏侯時為湘州鎮軍,封江陵王。“西臺東昏之爭”時因作為內奸被長沙守將劉坦所殺。被害經過與顏之推所說的不一。

  [26]孜孜:勤勉的樣子.

  [27]西臺陷沒:指南北朝時期的“西臺東昏之爭”。南齊永元年間,蕭寶卷即位,這是歷史上有名的荒淫無度皇帝。因誅殺忠臣良相、平叛大臣蕭懿,激起雍州刺史,蕭懿之弟蕭衍起事,荊州刺史蕭穎胄也率兵響應。蕭衍在江陵擁立南康王蕭寶融為帝,歷史上叫“西臺”,蕭寶卷被殺,蕭衍封其為東昏侯。

  [28]并命:一道犧牲了。

  【譯文】

  有了人群然后才有夫妻,有了夫妻然后才有父子,有了父子然后才有兄弟,一個家庭里的親人,就有這三種關系。由此類推,直推到九族,都是原本於這三種親屬關系,所以這三種關系在人倫中極為重要,不能不認真對待。

  兄弟,是形體雖分而氣質相連的人。當他們幼小的時候,父母左手牽右手攜,拉前襟扯后裙,吃飯同桌,衣服遞穿,學習用同一冊課本,游玩去同一處地方,即使有荒謬胡亂來的,也不可能不相友愛。等到進入壯年時期,各有各的妻,各有各的子,即使是誠實厚道的,感情上也不可能不減弱。至於妯娌比起兄弟來,就更疏遠而欠親密了。如今讓這種疏遠欠親密的人,來掌握親厚不親厚的節制度量,就好比那方的底座要加個圓蓋,必然是合不攏了。這種情況只有十分敬愛兄長和仁愛兄弟,不被妻子所動搖才能避免出現??!

  雙親已經去世,留下兄弟相對,應當既像形和影,又像聲和響,愛護先人的遺體,顧惜自身的分氣,除了兄弟還能掛念誰呢?兄弟之間,與他人可不一樣,要求高就容易產生埋怨,而關系錄就容易消除隔閡。譬如住的房屋,出現了一個漏洞就堵塞,出現了一條細縫就填補,那就不會有倒塌的危險;假如有了崔鼠也不憂慮,刮風下雨也不防御,那么就會墻崩柱摧,無從挽回了。仆妾比那雀鼠,妻子比那風雨,怕還更厲害些吧!

  兄弟要是不和睦,子侄就不相愛;子佳要是不相愛,族里的子侄輩就疏遠欠親密;族里的子侄輩疏遠不親密,那僮仆就成仇敵了。如果這樣,即使走在路上的陌生人都踏他的臉踩他的心,那還有誰來救他呢?世人中有能結交天下之士并做到歡愛、卻對兄長不尊敬的人存在,怎么能做到待多和睦而不能待少??;世人中又有能統率幾萬大軍并得其死力、卻對弟弟不恩愛的,這又怎么能疏而不能做到對弟親呢!

  妯娌之間,糾紛最多。即使是親姐妹成為妯娌,也不如住的距離遠一點,好感受霜露而相思,等待日子來相會。何況本如走在路上的陌生人,卻處在多糾紛之地,能做到不生嫌隙的實在太少了。所以會這樣,是因為辦的是大家庭的公事,卻都要顧自己的私利,擔子雖重卻少講道義。如果能使自己寬恕原諒對方,把對方的孩子像自己的那樣愛撫,那這類災禍就不會發生了。

  人在侍奉兄長時,不應等同于侍奉父親,那為什么埋怨兄長愛弟弟時不如愛兒子呢?這就是沒有把這兩件事對照起來看明白啊

  沛國人劉琎,曾與兄劉瓛住宅相連,有次劉瓛呼喊他數聲都不回應,很久才回答。劉瓛很奇怪問是怎么回事?劉琎回答說:“剛才在家未穿長衣和戴帽子。聽你呼喊,趕忙穿衣帶帽,所以耽擱了”。以這樣恭敬的態度對待兄長,自然不必擔心哥哥對弟弟不如對自家的孩子了。

  江陵王鐘玄紹,與弟孝英、子敏兄弟三人,特相友愛,誰要得到美味新奇的食品,除非是三人在一起共享,否則決不會有誰先去品嘗。雖然互相勤勉相待,見面對仍覺自己替別人做得不夠。趕上西臺陷落,玄紹因為體形魁梧,被敵兵包圍,兩個弟弟爭著去抱他,請求替哥哥去死,但終于未能消解厄運,被一同殺害。

  【簡評】

  本篇論述兄弟和睦、妯娌包容對家庭和諧、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作者認為:兄弟要是不和睦,子侄就不相愛;子佳要是不相愛,族里的子侄輩就疏遠欠親密;族里的子侄輩疏遠不親密,那僮仆就成仇敵了。如果這樣,即使走在路上的陌生人都踏他的臉踩他的心,那還有誰來救他呢?妯娌之間如果能使自己寬恕原諒對方,把對方的孩子像自己的那樣愛撫,那么災禍就不會發生。

  至于如何做到兄弟和睦、妯娌相親,就是要遵守儒家道德規范,本著仁愛之心,對侍兄長應恭敬有禮,兄弟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作者舉當時“劉琎束帶”和江陵王鐘玄紹兄弟三人,特相友愛乃至替死的實例來加以說明,更顯得有說服力。

四、治家篇

  【原文】

  夫風化[1]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義而婦陵[2],則天之兇民,乃刑戮之所攝[3],非訓導之所移也。

  笞怒廢于家,則豎子[4]之過立見;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5]手足。治家之寬猛,亦猶國焉。

  孔子曰:“奢則不孫,儉則固[6];與其不孫也,寧固?!庇衷疲骸叭缬兄芄玔7]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余不足觀也已。”然則可儉而不可吝已。儉者,省約為禮之謂也;吝者,窮急不恤之謂也。今有施則奢,儉則吝;如能施而不奢,儉而不吝,可矣。

  生民之本,要當稼穡[8]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園場之所產:雞豚之善[9],塒圈之所生。爰及棟宇器械,樵蘇[10]脂燭,莫非種殖之物也。至能守其業者,閉門而為生之具以足,但家無鹽井耳。今北土風俗,率能躬儉節用,以贍衣食;江南奢侈,多不逮焉。

  梁孝元世,有中書舍人[11],治家失度,而過嚴刻。妻妾遂共貨刺客,伺醉而殺之。世間名士,但務寬仁;至于飲食餉饋,僮仆減損,施惠然諾[12],妻子節量,狎侮賓客,侵耗鄉黨[13]:此亦為家之巨蠹[14]矣。齊吏部侍郎房文烈[15],未嘗嗔怒,經霖雨絕糧,遣婢糴米,因爾逃竄,三四許日,方復擒之。房徐曰:“舉家無食,汝何處來?”竟無捶撻。嘗寄人宅[16],奴婢徹屋,[17]為薪略盡,聞之顰蹙[18],卒無一言。

  裴子野[19]有疏親故屬饑寒不能自濟者,皆收養之;家素清貧,時逢水旱,二石米為薄粥,僅得遍焉,躬自同之,常無厭色。鄴下有一領軍[20],貪積已甚,家童八百,誓滿一寸;朝夕每人肴膳,以十五錢為率,遇有客旅,更無以兼,后坐事伏法,籍其家產,麻鞋一屋,弊衣數庫,其余財寶,不可勝言。

  南陽有人,為生奧博(21),性殊儉吝,冬至后女婿謁之,乃設一銅甌(22)灑數臠(23)獐肉;婿恨其單率,一舉盡之。主人愕然,俯仰(24)命益,如此者再;退而責其女曰:“某郎好灑,故汝馳(25)貧?!奔捌渌篮?,諸子爭財,兄遂殺弟。

  【注釋】

  [1]風化,教育感化。

  [2]陵:通“凌”,侵侮。

  [3]攝:通“懾”,使人畏懼。

  [4]豎子:未成年的人。

  [5]中:合適。措:安放。

  [6]孫:同“遜”恭順。固:鄙陋。

  [7]周公:名姬旦。周文王之子,輔助侄兒成王成就大業,儒家禮教的典范人物。

  [8]稼穡:耕作。稼,播種谷物;穡,收獲谷物。

  [9]善:通“膳”,飲食。

  [10]樵蘇:柴草。

  [11]中書舍人:官名,為中書省屬官,任起草詔令之職,參與機密,權力甚重。

  [12]然諾:應允之辭。

  [13]鄉黨:鄉鄰。

  [14]蠹:本指蛀蟲,引申為害家庭的人或事。

  [15]房文烈:官南齊司徒左長史,房景伯之子,清河東武城人,與從父弟房逸祐并有名。文烈性溫柔,未嘗嗔怒。子山基,仕隋,歷戶部、考功侍郎,并著能名,見稱于時。

  [16]寄人宅,以宅寄人。

  [17]徹:通撤,意為拆毀。

  [18]顰蹙(píncú):皺眉蹙額,不快樂的樣子。

  [19]裴子野:(469—530年),字幾原,生于南朝宋泰始五年(469年),卒于梁中大通二年(530年),祖籍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縣)。裴子野出生于世族家庭,曾祖裴松之,南朝宋太中大夫,曾為《三國志》作注,祖父裴骃,南齊中郎外兵參軍,著有《史記集解》,都是著名史學家。裴子野仕齊、梁兩朝,梁武帝時任著作郎,掌修國史及起居注。后又兼中書通事舍人,掌中書詔誥,不久又遷中書侍郎。梁大通元年(527)轉鴻臚卿、領步兵校尉。中大通二年(530年),死于任上,終年六十二歲。南朝著名史學家、文學家。著有《宋略》20卷,著名的文學理論著作《雕蟲論》。

  [20]鄴下有一領軍:鄴下,鄴城,今河北省臨漳縣的漳河岸畔,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地區富庶繁盛的大都市之一。后趙、前燕、東魏、北齊先后在此建都,魏時曹操也曾以此為北方政治中心;領軍,領軍大將軍的省稱,為高級官員。

  [21]奧博:指深藏廣蓄,積累厚。

  [22]甌:盛酒器。

  [23]臠:切成塊的.

  [24]俯仰:周旋,應付。

  [25]郎:六朝人呼婿為郎。常:長。

  【譯文】

  教育感化的事,是從上向下推行,前人影響后人。因此,父親不慈愛,子女就不會孝順;哥哥不友愛,弟弟就不會恭敬;丈夫不仁義,妻子就不會和順。父親慈愛而子女杵逆,哥哥友愛而弟弟倔傲,丈夫仁義而妻兇悍,那就是天生的兇民,只有靠刑罰殺戮來使他們畏懼,而不是靠訓導可加以改變的。

  家庭內部取消體罰,孩子們的過失馬上就會出現;刑罰施用不當,老百姓就不知如何是好,冶家的寬嚴、標準也與冶國相同。

  孔子說:“奢侈就顯得不恭順,儉樸就顯得鄙陋。與其不恭順,寧可鄙陋?!笨鬃佑终f:“假如有一個人有周公那樣好的才能,但只要他吝嗇,那其它方向也是不足道的?!斑@么說來就應該節儉而不應該吝嗇了。節儉,是指減省節約以合乎禮數;吝嗇,是指對窮困急難的人也不救濟?,F在肯施舍的卻也奢侈,能節儉的卻又吝嗇,如果能做到肯施舍而不奢侈,能節儉而不吝嗇,那就可以了。

  人民生活的根本,就是要靠春播秋收獲取食物,種桑紡麻得到衣服。蔬菜水果的聚積,是靠果園菜圃里出產;雞肉豬肉等美味,是靠雞窩豬圈里產生。直到房屋器用、柴草脂燭,沒有一樣不是耕種養殖的產物。那些最善于管理家類的人,不出門而各種維持生計的物品已經充足了,只不過家里還缺一口產鹽井罷了?,F在北方地區的內一般能夠做到減省節約,以保障衣食之用;江南地區風氣奢侈在節儉持家方面大多趕不上北方。

  梁朝孝元帝的時候,有一位中書舍人,治家沒有一定的法度,待家人過于嚴厲苛刻。妻妾就共同買通刺客,乘他喝醉時殺了他。世上的一些名士,只知講究寬厚仁慈,以至款待客人饋贈的食品,被僮仆減損,承諾接濟親友的東西,由妻子把持控制,甚至發生狎弄侮辱賓客,侵犯鄉里的事,這也是家中一大弊害。齊朝的吏部侍郎房文烈,從不生氣發怒,一次連續幾天降雨家中斷糧,房文烈派一名婢女買米,婢女乘機逃跑了,過了三四天,才把她抓獲。房文烈只是語氣平緩地對她說:“一家人都沒吃的了,你跑哪里去啦?”竟然沒有責打她。房文烈曾經把房子借給別人居住,這家奴婢們拆房子當柴燒,差不多要拆光了。他聽到后皺了皺眉頭,始終沒說一句話。

  裴子野這人,凡是他的遠親舊屬饑寒而無力自救者,他都收養,他家本來就清寒貧窮,碰上水旱災害,二石米煮成稀粥,也只夠每人都喝上。他與大家一道喝粥,從來沒有顯出埋怨的神情。鄴下有一位領軍,過于貪財,家中童仆已有八百人,發誓要湊滿一千。早晚每人的飯菜,以十五文錢為標準,遇到有客人來,再添加一點。后來他被法辦,朝廷派人沒收他的家產時,發現他有一屋子麻鞋,幾庫房爛衣服,其余的財寶多得無法說。南陽有個人,家財積累富厚,而秉性卻特別吝嗇。有一年冬至后,女婿去拜望他,他就擺出一小銅盆酒,幾塊獐子肉來招待。女婿怪他簡慢,一個子就把酒肉吃喝光了。這位南陽人感到驚愕,只好對付著叫仆人添上一點,就這樣添了兩次,下來后他責備女兒說:“你男人愛喝酒,所以你老受窮?!钡剿篮?,幾個兒子爭奪家財,哥哥竟然把弟弟給殺了。

  【原文】

  婦主中饋[1],惟事酒食衣服之禮耳。國不可使預政,家不可使干蠱[2]。

  如有聰明才智,識達古今,正當輔佐君子[3],助其不足,必無牝雞[4]晨鳴,以致禍也。江東婦女,略無交游。其婚姻之簡[5],或十數年間,未相識者,惟以信命贈遺,致殷勤焉。鄴下風俗,專以婦持門戶[6],爭訟曲直,造清逢迎,車乘填街衢,綺羅盈府寺,代子求官,為夫訴屈。此乃恒、代之遺風乎?

  南間貧素,皆事外飾,車乘衣服,必貴整齊;家人妻子,不免饑寒。河北人事[7]多由內政[8],綺羅金翠,不可廢闕,羸馬悴奴,僅充而己;倡合[9]之禮;或爾汝[10]之。河北婦人,織纴組紃[11]之事,黼黻[12]錦羅綺之工,大優于江東也。

  太公曰:“養女太多。一費也?!标愞琜13]曰:“盜不過五女之門?!迸疄槔?,亦以深矣。然天生蒸民,先人傳體,其如之何?世人多不舉女,賊行骨肉,豈當如此,而望福于天乎?吾有疏親,家饒妓媵[14],誕育將及,便遣閽豎[15]守之。體有不安,窺窗倚戶,若生女者,輒持將去[16];母隨號泣,使人不忍聞也。
婦人之性,率寵子婿而虐兒婦。寵婿,則兄弟[17]之怨生焉;虐婦,則姊妹[18]之讒行焉。然則女之行留[19],皆得罪于其家者,母實為之。至有諺云:“落索[20]阿姑餐?!贝似湎鄨笠?。家之常弊,可不誡哉!

  婚姻素對[21],靖侯[22]成規。近世嫁娶,遂有賣女納財,買婦輸絹,比量父祖,計較錙銖[23],責多還少,市井[24]無異。或猥婿[25]在門,或傲婦擅室[26],貪榮求利,反招羞恥,可不慎歟!

  借人典籍,皆須愛護,先有缺壞,就為補治,此亦士大夫百行[27]之一也。

  濟陽江祿,讀書未竟,雖有急速,必待卷束[28]整齊,然后得起,故無損敗,人不厭其求假焉。或有狼籍幾案,分散部帙[29],多為童幼婢妾之所點[30]污,風雨蟲鼠之所毀傷,實為累德。吾每讀圣人之書,未嘗不肅敬對之;其故紙有《五經》[31]詞義,及賢達姓名,不敢穢用[32]也。

  吾家巫覡禱請[33],絕于言議,符書章醮[34],亦無祈焉,并汝曹所見也,匆為妖妄之費。

  【注釋】

  [1]中饋:指婦女在家中主持飲食等事。

  [2]干蠱(gǔ):蠱,蠱惑,這里指女人主事。

  [3]君子:古時妻子對丈夫的敬稱。

  [4]牝雞:母雞。啼晨是公雞的職分。古人用“牝雞啼晨”來比喻陰陽顛倒,女人把持家務、政務。

  [5]婚姻之家:親家。

  [6]持門戶:當家的意思。

  [7]人事:交際應酬。

  [8]內政:家庭內部事務,這里借指主持家務的妻子。

  [9]倡合:夫唱婦隨。

  [10]爾汝:指夫妻間互相輕賤。

  [11)纴組紃:纴為繒帛。組為用絲織成具有紋采的絲帶。川偽圓形像繩的帶子。

  [12]黼黻(fǔfú):古代禮眼上所繡的花紋。

  [13]太公、陳蕃:太公,即姜尚(前1128—前1015),字子牙,呂氏,一名望,尊稱太公望。海曲城有東呂鄉東呂里人(今山東省日照市)。著名軍事家和西周的開國元勛。傳說八十歲遇周文王,后助武王滅紂,封地在齊。陳蕃,東漢時期名臣,與竇武、劉淑合稱“三君”。年輕時舉為孝廉,歷郎中、豫州別駕從事、議郎、樂安太守任內為政嚴峻,使吏民敬畏。后遷尚書令、大鴻臚,因上疏救李云被罷免。不久,被征為尚書仆射,轉太中大夫。恒帝延熹八年,升太尉,靈帝即位,為太傅、錄尚書事,與大將軍竇武共同謀劃翦除宦官,事敗而死。

  [14]家饒妓媵(jìyìnɡ):家中有很多姬妾。饒,多。

  [15]閽豎:守門人。

  [16]持:奪走,指將女嬰搶走或殺害。

  [17]兄弟:指女兒的兄弟。

  [18]姊妹:指兒子的姊妹。

  [19]行:指女兒出嫁。留:指兒子娶媳婦。

  [20]落索:冷落蕭索。阿姑:婆婆。

  [21]素對:清寒的配偶。素,寒素。

  [22]靖侯:即顏之推九世祖顏含。

  [23]錙銖:均為古代很小的計量單位。比喻微小的事物。

  [24]市井:古代做買賣之處,也用以指商人。

  [25]猥婿:猥瑣(wěisuǒ)低賤的女婿。

  [26]傲婦擅室:娶來的媳婦兇悍霸道。

  [27]百行:封建社會上大夫所訂立身行已之道,共有百事,稱之為百行。

  [28]卷束:南北朝時,書籍是抄寫在絹帛上,然后卷成一類收藏,稱之為書卷。

  [29]部帙:古代書籍按內容分為若干門類稱部,引申后稱一種書為一部書。 帙:古人用以裝書卷的書套。

  [30]點污:點通“玷”。

  [31]《五經》:儒家經典,指詩經、尚書、禮記、春秋、樂經五種典籍。

  [32]穢用:指把書卷用于不干凈的地方。

  [33]巫覡(wūxí):古代稱女巫為“巫”,男巫為”覡“,合稱“巫覡”。禱請:向鬼神祈禱請求。

  [34]符書:舊時道士用來驅鬼召神或治病延年的神秘文書。

  [35]章醮:拜表設祭,道教的一種祈禱形式。道士消災之法。

  【譯文】

  婦女主持家中飲食之事,只從事酒食衣服并做得合禮而已,國不能讓她過問大政,家不能讓她干辦正事。如果真有聰明才智,見識通達古今,也只應輔佐丈夫,對他達不到的做點幫助。一定不要母雞晨鳴,招致禍殃。

  江東的婦女,很少對外交往,在結成婚姻的辛家中,有十幾年還不相識的,只派人傳達音信或送禮品,來表示殷勤。鄴城的風俗,專門讓婦女當家,爭訟曲直,謁見迎候,駕車乘的填塞道路,穿給羅的擠滿官署,替兒子乞求官職,給丈夫訴說冤屈,這應是恒代的遺風吧?南方的貧素人家,都注意修飾外表,車馬、衣服,一定講究整齊,而家人妻子,反不免饑寒。河北交際應酬,多憑婦女,綺羅金翠,不能短少,而馬匹瘦弱奴仆憔悴,勉強充數而已,夫婦之間交談,有時“爾”“汝”,相稱,用詞并不拘泥于此。

  河北婦女,從事編織紡績的工作,制作繡有花紋綢布的手工技巧,都大大勝過江東的婦女。

  姜太公說:“養女兒太多,是一種耗費?!焙鬂h大臣陳蕃說過:“盜賊都不愿偷竊有五個女兒的家庭?!迸畠恨k嫁妝使人耗資、受害也夠深重了。但天生眾人,都是祖先的后代,怎么能對她們樣呢?世人多有生了女兒不養育,殘害親生骨肉,這樣的人豈能盼望上天降福嗎?我有個遠親,家里有許多妓妾,將要生育,就派童仆守候著,臨產時,看著窗戶靠著門柱,如果生了女嬰,馬上拿走弄死,產婦隨即哭號,真叫人不忍心聽。

  婦女的習性,大多寵愛女婿而虐待兒媳婦,寵愛女婿那女兒的兄弟就會產生怨恨,虐待兒媳婦那兒子的姐妹就易進讒言。這樣看來女的不論出嫁還是娶進都會得罪于家,都是為母的所造成。以至俗話諺語有道:“落索阿始餐?!闭f做兒媳婦的以此冷落來相報復婆婆。這是家庭里常見的弊端,能不警戒嗎!

  婚姻要找貧寒人家,這是當年祖宗靖侯的老規矩。近代嫁娶,就有接受財禮出賣女兒的,運送絹帛買進兒媳婦的,這些人比量門祖家勢。計較錙銖錢財、索取多而回報少,這和做買賣沒有區別,以至于有的門庭里弄來個下流女婿,有的屋里主管權操縱在惡兒媳婦手中,貪榮求利,招來恥辱,這樣的事能不審慎嗎!

  借別人的書籍,都必須愛護,原先有缺失損壞卷頁,要給修補完好,這也是士大夫百種善行之一。濟陽人江祿,每當讀書未讀完時,即使有緊急事情,也要等把書本卷來整齊,然后才起身,因此書籍不會損壞,人家對他來求借不感到厭煩。有的人把書籍在桌案上亂丟,以致卷資分散,多被小孩婢妾弄臟,又被風雨蟲鼠毀傷,這真是有損道德。我每讀圣人寫的書,從沒有不嚴肅恭敬地相對。廢舊紙上有《五經》文義和賢達人的姓名,也不敢用在污穢之處。

  我們家里從來不講巫婆或道僧祈禱神鬼之事;也沒有用符書設道場去祈求之舉。這都是你們所見到的,切莫把錢花費在這些巫妖虛妄的事情上。

  【簡評】

  本篇探討和總結了治家的一些基本理論和方法,有很多是值得今人借鑒的:

  第一,提倡為上者做出表率,要人做到,自己首先做到:“風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矣”。

  第二,治國和治家一樣,都要寬嚴適度:刑罰施用不當,老百姓就不知如何是好,冶家的寬嚴、標準也與冶國相同。

  第三,強調節儉,反對奢侈浪費: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并且分清節儉與吝嗇之間的界限:儉者,省約為禮之謂也;吝者,窮急不恤之謂也。如能施而不奢,儉而不吝,可矣。并舉當時發生的一些正反事例加以說明,以增加說服力。

  第四,反對溺殺女嬰,認為天生眾人,都是祖先的后代,怎么能對她們樣呢?世人多有生了女兒不養育,殘害親生骨肉,這樣的人豈能盼望上天降福嗎?這種觀點,在當時,乃至整個封建社會,都有積極意義!

  第五,反對婚嫁索要彩禮,認為這種計較錙銖錢財、索取多而回報少,這和做買賣沒有什么區別。

  第六、借別人的書籍,都必須愛護,原先有缺失損壞卷頁,要給修補完好,這也是士大夫百種善行之一。要愛惜書籍,不要用在不干凈之處。“敬惜字紙”,后來也成為中華民族的美德!

  第七,不講巫婆或道僧祈禱神鬼之事;也不去用符書設道場去祈求之舉。告誡后人切莫把錢花費在這些巫妖虛妄的事情上。

  第八,作為婆婆,對女婿、對兒媳一視同仁,不厚此薄彼,這樣家庭才能和睦。

  但本篇也有一些偏頗之處:輕視婦女,認為女人只能主持家中飲食之事,只能從事酒食衣服并做得合禮而已,國不能讓她過問大政,家不能讓她干辦正事。不然就是母雞司晨,招致禍殃。另外對各地婦女不同的行為加以評點,也明顯不滿鄴下婦女在外拋頭露面的做法,認為只有像江東婦女那樣,很少對外交往,在結成婚姻的辛家中,有十幾年還不相識的,只派人傳達音信或送禮品來表示殷勤,這才是恪守婦道。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源县| 南通市| 普兰县| 甘谷县| 崇州市| 小金县| 卫辉市| 玉龙| 佛学| 常山县| 准格尔旗| 林西县| 溧水县| 陆丰市| 海口市| 龙岩市| 香港 | 昌宁县| 河曲县| 黔西县| 平原县| 沿河| 攀枝花市| 安图县| 凤台县| 广安市| 永州市| 舒兰市| 家居| 巫山县| 崇左市| 自贡市| 新安县| 辽阳县| 嘉义市| 光泽县| 卓资县| 梁河县| 洪江市| 昌宁县| 宝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