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南北朝樂府清賞之十六
南朝樂府·吳聲歌
子夜歌(之十一)
高山種芙蓉,復徑黃檗塢。
果得一時蓮,流離嬰辛苦。
國學《子夜歌》語言上的特點有二:一是明白清麗,二是自然率真,這在當時早就被公認的。如,當時的《大子夜歌》中就這樣稱贊《子夜歌》:“歌謠數百種,子夜最可憐。慷慨吐清音,明轉出天然”(其一);“絲竹發歌響,假器揚清音。不知歌謠妙,聲勢出口心”(其二)。
國學但是,語言上的明白清麗,并不排斥情感上的婉轉含蓄;抒情方式的自然率真,也絕不意味著表達方式上的膚淺和粗直。相反地,《子夜歌》中有的詩篇對人生道路、生活規律的高度提煉和概括,含蘊著極為豐富的人生哲理,這首《子夜歌》(之十一)就是如此。它透過形象的比喻,說明一個愛情上也是生活中的真理:愛中有苦也有甜,苦盡才會甘來。要想獲得對方的愛,就不能怕挫折,怕委屈,就要準備歷盡苦辛。這樣得來的愛,才牢靠,也才會倍加珍惜!
國學這首詩是通過芙蓉、黃檗等日常生活中的比喻,來闡發上述真理的。芙蓉,荷花的別稱。荷花本開在水中,現在卻種到了高山之上——“高山種芙蓉”。詩人用芙蓉來諧音“夫容”,用以比喻女方的情人,用“高山種芙蓉”來比喻人事乖忤,好事多磨。登高山采芙蓉,這已是勉為其難了,何況還要經過長著黃檗的山塢。黃檗,落葉喬木,高三、四丈,樹心味苦,所謂“黃檗向春生,苦心隨日長”(《子夜四時歌》)黃檗塢在此用來比喻愛情道路上的艱難困苦。這種痛苦也許來自周圍的壓力,也許是對方有意設置的考驗。總之,如果在黃檗塢前停滯不前,就不可能獲得愛情的甜蜜之果。詩人在此用“復經”來強調愛情道路上周折困苦之多,“黃檗塢”不過是其中一個代表罷了。
國學如果說,詩的前兩句是以比喻來敘述自己的愛情經歷,那么后兩句則是從具體事例中得出一個普遍性的結論:“果得一時蓮,流離嬰辛苦”。其中的“蓮”又是一個巧妙的諧音和雙關:它既是高山種芙蓉的結果,又與“憐”字諧音,暗示要得到對方的憐愛,必須經過“流離辛苦”的考驗。“流離”是輾轉奔波,“嬰”是“加上”之意。也就是說,不只是輾轉奔波,還要加上周折辛苦。其中的哲理內涵,已不只是愛情格言,也是人們對生活應有的態度。試想一下:那一項事業的成功,哪一座人生高峰的登攀,不需要付出艱辛的勞動?不需要“流離嬰辛苦”?有個別到一般,由實到虛,善于從個人經歷和愛情生活中提取出帶有普遍意義的人生哲理,而且將這種哲理又通過生動形象的比喻表達出來,正是這首詩的成功之處!
果得一時蓮,流離嬰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