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與中國文化》
作 者:湯一介 著
出 版 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出版時間:1999年9月第1版
書 號:7-80123-208-9/B·19
定 價:¥20.00 元
內容提要
中國文化曾受惠于印度佛教,印度佛教又在中國得到發揚光大。自西漢末以來,印度佛教曾對中國文化的各個方面,如哲學、文學、藝術、建筑以至民間風俗習慣都有深刻的影響。而到七、八世紀以后,佛教在印度衰落了,至十三世紀基本湮滅。但正是隋唐以來,佛教在與中國文化結合的情況下形成了若干影響極大的佛教宗派,使佛教得到了重大發展,并由中國傳到朝鮮半島和日本以及越南等地。這個歷史發展過程說明,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里程碑。本書通過寫佛教在中國、佛教與儒道、禪宗的超越、佛教文獻考等幾個方面,來說明佛教給中國文化帶來的影響與發展。
作者簡介
湯一介,1927年生于天津,北京大學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儒藏》編撰中心主任,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儒藏》編撰與研究”首席專家。曾獲加拿大麥克瑪斯特大學榮譽博士學位,并任美國哈佛大學訪問教授、麥克瑪斯特大學兼任教授、紐約州大學宗教研究院研究員、荷蘭萊頓大學漢學院胡適講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學錢賓四學術講座主講教授。著有《郭象與魏晉玄學》,《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中國文化傳統中的儒道釋》,《儒道釋與內在超越問題》,《在非有非無之問》,《非實非虛集》,《昔不至今》,《郭象》,《佛教與中國文化》,《生死》,《和而不同》,《Confucianism,Buddhism,Taoism,Christianity and Chinese Culture》,《La Mort》等。主編《國故新知–中國文化的再詮釋》,《論傳統與反傳統》,《影響世界的著名文獻·哲學卷》,《二十世紀中國文化論著輯要叢書》七卷,《道家文化研究叢書》12卷,《國學舉要》八卷,《20世紀西方哲學東新史》14卷。
本書目錄
自序
佛教在中國
文化的雙向選擇——印度佛教輸入中國的考察
魏晉玄學與魏晉時期的佛教
魏晉南北朝反佛思潮
僧肇的《肇論》在中國哲學史上的地位
南北朝佛學對道家重玄學建立的意義
唐代排佛之根據——讀《全唐文》札記
天臺宗概述
華嚴“十玄門”折哲學意義
佛教與儒道
儒、道、佛的生死觀念
何承天與佛教
佛道關于老子化胡問題的爭論
佛道關于生死、神形問題的爭論
道教的“承負”說與佛教的“輪回”說
佛教在“出世”與道教的“入世”
禪宗的超越
論禪宗思想中的內在性與超越性
禪宗的覺與迷
印順《中國禪宗史》序
禪師話禪宗
佛教文獻考
記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所藏《磧砂藏》功德使考——讀《資治通鑒》札記
湯用彤《校點高僧傳》序言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