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書法傳坤艮,置我三王二爨間。滿地殘陽看絕筆,落花如雪淚如環。”此余師兄王君蘧常題其師沈寐叟墨跡之絕句詩也。王君十余歲由其父甲榮攜往請業,寐叟未及與之論學術,簡述書法奧訣告之,君晚歲題其真跡,為詩如此,余手錄之,今稿不復存,尚能背誦不誤。
書法一道,非限于書法而為書法也,必與其人之學問德業、事功成就、時代特征:息息相關。尤于書法本身,窮源競委,集其大成,自創新面,然可以前無古人,如寐叟者,所以被尊為“三百年來第一人”也。
寐叟入仕途于晚清,中光緒六年庚辰第二十四名貢士,出余舅祖翁瓶廬相國同穌門下,殿試第三甲第九十七名,賜同進士出身,朝考第二等第二十二名,欽用主事,觀政刑部,自是始與賢士大夫交游,名揚海內矣。寐叟生值清季,覓見歷代古物及新發現之文獻珍品,以其乾嘉治學之法治之,于遼、金、元史,西北、南洋地理,尤所究心,于甲骨文,敦煌秘籍,靡不究心,熔為一冶。與羅振玉、王國維渚先生淪學開一世之新風,而羅、王包羅之廣猶不能及寐叟,寐叟于學術外,尤擅書法繪畫,此皆羅、王所不旁及者也。論并世學人,或與太炎章先生并列,然太炎不信甲骨,治學趨向,一以清中葉為歸,結一代之局則有余,若云創新,則遜寐叟一籌矣。
寐叟一生,政事學術,出入綦忙,懶于著作,其名著《蒙古源流箋證》,自雕木版刊行;《元秘史注》,由中華書局排印出版,其他書名繁多,或數頁而止,短書雜札,往往書于帳冊之背或雜紙之上,雖標明為書,實不過未經整理排比之讀書筆汜、簡端評識而已。余客寐叟嗣子慈護處,按《日知錄》、《十駕齋養新錄》之例編次之,顏曰《海日樓札叢》者是也,雖此屬畸零匯輯之書,未足見寐叟學術之廣博弘大,然未嘗不可窺豹一斑也。
書法一道,既匯眾長于一,寐叟少年時得啟迪于張裕釗,后遂由帖入碑,南北融化,上自先秦出土文物,下至唐人寫經,無所不取、無所不舍。寐叟所處之時代,玉成寐叟,使其獨出冠冕,斯可渭藝術界之大幸。今東瀛人士稱寐叟弟子王蘧常為當代王羲之,其弟子尚然,高出弟子數倍之寐叟,奚待戔戔之贅言乎?
今嘉興市政府就所見收藏寐叟墨跡,選其精品,刊以淑世,甚盛事也,爰書其始末如此。
辛巳(二OO一)夏浙西后學錢仲聯敬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