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中國歷代名剎、高僧簡介(十一)

  四、新疆著名藏傳寺院、高僧

  目前,新疆蒙古族信仰的宗教是西藏佛教的格魯派。下面簡述其發展源流、歷代高僧和代表性寺廟。

  (一)發展源流

  藏傳佛教與高昌回鶻的關系十分密切,對新疆回鶻佛教影響很深。吐魯番遺址發現有藏文佛典,如《佛教敦理問答》、《勝卑王問經》、《秘密集會怛特羅》等。回鶻人與吐蕃藏人早在9世紀就有了聯系?;佞X人能夠接受藏傳佛教,原因之一是早在西遷中就有一部分回鶻人投奔了吐蕃。史載:回鶻“余眾西奔,歸于吐蕃,吐蕃處之甘州”?!端赡o聞》記載甘州、沙州回鶻謂:“奉釋氏最甚,共為一堂,塑像其中。每齋必刮羊,或酒酣,以指染血,涂佛口,或捧足而鳴之,謂為親敬。誦經則衣袈裟,作西竺語。”這種現象與漢地佛教相異,顯然是藏傳佛教的風俗。

  在宋、遼、西夏對峙時期,青海一帶的吐蕃大首領角廝羅出生于高昌。這位被稱為“佛子”的吐蕃貴族其家族必在高昌居住已久,說明吐蕃佛教對高昌回鶻已有較大的影響。西夏元昊崇尚佛教,曾向各地廣求佛法?;佞X僧人與吐蕃喇嘛同在西夏宮廷從事譯經傳法,吐蕃喇嘛在西夏的地位很高,曾充任宮廷教師,居于國師的尊貴地位,翻譯佛經,傳授西藏密教經義,并充任使節?;佞X僧人把藏文佛經譯成西夏文字,兩地佛教僧侶的交流是十分密切的。吐魯番地區發現的藏文佛經,大約也是這段時間傳進來的。

  元初,西藏歸入了元朝的版圖。新疆、西藏和蒙古地區的關系更加密切,藏傳佛教也成為聯系畏兀兒(回鶻)、藏族和蒙古上層的橋梁。成吉思汗征服西域班師東返時,曾致信西藏薩迦派教主,請他們到蒙古來傳法。薩迦派四世大喇嘛呼和寧布在離藏赴蒙古的途中,死于甘肅。窩闊臺合罕時,駐守河西地區的窩闊臺第三子永昌王闊端,派遣多達那波率軍進攻西藏,并要他迎請一名代表西藏的佛教首領前來商談西藏歸順蒙古的大計,并在蒙古地區傳法弘教。從此,西藏成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蒙古人也與藏傳佛教有了真正的接觸,結下了不解之緣。這時期,高昌回鶻佛教徒也同樣受到了元朝的重用,地位不下于西藏喇嘛。由于元朝統治者的提倡與扶植,高昌回鶻的藏傳佛教有了更大的發展,達到了鼎盛時期。1253年魯布魯克前往汗廷朝見蒙哥汗時,曾拜訪畏兀兒地區的寺廟,他描述說:“進入這座寺廟,我看見拜偶像的和尚。在每月之初,他們都要打開寺門,披上他們的僧袍,獻香掛燈,供奉百姓獻的面食和水果祭品。……這些畏兀兒和尚衣著如下,他們無論到何處去,總是身穿緊身紅色衣袍,系一腰帶,狀如法蘭克人,左肩至右側著一袈裟,恰似四旬節執事所穿的十字袼一樣?!濒敳剪斂嗣枋龅奈坟汉蜕兴┘t色衣袍,也是藏傳佛教的僧侶通常所穿的赤色中衣。說明藏傳佛教已在高昌回鶻地區得到了廣泛普及。

  元末明初,吐魯番地區的藏傳佛教仍很興盛。俄國學者曾在畏兀兒都城哈喇和卓遺址中發現豐富的藏傳佛教壁畫:“教授在一問保存得很好的樓房里發現,在一塊拱墻上繪著一只卡魯德鳥(注:蒙古人觀念中的巨大神鳥),是許多蒙古傳說中的形象。蒙古傳說中的卡魯德鳥出現在哈剌和卓的喇嘛教壁畫中,這說明蒙古的藏傳佛教與吐魯番地區的藏傳佛教有過頻繁的交流,達到了交相融匯的地步。伊斯蘭教勢力占領吐魯番地區后,哈喇和卓的佛教迅速衰落,而吐魯番城的佛教勢力則維持了一段時間。永樂六年(1408),吐魯番僧人清來被永樂皇帝授封“灌頂慈慧圓智普通國師”,是為藏傳佛教的封號,說明藏傳佛教喇嘛在吐魯番的地位仍很高,并擁有一定數量的佛教僧侶。哈密地區則到l5世紀后期,仍設有國師職,天順七年(1463),“哈密忠順王母弩溫答失里奏舉必剌牙失里襲從父綽顏帖木兒國師職”。至l6世紀以后,吐魯番哈密終為伊斯蘭教所取代,佛教在這些地區消亡。但與此同時,藏傳佛教卻已在天山以北的衛拉特蒙古人中得到廣泛傳播。

  衛拉特諸部在其汗國形成前土爾扈特部特尼斯墨爾根特木納時期,公元1585年與藏傳佛教接觸以后到公元16t6年才正式皈依信奉此敦。最初在衛拉特蒙古地區弘揚藏傳佛教的人物是東科爾文殊師利呼圖克圖即察漢諾門汗。1615年,應衛拉特聯盟的主持人,和碩特部拜巴噶斯諾顏邀請,他來到衛拉特地區傳播了藏傳佛教。當即有32名王公的兒子當了班弟(即小和尚,當喇嘛的第一步),同時還從牧民中選出200名男孩作為上述王公子弟的侍從,也當了班弟。當時衛拉特聯盟的首領拜巴噶斯沒有兒子,便從和碩特部巴巴罕諾顏的兒子中認了一名義子,獻出當了班弟。這便是以后聲名卓著的咱雅班弟達高僧。文殊師利呼圈克圖當時把這些眾班弟帶到西藏,送進了噶丹寺,暫蚌寺,色拉寺,扎什倫布寺等寺院學習佛法。咱雅班弟連1599-1662年)小名叫夏爾哈布格,他在十七歲時,由文殊師利呼圈克圈施戒為班弟達,在西藏攻經修行共二十三年,到1639年與衛拉特聯軍一起返回衛拉特地區以后,在衛拉特蒙古所有的地方廣泛傳教。這是藏傳佛教在衛拉特蒙古地區弘揚以來進入最昌盛的階段。從此以后,隨著衛拉特汗國的形成和藏傳佛教的發展,自十七世紀初至十八世紀中期,也就是準噶爾(也指新疆蒙古)汗國建立,發展,強盛到被清朝滅亡為止,在額爾斯河,博爾塔拉;和布克賽爾,額熱尼哈畢爾格,東、西格根或伊犁等地修建了多所規模較大的寺廟。

  (二)新疆藏傳佛教的著名寺院

  新疆曾建有許多著名的藏傳佛教寺廟,乾隆二十一年(1756)新疆準噶爾部叛亂,清廷派兵征剿,,這些寺廟多毀于在此之后的戰亂之中。如:

  博爾塔拉寺廟???

  建于1649年前后。此寺廟興盛時期供養上千名喇嘛僧人,占地面積,一萬兩千多平方米,毀于1756年,現存幾千平方米,地理位置在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博樂市周圍。

  額爾齊斯寺廟???

  1644年開始施工到1657年建立。此寺廟是衛拉特蒙古和碩特部首領之一阿巴賴臺吉捐巨款建造于額爾齊斯河流域的。因此史冊上俗稱其為“阿巴賴寺”或者“額爾齊斯寺”。寺內設有許多學院,盛時有上千名喇嘛僧人。面積大概一萬幾千平方米,位于額爾齊斯河與貝什格河匯流之處。毀于1757年。

  和布克賽爾寺廟???

  建于1644年前后。此寺是著名的衛拉特首領巴圖爾罕臺吉勢政時期,沿和布克河建造的。榮時供養上千名喇嘛。占地面積一萬多平方米?,F在位置在塔城專區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縣城東南五公里處,其遺址尚存。格根東廟和格根西廟?? “格根”是蒙古語,“活佛”之意。因此,格根東崩與格根西廟是活佛東廟和活佛西廟之意。格根就是指街拉特高僧咱雅班弟達。格根東廟建立于街拉特汗圃時期,這一帶地區是他們的東游牧場所之一,具體年代不明。興隆時供養上千名喇嘛僧人。面積有一萬幾千平方米。寺霸內“設有法相僧院,密乘僧院、密宗僧院、醫學僧院、時輪僧院等許多僧院”。毀于1758年。格根西廟建造在著名的藏傳佛教弘揚者咱雅班弟達高僧時代,亦毀于1758年額熱尼哈畢爾格廟??? 全名叫“額熱尼哈畢爾格卻進林”。 在額熱尼哈畢爾格地方的和(浩)爾郭斯。也就是現在的安齊哈雅典瑪納斯兩河之間的浩爾郭斯河上游一帶。額熱尼哈舉爾格”是地名,蒙古語,是“花白的側翼”之意?!皡s進林”是藏語,“護法神廟”之意。建于1725年左右,噶爾丹策凌汗時期。占地面積有一萬四千多平方米?!捌湓簝仍O法相扎倉,密乘扎倉,密宗扎倉、醫學扎倉、時輪扎倉等幾所扎倉。當時該寺院的建筑藝術,規模范圍不低于哲蚌寺”。供養上千喇嘛僧人。毀于1757年。

  金頂寺(即固爾札廟)和銀頂寺(即海努克廟)??

  十八世紀初建于伊犁河南北兩岸?!昂E恕?,準喀爾語“犏?!敝?,準噶爾蒙古人(即現在新疆蒙古族的大多數)偏愛犏牛,故建銀頂寺時,就把都網殿頂雕塑犏牛角狀,并在崩頂鍍以白銀,由此得名海努克廟(即銀頂寺)。固爾札廟三層廟頂都是鍍以黃金,特別是其最頂點之小黃塔是純黃金制造的,因此俗稱它“金頂寺”。金頂寺除了三層中心殿(既俗稱大金殿)之外還有彌勒殿,文殊菩薩殿,護法殿,祈禱殿,顯宗學院,密宗學院,時輪學院,醫學院等許多殿堂和學院。此外金頂寺還有五十多個康木村,附近還有幾座大小城鎮。俗稱“固爾札浩特(城)”。當時準噶爾衛拉特首領,大臣、臺吉以及外來客人貴賓都住在這里。后來1758年清朝征服準噶爾汗國以后,在此建立了寧遠城。銀頂寺,銀碧輝煌,雄偉壯觀,該寺院除了中心大殿(即大銀殿)之外內設有彌勒佛殿,文殊菩薩殿,護法神殿,祈禱殿,大拉讓,社火院,聞思學院,喜金剛學院,醫學院等許多殿堂和學院。同樣有五十多個康木村,其附近不遠處有一座大城鎮,俗稱它“海努克浩特(城)”。兩所寺廟均毀于1757年前后左右,銀頂寺的遺址在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海努克鄉西北四公里處,1966年被列為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新疆現存的著名藏傳佛教寺廟尚有:伊犁的圣佑廟,烏蘇的普慶寺,衛拉特蒙古的承化寺,和靜縣巴倫臺黃廟,察布察爾的靖遠寺等。

  (三)新疆藏傳佛教歷代高僧

  隨著藏傳佛教三、四個世紀在土爾扈特蒙古的傳播及發展,在土爾扈特蒙古地區前后涌現出格西、然堅巴、澤然巴、拉然巴、格根、達彥齊、堪布等學位職務的許多德高望重的高僧大德和喇嘛。

  乃濟托因

  (1556-1653年)是衛拉特蒙古四部之一土爾扈特部首領墨爾根特穆納之子,本名叫阿畢達。他從小就厭倦世俗生活,年輕時丟下父母妻兒離家出去,到西藏扎什倫布寺在四世班禪·洛桑確吉堅贊足下出家為僧,獲名“哀榮夏格夏巴德”(凈戒)。由于他勤奮學習經論,刻苦堅持修行,遂成名僧,眾人叫他“乃濟托因”。乃濟托因是受班禪教誨,赴新疆傳教。他經過故鄉和喀爾喀來到呼和浩特,在呼和浩特后山修行35年,然后帶著弟子再向東方進發,先后在翁牛特、穆格丹(即沈陽,在此覲見清太宗)、土謝圖、烏珠穆沁、嫩河、郭爾羅斯、巴林等地傳教收徒,其中在土謝圖停留時間較長,曾在這里興建了巴音和碩寺廟。他一方面治病行善,一方面宣傳佛法,讓百姓背誦和抄寫經論,同時搜羅百家姓家供奉的偶像——翁袞加以焚燒,沉重地打擊了古老的薩滿教。晚年他在北京拜見清順治皇帝和五世達賴喇嘛,并受順治皇帝旨令到呼和浩特特居住。不久應賓都哈敦之邀再次向東蒙挺發,并圓寂在那里,享年97歲。乃濟托因相傳轉世九世,共延續了四百多年,其中一世和二世有較詳的傳達記。

  宮明活佛???

  宮明高僧是早期新疆衛拉特蒙古四部之一,土爾扈特蒙古最有影響的藏傳佛教傳世活佛。官明是藏語,其意為“多門”、“大門”、“天門”之意。

  此名稱在文獻史料中有郭莽、果莽、郭芒、果芒、郭茂、古碼、共明等不同寫法。這一尊稱以西藏哲蚌寺果莽扎倉的“果莽”稱號為命名。土爾扈特蒙古高僧宮明江巴卻日木于1932年10月5日生于新疆烏蘇縣,1935年轉為巴侖臺黃廟九世活佛。從此在黃廟、和靜縣城學習經文。1952年被邀請出席新疆省各族各界代表會并赴北京參加國慶觀禮。1953年后歷任中國佛教協會理事、副會長;新疆佛教協會會長;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委委員;全國第五、六屆政協委員、自治區第四、五屆政協副主席。九世活佛在宮明江巴卻日木廣大信教群眾中威望甚高,為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為新疆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在抗美援朝捐獻飛機大炮的運動中,宮明活佛捐獻了50匹馬、3支槍、1000塊銀元和10兩黃金。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旗幟鮮明地堅決擁護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1987年3月28日在北京參加全國政協會議期間因病圓寂。

  十世宮明活佛于1994年7月3日,在土爾扈特蒙古總寺——巴侖臺大黃廟坐床。第十世郭茫活佛名叫郭茫羅布桑多布敦丹巴熱瑪,年幼在甘肅藏傳佛教拉布楞寺學習佛法。

  宮明活佛由“靈童”轉世共十世,其世系如下:一世:頓魯布嘉措;二世:尕勒桑伯爾拉希日布卻吉扎拉層;三世:羅布桑青里丹增;四世:尕勒桑伯爾拉扎拉層;五世:羅布桑伯爾拉丹增;六世:尕旺尼瑪;七世:希日布丹增伯爾拉嘉措;八世:丹增尼瑪;九世:江巴卻日木。

  阿昴嘉喇嘛???

  亦作阿昴嘉恩、阿嘉騰、昴嘉、昴嘉恩、昴嘉騰、安江等名。據文獻載,土爾扈特蒙古高僧阿昴嘉喇嘛之“阿昴嘉”尊稱的來源與17世紀末期之土爾扈特蒙古阿玉奇汗的“阿”姓和西藏嘉木樣法師之“嘉”姓有一脈相承的密切關系。17世紀初,土爾扈特蒙古游牧于伏爾加河流域期間,尤其是其首領阿玉奇汗和敦羅布喇什汗執政時期,藏傳佛教在伏爾加河土爾扈特蒙古地區得到全面發展,喇嘛人數大增、寺廟規模益大,喇嘛們注重教義修習,戒律僧制日臻完備,名師高僧輩出。當時在土爾扈特蒙古法師大德中聞名于世的有宮明活佛、阿昴嘉喇嘛。他們廣招徒弟、翻譯佛經、講解道次、醫藥、歷算、詩韻、并傳播金剛鬘灌頂等許多灌頂、隨許、教誡、廣利佛法。

  阿昴嘉喇嘛共20世,其世系如下:一世:羅布桑達爾加;二世:羅布桑葛魯克;三世:羅布桑楚里騰;四世:羅布桑根敦;五世:羅布桑丹波爾;六世:羅布桑達姆拉;七世:羅布桑羅卜藏丹津;八世:羅布桑西里甫;九世:羅布桑杜甫;十世:羅布桑宗格日甫;十一世:羅布桑加木祥;十二世:羅布桑勒克西;十三世:羅布桑撒姆登;十四世:羅布桑道布登;十五世:羅布桑丹姆布勒特;十六世:羅布桑桑鐵木格特;十七世:羅布桑丹得爾;十八世:羅布桑才布克;十九世:羅布桑阿魯克。

  森勤活佛???

  高僧森勤法師是藏傳佛教傳世活佛之一,其中第五世是新疆土爾特蒙古人。傳說森勤活佛前世是把印度佛學輸入西藏的阿底峽大師。《五世森勤活佛傳記》載:“他留居西藏十幾年,復興了被朗達瑪贊普消滅了的佛教,像在黑暗中點燃了神燈……同年,西藏嘎爾丹寺四世森勤活佛巴勒敦車敏因為將《丹珠爾》經……投入河流中”。目前有關名僧一世至三世森勤活佛詳細史料十分缺乏,這三世高僧森勤法師的具體情況無法考證。五世森勤活佛,全名多而敦策楞車敏,簡稱“多活佛”,蒙古人民則尊稱他為“格根”(活佛之意)、“托音喇嘛”(學位高的喇嘛)。他是新疆蒙古族現代史上具有遠見卓識而且富有改革精神的顯赫人物。其世系如下:一世:森勤格勤克熱布杰;二世:森勤洛桑班覺;三世:森勤丹增班覺;四世:森勤巴登群伯勒;五世:森勤多布東才仁群伯勒;六世:森勤羅桑堅參。

  高僧六世森勤活佛名羅桑堅參,生于1936年2月12日(藏歷豬年12月),6歲時在重孜寺學習,8歲時進扎什倫布寺念經、學法。1956年開始擔任西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中國佛教協會西藏分會副會長等職。1998年圓寂。他生前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部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巴侖臺大黃寺的建設作出一定的貢獻。

  夏律宛活佛???

  新疆土爾扈特蒙古高僧夏律宛法師是藏傳佛教傳世活佛之一。夏律宛活佛在妙舟《蒙藏佛教史》中曾提及,但無說明。據訪問十四世夏律宛活佛,他是由青海省的夏律寺的活佛轉世而來,而青海夏律寺的活佛又是由西藏的夏律寺的活佛轉世而來。“夏律”是西藏的地方名稱,靠近日喀則,“宛”相當于漢語的“人”?!跋穆赏稹笔俏鞑叵穆傻胤饺说囊馑?。西藏佛教高僧布敦?仁欽珠(1290-1364年)到夏律地方講弘法,修建了夏律寺,成為該寺的寺主?!段鞑胤鸾趟聫R》謂:“夏魯寺是西藏佛教中較大寺廟之一,也是藏傳佛教夏魯派的祖寺?!瓝鞑刈诮淌窌涊d:1320年,夏魯萬戶長扎巴堅贊(系吉尊家族)將其中妹旬奴貝嫁與薩迦以聯姻,后來家族勢力不斷擴大。后扎巴堅贊去內地朝覲元朝皇帝,元仁宗賜給他金冊金印,并按扎巴堅贊請求,皇帝布施財物派遣工匠以助擴建夏魯寺。今天夏魯寺的建筑規模和模式及大多數繪畫和雕塑作品都是在這次擴建中創作完成的。寺廟建成后,萬戶長迎請佛教大師布頓,仁欽珠擔任寺主。”布敦·仁欽珠本人也就成為第一世夏律宛活佛。他后改宗格魯派,夏律寺也就成為格魯派的寺院,開始實行活佛轉世的制度。由布敦·仁欽珠一直轉世到七世,都是西藏地區的人。夏律宛七世活佛時,青海地區的郭莽寺活佛贊布,邀請夏律宛七世活佛到郭莽寺講經傳法,并讓他同贊布共同主持郭莽寺,形成一寺二主。夏律宛七世活佛圓寂后,其靈童就轉世到青海,即八世夏律羅桑貝丹,成為郭莽寺高僧,一直轉世到十一世都是青海人。夏律宛十世、十一世活佛曾先后到新疆北路土爾扈特蒙古弘法。十一世活佛圓寂后,其靈童就轉世到北路土爾扈特蒙古。其后十二世、十三世、十四世也都在北路土爾扈特蒙古轉世。需要提及的是,夏律宛十三世活佛有兩位:一位在新疆北路土爾扈特蒙古,一位在青海的夏律寺。夏律宛十二世活佛涅盤,其靈童本來轉世到新疆北路土爾扈特蒙古,但青海夏律寺又在青海選了一位靈童,所以就有了兩位夏律宛活佛,當時達賴喇嘛承認了新疆的十三世夏律宛,而沒有承認青海的夏律宛。

  夏律宛活佛世系如下:一世:布頓·仁欽珠;二世:布頓·哲布;三世:堪布·葛羅;四世:維巴葛羅;五世:桑布道爾基曉努;六世:夏律宛·拉馬堅贊;七世:夏律宛·圖不等尼瑪格旺;八世:夏律宛·羅桑貝母;九世:夏律宛·阿旺格魯克嘉措;十世:夏律宛·嘉木樣羅桑堅贊;十一世:夏律宛·羅布桑扎巴堅贊;十二世:夏律宛·羅布桑莫拉丹增尼瑪;十三世:夏律宛·嘉木樣圖布等嘉措;十四世:夏律宛·格桑圖布登伯爾勒嘉措。

  十四世夏律宛活佛,民國三十一年(1942)出生,是扎薩克和雄布熱斯蘇木牧民托德巴音布勒格之子,原名格桑圖布登伯爾勒嘉措。1949~1956年,在縣王爺府寺廟念經。1957年6月至1959年,去青海省塔爾寺學習佛法。1960~1963年,在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學習?,F為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理事、新疆佛教協會會長。

  27、巴倫臺黃廟???

  又稱“永安寺”,位于和靜縣北部天山深處50公里巴倫臺鎮東南一條山溝中。宗教法名“夏爾布達爾杰楞”,意為“黃教圣地”,是天山南路舊土爾扈特部的總廟,也是新疆最大的一個綜合性寺廟群,由黃廟、居都外廟等十五座寺廟組成。其中黃廟又是哲理學院,教授佛教哲學、天文、歷算等課程;居都外廟是密宗學院,重建于光緒十五年(1889)是滿金(剛入廟的小喇嘛)學習密宗佛法的地方;曼巴廟是醫學院,重建于光緒十五年(1889年)是訓練醫藥人才的地方。新疆喇嘛教的經文、密宗和醫藥人材都來自以上三個寺廟。卻拉廟,是喇嘛們講論佛經的埸所,重建于光緒十五年(1889);卻進廟,只有一個喇嘛;蓋干拉吾龍廟,是宮明活佛私廟,建于民國三年(1914);喬克窮都宮廟,也是護法神廟,建于民國二十九年(1940);諾顏拉吾龍廟,包括兩個小廟,分別是生欽活佛和滿汗王的佛侖;扎布蘇爾、鈄米訥爾、堆尼爾六個旗的小廟,分別是這些旗的喇嘛和教徒們前來禮拜、進香時的臨時住所,均建于民國四年(1915)。

  在黃廟寺群中,以居都外(迦特潑)、卻拉(卻熱)、曼巴三廟最為著名。在巴倫臺黃廟未修建前,迦特潑、曼巴二廟已早設在蒙古包中,在宮明活佛第八世由拉卜楞寺邀阿克托克儉喇嘛來和靜后,又在蒙古包中設卻拉廟,同時由全民眾捐款修建巴倫臺黃廟,然后再將迦特潑、曼巴、卻拉廟移于黃廟中。其中黃廟是主廟,為新疆喇嘛教四大廟宇之一。素有“小布達拉宮”之稱,1987年被列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新疆最大的寺廟群:位于天山深處巴倫臺鎮的黃廟

  黃廟建成于清光緒十四年(1888),但醞釀及選擇廟址則早在清咸豐十年(1860)前后即開始。光緒十三年(1887),土爾扈特汗王布彥綽克圖主持修建黃廟,該廟是聘請西藏、內蒙的能工巧匠,耗費500兩黃金建造的。整個建筑結構嚴謹,軒宇昂然,并與金庫熱等14座廟宇組成氣勢森嚴的喇嘛寺廟古建筑群,占地面積2.4萬平方米。次年落成,光緒皇帝賜名“永安寺”。同年,黃廟下設且勒、迦特潑和曼巴三個學部。歷史上最盛時,喇嘛多達四五百人。

  1966年“文革”期間,寺廟群受到毀滅性的打擊。文革后僅恢復其中的黃廟、卻金寺、佛塔和滿汗王府。

  黃廟為巴倫臺黃廟的主廟。在黃廟寺群中,以居都外(迦特潑)、卻拉(卻熱)、曼巴三廟最為著名。在巴倫臺黃廟未修建前,迦特潑、曼巴二廟已早設在蒙古包中,在宮明活佛第八世由拉卜楞寺邀阿克托克儉喇嘛來和靜后,又在蒙古包中設卻拉廟,同時由全民眾捐款修建巴倫臺黃廟,然后再將迦特潑、曼巴、卻拉廟移於黃廟中?,F今的黃廟由黃廟、卻熱、居都外、曼巴等四個建筑物群組成。寺廟群總建筑面積2.4萬平方米,占地長2.5公里,寬600米。其中黃廟為主體建筑。黃廟正殿矗立一尊麥德爾佛,高2.7米以上,是當年從青海省塔爾寺運來的,故俗稱“青海佛”。

黃廟正殿高2.7米以上的麥德爾佛(青海佛)

  大殿的右側是藏金洲,左側為宗庫,佛像在文革中被毀,僅存佛座。廟內還繪制有13幅宗教人物壁書,他們是布仁巴克西、貢布、共古熱、共尕、茶汗阿吾、卻杰、代金巴吾、推木那木鈄、 巴音鄰木思熱、加木思仁、哈木、道爾吉基格基特、宗庫等。書面雖已剝落,仍依稀可見其真跡。東距黃廟五百米,建有卻金庫熱,大殿有16根雕花大柱,正中的四根雕有四條蛟龍,栩栩如生。據說這些座廟的主神卻金,保護彌勒佛有功,故立此廟紀念他?!拔母铩鼻埃S廟有大小銅佛2990尊,銀制法器1329件,甘鈴22對,銅器7.2萬件,地毯740條,綢緞68條,另有金條、珠寶、玉器若干。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開始后,黃廟遭到嚴重破壞。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政府為黃廟宗教人士落實政策,國家投資修善黃廟,逐漸恢復宗教活動,至今黃廟仍為巴州喇嘛教活動的中心。黃廟是土木磚石結構,四方四正,分兩層,是典型的藏傳佛教建筑。大殿在保留清朝建筑風格的同時,又突出了西藏黃教工藝,美術、雕刻等特色。

  黃廟主持九世宮明姜巴曲日木活佛和十世宮明活佛情況將前面介紹。

巴倫臺黃廟群的主廟黃廟

  卻金寺???

  是麥德爾佛的護衛者。12根雕花大柱豎立在大殿內,正中間的四根大柱雕有四條頭朝下尾朝上的蛟龍。

  佛塔?????

  分別矗立于黃廟前兩側。兩座佛塔高17米,一座象征佛保佑人們豐衣足食、生活幸福;另一座象征著佛保佑人們身體健康,生命財產安全。佛塔造型別致,帶有典型的維吾爾民族特色。佛塔在1966年紅衛兵“掃四舊”中被毀,現為1999年重建。

造型別致的黃廟佛塔

  滿汗王府????????

  為宮殿式別墅,為滿汗王的夏宮。分正廳、東西廂房,庭院內建有人工湖,別墅東側花園內有棵長有兩種葉子的奇樹。

  巴倫臺溝不僅是宗教圣地,還是一處天然森林公園,在東西長20余公里的綠色谷地中,楊柳林木郁郁蔥蔥,奇峰怪石聳立云天,山泉云海浩瀚縹緲。盛夏季節平均氣溫在20度左右,冬暖夏涼。土爾扈特蒙古族純樸善良的民俗風情更讓您心醉神。1984年以來,班禪大師、生欽活佛先后幾次來黃廟,贊美這里的山、水、廟有靈氣。每年正月十五這里是最熱鬧的時候,是香火鼎盛期。

  28、伊犁圣佑廟?????

  圣佑廟藏語名“吉金鈴”,蒙古語名為“博格達夏格松”。位于新疆伊犁昭蘇縣城西北三公里處。是新疆境內現存最大的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也是新疆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喇嘛教四大廟宇之一。圣佑廟位于天山腳下的洪那海河畔,現存建筑8座。廟內古木參天,松杉蔽日清幽肅穆,壯觀宏偉,四周圍墻環繞,是邊陲難得的一處古建筑。2001年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新疆境內現存最大的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圣佑寺

  圣佑寺始建於清朝同治十五年(1889)。這座廟最初的地點在現在的哈薩克斯坦境內。中俄伊犁條約后,寺廟所在地并入俄羅斯版圖。蒙古族左翼厄魯特營組建之后,老百姓不忍自己頂禮膜拜的寺廟落入俄羅斯之手,所以才歷經周折幾番遷徙。最終選址在昭蘇洪那海溝口。并從迢迢數千里之外的北京請來80名能工巧匠,于1889年動工,歷時4年,耗銀10萬兩,才修筑了這座金碧輝煌的喇嘛廟。此后又經三次重修,才成今日之規模。

  圣佑寺現存建筑8座,面積2000平方米,寺廟占地數百畝之多。圣佑廟整個建筑具備了漢族文化及佛教文化相融合的特色。寺廟按中原傳統座北朝南,沿中軸線,8座建筑錯落有致,布局對稱,除照壁、山門、前殿、大殿、后殿按中軸線建筑外,左右還有硬山頂配殿和八角形雙層雙檐閣。東角樓上掛有一口大鐘,西角樓上放有一面大鼓,稱為鐘鼓樓;東西配殿為喇嘛休息的禪房。

  大雄寶殿是這座古廟的主體建筑,殿寬17米,7開間,平面正方形,大出桅,高舉折,陡屋頂,四角飛檐呈龍頭探海之勢,檐下斗拱,為多層挑枋肩之。工程精細,鎏金瀝粉,雕梁畫棟,金碧輝煌,巨柱擎起的殿廊上繪有珍禽異獸,猛虎雄獅,金鹿麒麟,鳳凰彌猴,千恣百態。大殿前,高懸漢文書寫的“敕建圣佑廟”匾額。正壁和殿廊上繪有我國中原傳統風格的壁畫,珍禽異獸,奇花異卉,神話傳說,歷史故事,廊畫等。與其它寺廟不同的是:大殿內供奉的不是塑造的一尊尊金身、泥胎或木胎的佛像,而是在殿內陳設著的數百尊或畫或繡在帳幔上的佛像,這些來自西藏的帳幔、旗幅,銹工極其精美。

 ???

圣佑寺大雄寶殿

  大殿共分為兩層。一樓現在供奉著十世班禪額爾德尼和成吉思汗的畫像,柜廚里供奉著歷代喇嘛圓寂后留下的遺物,墻上懸掛著從布達拉宮請來的佛像、佛腳像,供人們參拜。二樓上的蒙古包里,佛像,各種金銀祖魯杯滿設祭壇。

  1984年,全國人大委員長、西藏活佛班禪額爾德尼.卻吉堅贊來昭蘇視察工作,曾專門到寺廟參禪。

  當地更多的群眾信奉伊斯蘭教,為數不多的信奉佛教的蒙古族人在當地越來越少,所以,圣佑廟的香火有點寥落。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津市| 潜江市| 绵竹市| 墨竹工卡县| 光山县| 密山市| 荣成市| 阳东县| 浙江省| 安化县| 郑州市| 黔西县| 新乡县| 广丰县| 营山县| 山阳县| 临汾市| 老河口市| 新巴尔虎右旗| 合阳县| 奉贤区| 平邑县| 微山县| 邵阳市| 惠安县| 昌乐县| 台北市| 巴彦淖尔市| 喀喇沁旗| 惠州市| 余干县| 喀喇| 泸水县| 独山县| 梁山县| 肇庆市| 拉萨市| 丰宁| 富蕴县| 潞城市| 延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