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大師生平|著作年表|著述索引|作品選讀|大師研究|研究著述|書品推介|研究學人|相關鏈接
|
|
|
|||||||||||||||||||||||||
梅貽琦曾云:“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對于南開史學八十年的歷史而言,梁啟超、蔣廷黼、鄭天挺、雷海宗,正是“有大師之謂”的四大導師。 梁啟超、蔣廷黼是南開史學奠基時代的兩位學術大師。1919年,南開大學建校伊始,設有文、理、商三科,為擴充文科的學術實力,校長張伯苓即 梁啟超在南開講授“中國文化史”之時,南開尚沒有歷史學系。1923年,畢業于哥倫比亞大學的蔣廷黼受張伯苓之邀,來到南開大學任教,創建歷史系并任歷史系主任。這位以研治中國近代史而聞名于世的學術大師,在1923-1929年任教南開歷史系的6年時間里,把心思和精力全部用于學問上,積累了大批中國近代外交史一手資料,并以西方現代史學體例編纂出我國第一本《中國近代外交史資料輯要》,開中國外交史和中國近代史研究的先河。作為南開大學歷史系的奠基人,蔣廷黼把他的學術風格深深地烙在了南開史學之中。 如果說梁啟超、蔣廷黼是南開史學的奠基者,那么鄭天挺、雷海宗則是南開史學的光大者。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院系大調整,南開歷史學迎來了鄭天挺、雷海宗兩位學術大家。 一時間卓越史家吳廷璆、謝國楨、王玉哲、楊志玖、楊翼驤等云集而景從,自此之后奠定了南開歷史學為海內外史學研究重鎮的地位。鄭天挺先生的學術領域為中國史,而猶以明清史最為專長。他的治學理路精于鉤陳考證,往往能于細微處洞見大問題,《探微集》即是鄭先生學術成就的代表。除了學術成就的高山仰止之外,鄭先生還有卓越的領導才能。如今言說南開史學的整體優勢,鄭先生當年遠見卓識的學科規劃,厥有殊功。 雷海宗先生在治學上屬于中西兼修,貫通古今中外的大思路治史之道。他的著作往往給人以思考的美和歷史哲學高度的恢宏之感,譬如他所提出的“中國文化三周期論”,或許你不贊成他的具體論述和最后的觀點,但你無法不擊節贊嘆他橫溢的史學才華和自成一家的卓然思考。也正是這種獨立思考的高傲,使雷先生在那個萬馬齊喑的年代,以一介書生的瘦弱去挑戰一個國家意識形態的宣傳。那氣勢分明是雖萬千人吾往矣!學問的高山需要勤奮的攀登才能達到,國之良史的勇氣有時候需要用生命來換取,雷先生無疑都做到了。 如今的南開史學,早已蜚聲中外。回首八十余年的歷史,在燦若群星的學者群體中,梁啟超、蔣廷黼、鄭天挺、雷海宗無疑是最能體現南開史學風格的四大家。不僅因為他們仰之彌高的學問,更因為他們是南開史學的魂。(文/姜海龍 南開大學新聞中心供稿)
|
||||||||||||||||||||||||||
![]() |
國學網站,版權專有;引用轉載,注明出處;肆意盜用,即為侵權。
mailto:guoxue@guoxue.com
010-6890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