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年說雞
2017年是農歷丁酉年,生肖為雞。在十二生肖中,雞與地支酉相配,順居第十位。因雞是生肖中唯一的禽類,所以在評論生肖時,更給酉雞冠以“十全十美”之美譽。“酉雞有吉”,萬事如意。對于生肖雞來說,每逢生肖年值一次“歲星”均有新意。在《六十甲子納音歌》中“丙申丁酉山下火”,丁酉年為火雞年。在干支中,“丁”在天干中居第四位,代表“壯”,已達“壯丁”之年;在地支中“酉”是第十位,代表“老”和“鮑”,指萬物成熟的意思。因此丁酉年從字面上意味著果實已成熟,經驗老到,游刃自由。“雞”的生肖歌為:
酉雞如鳳一枝花,十全十美福到家,雞有五德兼文武,吉日良晨歌彩霞。
酉雞如鳳一枝花。根據生肖傳說資料的記載,善德之人張百忍被推選為玉皇大帝后,家中六畜都隨他升天,想當主管一個時辰的官。玉皇大帝安排六畜為生肖官時遇到一個問題:家中六畜隨他升天均當了生肖官,原來鎮守天庭的東、西、南、北四方由二十八星宿組成的“四象”也應有名位。于是左青龍、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蛇)以及日中三足鳥、月中白兔均被列為生肖官的備選。他的這一想法沒有得到負責封神的姜子牙的認同,姜子牙認為三足鳥、朱雀、鳳凰已在天上有職務,若再擔生肖,歲星中的禽類就太多了,留一即可。為生肖官中的禽類如何安排,玉皇大帝一夜未眠,這時,一聲響亮的金雞啼鳴,驅散了張百忍的睡意,使他想起了甜美安謐的人間田園生活,他下決心把代表禽類的生肖官安排給隨自己上天的家雞。那么,放在十二時辰的什么位置呢?他問姜子牙:“卿生何時?”子牙答:“酉時也?!庇窕适譂M意,又問:“把雞與酉相配如何?”子牙答:“善哉!”玉皇任命了十二生肖,并把正月一日定為雞日。玉帝宣布:“雞為鳥屬,與酉相配。”也就是說,生肖雞為禽類代表,三足鳥、朱雀、鳳凰就不列為生肖歲星之列了。玉帝的決定受到大家的歡呼祝賀,高興之余,他順手摘下殿前一朵紅花戴在雞的頭上,以示褒獎,此花即為御前花,是鳳凰王冠之物。金雞以晨起報時之功入選十二生肖,代替了位居南方四象之一的朱雀。雞為鳥屬,因頭戴御前花,所以又有鳳凰的威嚴。因此有一首生肖歌是這樣說的:“子鼠人丁旺,丑牛糧滿倉,寅虎林中吼,卯兔草中慌,辰龍天上飛,巳蛇洞中藏,午馬大地走,未羊上山崗,申猴尊為九,酉雞若鳳凰,戌狗宜為友,亥豬寶滿箱?!卑咽傧酁槭裁慈脒x、為什么這樣排列說得一清二楚。
十全十美福到家。關于十二生肖位置的排列有各種各樣的說法,如十二生肖的選用與排列是根據動物每天活動的規律和時間確定的,有的故事是講通過賽跑公平競爭而按得分的先后次序,還有“地支在下”以足趾數目進行排列的說法。筆者認為,十二生肖的排列除上述原因之外還與數字崇拜有關,數字是中華民族的第二語言。雞與十二地支的“酉”相配,而“酉”字是雞冠的象形。雞在每天的時辰中占酉時,可是在每年的時間中占大年初一,正月初一為雞日,酉雞大吉。一個“酉”字,概括了吉祥文化的兩大主題:一是無所不鎮;二是無所不有。因此,“貼倒酉”成了春節吉祥文化的一大亮點?!坝稀贝硎旄?、十二地支、二十八星宿,“姜子牙在此,諸神退位”,“酉”是姜子牙的象征,可鎮一切邪惡。“酉”與“有”同音,其形是裝滿五谷的寶瓶,早在商代之前就已經被倉頡創造了出來,把“?!敝械母弧⒌?、壽、喜、財、吉的祈盼全包括了;酉,代表農歷八月,是豐收的日子,糧食滿倉是富的象征;酉,代表金雞,金雞頭上的冠(官)是“祿”的象征;酉,是晚霞燦爛時刻,象征晚年幸福;酉,又曰“落湯雞”,暗存“酒”的謎底,酒為糧食之精,是財富充裕后才可享之物;“雞”與“吉”同音,是事事如意的體現。
雞有五德兼文武。雞有五德:文、武、勇、仁、信。先說“文”,古時官帽,文為冠,武為盔,公雞紅色的雞冠高聳,又因冠、官諧音,于是派生出春節年畫中的“官上加官”,畫面是由大公雞和雞冠花組成。再說“武”,雄雞爭強好勝,利爪如刀,敢拼敢斗。第三是“勇”,二雞對峙,怒目相對,無論斗雞時廝殺得多么殘酷,參斗之雞只要有一息尚存,只知向前,無所畏懼。第四是“仁”,雞不吃獨食,只要發現了食物,立刻和同伴們分享。第五是“信”,每天早晨按時打鳴報時,非常守信用。
吉日良晨歌彩霞?!半u”和“吉”諧音,酉雞有吉。“雄雞一唱天下白”,丁酉年正月初一是雞年雞日,具有非常深刻的吉祥寓意。雄雞是愿望的華麗符號,成為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春節的吉祥物。據南唐梁宗懷《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初一為雞日,貼畫雞于戶上,初七為人日,剪人形貼在屏風上。隋代杜公瞻明確“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闭蔑@雞在生肖中的顯赫地位。其一,雞日貼雞,人日貼人。雞王鎮宅,視為門神,而狗、豬、羊、牛、馬均無此地位。其二,二月初一中和節,祭祀太陽星君,特色食品為太陽雞糕,雞作為太陽鳥再一次受到人們寵愛。其三,把雞列為大吉,崇鳥敬日,包含著生殖崇拜的信息。不但雞是吉祥物,雞蛋在祈子習俗中也有廣泛應用。我國很多地區,女兒出嫁時娘家均送“子孫包”,內塞若干紅雞蛋,寓意多子多福。郭沫若的《青銅時代》認為,玄是神玄之意,不當視為黑色;玄鳥就是鳳凰。生肖中的雞雖然來源于家雞,但不是我們感覺到的物質實體,生肖雞暗示著抽象的古代陰陽哲學觀念中的陽性,也暗示乾坤中的“乾”,是雄姿英發、朝氣蓬勃、勇敢剛強的體現。
屬雞的歷史文化名人有西漢政治家漢武帝劉徹,三國時期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南朝(宋)詩人謝靈運,唐代文學家陳子昂,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唐代茶學專家、《茶經》作者陸羽,南唐后主、詩人李煜,北宋散文家蘇洵,北宋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北宋詩人、書法家黃庭堅,明代學者方孝孺,明代政治家張居正,清代書畫家鄭板橋,中國近代鐵路工程專家詹天佑,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梁啟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