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呼和浩特2月19日電內蒙古自治區“十五”期間將加快全區生態建設步伐,用三至五年時間筑起2400公里的綠色生態防線。
“十五”期間,內蒙古的生態建設總體目標是:對西部地區的阿拉善額濟納河流域、賀蘭山、孿井灘三片沙漠綠洲進行合理保護和利用;中西部地區黃河中上游流域和陰山農牧交錯帶水土流失及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控制;中東部地區錫林郭勒草原渾善達克沙地、西遼河流域科爾沁沙地初步恢復草原景觀;東部地區松花江流域呼倫貝爾草原和大興安嶺森林資源得到有效保護,特殊生態功能區、生態示范區、生物多樣性自然保護區得到恢復建設。經過不懈努力,建成2400公里的綠色生態防線。
據介紹,“十五”期間,內蒙古生態建設的戰略重點及資金重點投放地區,一是黃河中上游農牧交錯帶水土流失和風沙鹽堿治理區,治理面積是2400萬畝;二是京津周邊內蒙古沙源治理區,計劃治理3800萬畝;三是呼倫貝爾草原和錫林郭勒草原保護治理地區,計劃治理2800萬畝;四是大興安嶺天然林資源保護區,計劃保護治理1000萬畝,調減木材產量53萬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