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唐詩故事:玄徽護花

玄徽護花

梨花 阿措

皎潔玉顏勝白雪,況乃青年對芳月。
沉吟不敢怨春風,自嘆容華暗消歇。

番石榴 白衣人

絳衣披拂露盈盈,淡染胭脂一朵輕。
自恨紅顏留不住,莫怨春風道薄情。

  這兩首詩緣自谷神子的《博異志》“崔玄微”。阿措和白衣人皆是故事中的花神,這就像《紅樓夢》中的《葬花詞》,小說中的作者是林黛玉,實際上是曹雪芹所作,這兩首詩實際上也是谷神子寫的。

  谷神子是個化名,有人說是裴铏,但大多認為是鄭還古。《四庫全書》就認為是鄭還古撰:“撰舊本題唐谷神子還古撰,不著姓氏” ;余嘉錫的《四庫提要辯證》又為之找出了些佐證,大致可以認定作者谷神子為唐人鄭還古。另外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也皆認為是鄭還古所作。裴铏,在《唐詩故事》(八)中已作介紹。至于鄭還古,我們知道得很少。據宋·計有功《唐詩紀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和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等文史資料介紹,他少有俊才,郡望滎陽(今屬河南)人。初家居靑齊間,淄青節度使李師道叛亂時,他扶老親回歸洛陽,與其弟一起扛輿。晨暮奔追,兩肩皆瘡。嗜學,與刑部尚書劉公之女結婚。元和初年(806),登進士第,在東都洛陽與大將軍柳尚友好。后為河中從事,坐謗貶吉州掾,終國子博士。約唐文宗大和年間(827—835)還在世。生卒年不詳,字亦不詳。為人性格剛躁,喜批評時政,趙璘《因話錄》卷三說他“以剛躁喜持論不容于時”。據宋·計有功《唐詩紀事》卷四十八“鄭還古”條:“還古初娶劉氏女,嘉會之初,夢娶房氏。后劉卒,再娶東都李氏,屬房直溫為東洛少尹,李之舅也,禮宴皆房主之,始知舊夢之前定也”。可知他一生二娶:前妻為劉氏,劉氏病卒后再娶東都少尹房直溫的外甥女李氏,嫁妝、婚宴皆房直溫置辦。嘗注《老子指歸》十三卷,傳奇集《博異記》相傳亦是他所作。

 《博異記》在《新唐書·藝文志》、《崇文書目》、《鄭樵《通志》均著錄為三卷,而《宋史·藝文志》、晁公武《郡齋讀書志》、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均著錄為一卷。可見宋以后遺失頗多。晁公武在《郡齋讀書志》中指出:其自序中稱其“非徒但資笑語,抑亦粗顯箴規,或冀逆耳之詞,稍獲周身之戒。今觀所載,殊不見觸忌之語”,可見有所流失。到了明刻《古今逸史》、《顧氏文房小說》中僅存十條。1980年,中華書局以《顧氏文房小說》本為底本,另據《太平廣記》輯錄佚文23條,作為補編,是目前較完備的一個本子。

20140506_015

鄭還古

 《博異志》是輯錄初、中唐關于“神仙恢譎之事”,屬于志怪一類。其創作目的卻和六朝志怪不同,他是通過“神仙恢譎之事”來箴規時事,勸導人心。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就說該書是通過“神仙恢譎之事”來“記初唐與中世事”,作者在書的自序中將其創作目的說得更為清楚:“余放志西齋,從宦北闕,因循往事,輒議編題,類成一卷。非徒但資笑語,抑亦粗顯箴規,或冀逆耳之言,稍獲周身之誡。只同求己,何必標名,是稱谷神子”。《博異志》算得上唐人傳奇中一部比較優秀的作品。它通過神仙詭異之事來曲折地反映社會生活。懲惡除暴是其中一大主題,如《敬元穎》通過陳躬仲與敬元穎聯合除妖的故事來影射當時欺上壓下、為非作歹的權貴;《許漢陽》則通過許漢陽參加龍宮招待的豪宴后,吐出的皆是溺死者之血肉這個荒誕故事,直接抨擊那個吃人的社會;《楊知春》、《李黃》以血的教訓告示人們不要貪財戀色。這些也許就是鄭還古“持論不容于時”的主要原因之所在。

  如果說上一則的“藍橋相會”是詠歌人神相戀,通過不顧流俗、無怨無悔的追求終成眷屬的話,那么,這則《玄微護花》則是描述人神相助,共同戰勝惡勢力的故事。故事的情節大致如下:

  玄宗天寶年間,有位高士叫崔玄微,在洛陽東面有座宅院。崔玄微沉溺于道家修煉之術,三十多年來一直服金石、餐茯苓,以期長生。因為藥將用盡,便帶著童仆進嵩山采芝草,在山中耽擱了一年。回來時因宅中常年無人居住,蒿萊滿院。這時正是春天的夜晚,風清月朗,崔玄微睡不著。他一個人住在一個院落內,家人沒有特別原因不會來打擾他。有天半夜,有位穿著青衣的姑娘對他說:“您住在院內,今天我的兩位女伴要到東門表姨那里去,路過我這里,想在此園內暫時歇息,可以嗎?”崔玄微答應下來。不一會,有十來位女子被青衣姑娘引了進來。有位身著綠裳的女子自稱是楊氏,又指著另一位說是“李氏”,再一位是“陶氏。最后指著一位穿深紅色衣服的小姑娘說:“她姓石,名叫阿措。這些女子皆有侍女伺候。玄微一一相見,然后一同坐在月下。玄微詢問她們結伴而行為了何事?回答說是去拜見封十八姨。十八姨數日前就說要來但沒有來,于是大伙決定去拜望她。

  大家坐下不多久,門外就報十八姨來了。諸位皆驚喜上前迎接。楊氏說:“這座園主人很是賢德,在這里從容而不惡俗,其它諸處都不如這里,所以請十八姨來此處相見”。崔玄微也拜見封氏,只見她言辭冷冷,有隱士之風。于是相互作揖坐下。這些女子皆非常艷麗,滿座芬芳襲人。于是斟上酒,各人皆奉上一曲,玄微還記得其中一兩首。有位穿紅衣的給穿白衣的敬酒,并奉上一曲,歌曰:“皎潔玉顏勝白雪,況乃當年對芳月。沉吟不敢怨春風,自嘆容華暗消歇”。贊美白衣女顏色皎潔勝過白雪,更何況正當盛年又在月光之下,自然更顯得潔白無瑕。你低聲沉吟不敢埋怨東風,只能暗暗嘆息榮華易逝,歲月催老。白衣人也給紅衣女敬酒,并回贈一首,歌曰:“絳衣披拂露盈盈,淡染胭脂一朵輕。自恨紅顏留不住,莫怨春風道薄情”。意思是說你穿著紅衣披露著盈盈笑臉, 臉頰上胭脂成淡淡的輕紅。只恨紅顏易老,不要埋怨東風薄情帶走來青春。等到十八姨持杯祝酒時,行為顯得很輕佻,酒杯傾翻,玷污了阿措的衣裳。阿措變色說:“大家都奉承你,我卻不怕,不回去奉承你”,說罷,拂袖而去。十八姨說:“這個小女子借酒使氣”。于是大家都起身送封姨到門外,十八姨去南方,大家又回到園中作別,玄微對此也不驚不怪。

  第二天夜晚,諸女又相聚園中,商量到十八姨處致歉。阿措發怒說:“何必再到封老太婆那里去,我們去求崔處士,不知你們是否同意?”大家都說:“好”。于是阿措上前對崔玄微說:“我們大家都住在園內,每年都被狂風所侵擾,常求十八姨庇護。昨天我得罪了十八姨,大概不會為我們出力了。處士若不見外來庇護我等,我們也會報答你”。玄微說:“我有什么法力能庇護你們呢?”阿措說:“我們只求處士每年正月初一做一個紅色的旗幡,上面畫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圖案,豎立在花園的東方,就可以使我們免遭劫難。今年正月初一已過,只好請你于本月二十一日早晨,東方有微風時,就將此幡立起來,我們就可以免難了”。玄微答應下來,眾女齊聲道:“不敢忘德”,分別拜別而去,玄微在月下送到苑墻外,見他們越過院墻消失在花園中。到了二十一日這一天,玄微如約將幡立起來。這一天,東風振地而來,在洛南折樹飛沙,但苑中繁花不動。玄微才領悟到這些姓楊、姓李以及其它諸姓女子,皆是花神。那個穿深紅色衣服的阿措,乃是石榴花神;封十八姨,乃是風神。隔了數夜,楊氏等眾花神前來致謝,贈送數斗桃李花瓣,對玄微說:“服下這些花瓣,可以延年益壽。但愿處士長久在此護衛我們。我等也可以長生了”。到憲宗元和初年,玄微仍在世,還像個三十歲左右的人。

 《崔玄微》在藝術上繼承和發展了六朝志怪浪漫主義的表現手法。除了在故事的新奇、情節的曲折以及韻散結合等方面,具備唐代傳奇的共同特征外,還有一些獨特之處:

  首先,小說中的主要人物和情節安排,既有人性,又有物性和神性,既有神通,又符合所屬各類植物的特征,更帶有人類社會尤其是中唐社會的時代特征。小說中的楊氏、李氏、陶氏、石阿措和十八姨分別是桃花、李花、楊柳花、安石榴和風神。楊柳花穿綠衣裳,李花穿白衣裳,桃花紅衣裳,石榴花穿緋紅色的衣裳,這皆是植物花朵的本色。白衣人和紅衣女所詠的兩首詩,也完全可以看成是詠歌桃花和李花的詠物詩。緋衣小女曰“姓石,名阿措”,更是帶有石榴的物性。石榴并不是中國的原產,據說是漢武帝時張騫通西域以后,從伊朗和阿富汗帶回來的,被稱作番石榴,又稱作安石榴。石榴分為甜酸兩種,“小女子”阿措看來屬于酸石榴。阿措的“措”與“醋”諧音近形。在曾慥《類說》中,她的小名干脆就叫“醋醋”;石榴樹長有許多小刺,石阿措不畏強暴、敢于頂撞也像是渾身長刺的酸石榴。風神十八姨姓封,自然與“風”諧音。小說中描寫她“言詞泠泠,有林下風氣”,飲酒后“情頗輕佻”,也都符合風的秉性和形狀特征。在小說情節上,封姨居長,可以任意擺布各類植物,各類植物屈于淫威,不得不曲意承奉;在崔玄微的保護下,“是日東風振地,自洛南折樹飛沙,而苑中繁花不動”,這些既符合自然物性,又帶有中唐以后權貴跋扈、倚強凌弱,小民受氣受壓,不得不強顏趨奉的社會特征。紅衣女詩中的“沉吟不敢怨春風”,白衣女的“莫怨春風道薄情”,既是對在座風神的曲意表白,更是以一種反語的形式傾吐人生的不公。至于阿措的不畏強暴、奮起反抗,亦是下層民眾反抗精神的再現,所謂“”發如韭,剪復生;頭如雞,割復鳴。吏不必可畏,小民從來不可輕。”(漢末民謠)。崔玄微的樹幡護花,更是民眾鋤強扶弱、渴望生活安定、得到保護的生活愿望的反映。另外,故事中的這些花神皆為絕色女子;封姨職掌東風;眾花神請崔玄微“歲日作一朱幡,上圖日月五星之文,于苑東立之”,即可免遭風暴摧殘;而崔玄微服下眾花神贈送的桃李花數斗,即可長生這些又帶有神性。《博異志》這種讓小說中的主要人物和情節安排,既有人性社會性,又有物性和神性的表現方式,宋元以后的神魔小說,如《西游記》、《封神演義》等產生了很大影響。

  其次,小說文字精煉,語言生動,往往三言兩語,刻畫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寫石阿措與封十八姨正面沖突一段:
門外報封家姨來也,坐皆驚喜出迎……封氏,言詞泠泠,有林下風氣。遂揖入坐…..至十八姨持盞,情頗輕佻,翻酒污阿措衣,阿措作色曰:“諸人即奉求,余不奉畏也”拂衣而起。十八姨曰:“小女弄酒”,皆起至門外別。

  眾人對強權者的曲意逢迎:“坐皆驚喜出迎”,“皆起至門外別”;封十八姨開始的正襟危坐、道貌岸然:“言詞泠泠,有林下風氣”,酒后的原形畢露:“情頗輕佻,翻酒污阿措衣”,被阿措頂撞一番后的無奈和自下臺階:“十八姨曰:‘小女弄酒’”,寥寥數語,皆情神畢肖。當然,阿措的勇敢、倔強,不愿奴顏婢膝的傲岸性格,通過對比和反襯,也鮮明突出地表現了出來。

  正因為如此,《博異志》受到歷代評論家的好評:晁公武《郡齋讀書志》稱贊它“敘述雅贍。而所錄詩歌頗工致,視他小說為勝”。胡應麟甚至認為它超過中中唐志怪的代表之作牛僧孺的《玄怪錄》:“余讀之,詞頗雅馴,蓋亦晚唐稍能文者,視牛氏《玄怪》等錄覺勝之” (《少室山房筆叢·二酉綴遺》)
也正因為如此,這篇小說影響很大,宋代《太平廣記》、曾慥《類說》、《古今逸史》、《顧氏文房小說》《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全唐詩》皆有轉錄。
  

  其實,《崔玄微》的作者鄭還古也寫過一首詩,題為《贈柳氏妓》,詩的背后更有一個哀艷的故事。這首詩見于宋·計有功《唐詩紀事》卷四十八“鄭還古”, 清人彭定求等編的《全唐詩》卷491也有記載 。詩中寫道:

冶艷出神仙,清聲勝管弦。
詞輕《白苧曲》,歌遏碧云天。
未擬生裴秀,何妨乞鄭玄。
不堪金谷水,橫過墜樓前!

 《全唐詩》載有鄭還古三首詩,《贈柳氏妓》是贈給一位在洛陽柳尚將軍府中結識的歌姬叫沈真真的,贊頌她姿色艷麗,歌喉美妙。暗示自己可以替他寫歌詞,也希望她像西晉美女綠珠一樣,美艷而忠誠。與其他兩首《吉州道中》、《望思臺》通俗淺白、直抒胸臆的詩風不同,這首詩多用典故,顯得典雅又婉曲。詩的前兩句無須解釋,是直接贊揚沈真真的美貌和歌喉美妙。第三句的《白纻曲》是首著名的南朝樂府南朝劉宋時劉鑠所作,歌曰“佳人舉袖輝青蛾,摻摻擢手映鮮羅。”鄭還古在此明寫沈真真所唱的歌曲,暗以《白纻曲》歌意來贊美沈美妙的舞姿。第四句是引用《列子·湯問》篇“薛譚學謳”之典故來形容沈真真歌聲的美妙:“薛譚學謳于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勿止,餞行于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第五句是鋪墊一句,撫慰沈氏,說她雖然出身微賤,目前不會有裴秀那樣出色的兒子,然后一轉下句則是以博古通經、擅寫文章的鄭玄作喻,暗示自己可以像文章高手鄭玄,可以支持她,為她寫歌詞。 裴秀,字季彥,魏晉期間河東聞喜(今山西省聞喜縣)人,魏文帝黃初四年(公元223年)生于一個世代官宦家庭。八歲時就會寫文章。他的叔父裴徽,當時名望很高,家中常有很多賓客來往。有些賓客在來拜見裴徽之后,還要到裴秀那里交談,聽聽他的議論,那時裴秀年僅10余歲。裴秀母親的出身微賤,嫡母宣氏對她無禮,曾使她給客人端飯菜,客人見她后都站起來致禮。裴秀母親說:“我這樣微賤,客人致禮應當是為小兒的緣故啊。”
  
  宣氏知道此事后,就不再輕視她了。當時人們作諺語稱贊裴秀道:“后進領袖有裴秀” 。鄭玄,東漢末年經學大師。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東高密)人。博通今、古文經學,集漢代經學之大成。他不但精通儒家經典,詳熟古代典制,而且又能寫得一手好文章。最后兩句是以西晉著名美女綠珠作喻,希望沈真真有著綠珠一樣的美貌,也有著綠珠一樣的忠貞。其中當然暗含自己的將娶沈氏的允諾和對未來的期待。綠珠,梁姓,白州博白(今廣西)人,“美而艷,善吹笛”,西晉時期黃門郎、渤海大富翁石崇的歌姬。西晉太康年間,石崇出任交趾采訪使,路過博白,驚慕綠珠美貌,以三斛明珠聘為妾,并在皇都洛陽建造金谷園,并為綠珠在南皮(今古皮城遺址處)為綠珠建了梳妝樓。晉惠帝永康元年(300),趙王司馬倫專權,倫之黨羽孫秀垂涎綠珠,向石崇索要,石崇拒絕。孫秀領兵圍金谷園,石崇正在大宴賓客,石對綠珠說:“我因你而獲罪”,綠珠泣曰:“妾當效死君前,不令賊人得逞!”。綠珠墜樓自盡。孫秀殺石崇全家。
這首詩的背后,還有一個哀艷的故事:

  鄭還古中進士后在東都洛陽閑居,將入京赴吏部聽選,他的好友柳尚將軍為之踐行。柳把自己家中最為漂亮和能歌善舞的樂妓盡數叫了出來,陪伴著侑酒,希望鄭能盡興而飲。酒酣之際,他看上這在一位歌舞的歌姬。柳會意,遂讓這位歌姬前往斟酒,并介紹說,她叫沈真真,希望能得到學士賜詩。于是,鄭還古寫下的這首《贈柳氏妓》:“冶艷出神仙,清聲勝管弦。詞輕《白苧曲》,歌遏碧云天。未擬生裴秀,何妨乞鄭玄。不堪金谷水,橫過墜樓前!”柳尚將軍從詩中“未擬生裴秀”和綠珠的比喻中,知道鄭還古已意有所矚,準備迎娶真真。便對還古說:“等到榮任的朝命下來,就以此姬作為賀禮吧!”。
  
  鄭還古到長安后,很快被任命為國子博士。柳尚看到朝廷任命后,隨即治裝送沈真真到京城去完婚。但走到嘉祥驛時聽說鄭還古已去世了,只得悵然而歸。看來,鄭還古的贈詩最后兩句“不堪金谷水,橫過墜樓前”倒真成了不祥的“詩讖”。

  這個故事,最早載于晚唐詩人杜荀鶴的筆記《松窗雜記》之中,后來除計有功《唐詩紀事》和《全唐詩》外,明人吳琯編的《古今逸史》,清人阮閱《詩話總龜》卷23 亦有類似記載。

附 崔玄微 谷神子

  天寶中,處士崔玄微洛東有宅,耽道,餌術及茯苓三十載。因藥盡,領童仆輩入嵩山采芝,一年方回,宅中無人,蒿萊滿院。時春季夜間,風清月朗,不睡,獨處一院,家人無故輒不到。三更后,有一青衣云“君在院中也,今欲與一兩女伴,過至上東門表姨處,暫借此歇,可乎”玄微許之。須臾,乃有十余人,青衣引入。有綠裳者前曰“某姓楊氏”指一人曰“李氏”。又一人曰“陶氏”又指一緋衣小女曰“姓石,名阿措”各有侍女輩。玄微相見畢,乃坐于月下。問行出之由,對曰“欲到封十八姨。數日云欲來相看不得,今夕眾往看之”坐未定,門外報封家姨來也,坐皆驚喜出迎。楊氏云“主人甚賢,只此從容不惡,諸處亦未勝于此也”玄微又出見封氏,言詞泠泠,有林下風氣。遂揖入坐,色皆殊絕,滿座芬芳,馥馥襲人。命酒,各歌以送之,玄微志其一二焉。有紅裳人與白衣送酒,歌曰:“皎潔玉顏勝白雪,況乃當年對芳月。沉吟不敢怨春風,自嘆容華暗消歇”;又白衣人送酒,歌曰:“絳衣披拂露盈盈,淡染胭脂一朵輕。自恨紅顏留不住,莫怨春風道薄情”。至十八姨持盞,情頗輕佻,翻酒污阿措衣,阿措作色曰:“諸人即奉求,余不奉畏也”拂衣而起。十八姨曰:“小女弄酒”,皆起至門外別。十八姨南去,諸人西入苑中而別。玄微亦不至異。明夜又來,欲往十八姨處。阿措怒曰“何用更去封嫗舍,有事只求處士,不知可乎?”諸女皆曰“可”阿措乃言曰:“諸女伴皆住苑中,每歲多被惡風所撓,居止不安,常求十八姨相庇。昨阿措不能依回,應難取力。處士倘不阻見庇,亦有微報耳”。玄微曰:“某有何力得及諸女?”阿措曰:“但求處士每歲歲日與作一朱幡,上圖日月五星之文,于苑東立之,則免難矣。今歲已過,但請至此月二十一日平旦,微有東風,即立之,庶可免也”。玄微許之,乃齊聲謝曰:“不敢忘德”。各拜而去。玄微于月中隨而送之,逾苑墻乃入苑中,各失所在。乃依其言,至此日立幡。是日東風振地,自洛南折樹飛沙,而苑中繁花不動。玄微乃悟諸女曰姓楊、姓李及顏色衣服之異,皆眾花之精也。緋衣名阿措,即安石榴也。封十八姨,乃風神也。后數夜,楊氏輩復至愧謝,各裹桃李花數斗,勸崔生:“服之,可延年卻老。愿長如此住護衛,某等亦可至長生”。至元和初,玄微猶在,可稱年三十許人。

20140506_016

《崔玄微》連環畫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哈巴河县| 公主岭市| 乾安县| 玉溪市| 安吉县| 偃师市| 临高县| 丹巴县| 文昌市| 松桃| 湖南省| 朔州市| 咸宁市| 普洱| 黔西县| 育儿| 永康市| 枣庄市| 景泰县| 西宁市| 论坛| 墨玉县| 汕尾市| 临澧县| 樟树市| 南安市| 股票| 福贡县| 克什克腾旗| 泰和县| 岫岩| 张家港市| 论坛| 集贤县| 河池市| 阳高县| 南靖县| 西乌珠穆沁旗| 淳化县| 高陵县| 玉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