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與生肖文化
2005 年是農歷乙酉年,即“雞年”。在十二生肖中,只有雞為鳥屬,稱“酉雞”,排行第十。按中國民俗觀念,今年是生肖屬雞人的本命年,在這一年里將“吉”(雞)運亨通,事事順遂。當然,民間也還有些相關的習俗,最普遍的是男人系紅腰帶,女人要穿紅褲頭,取驅邪避兇之意。
酉時(又稱入時),換算時鐘即17時至19時,古人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標示方位,將一天分為十二份,其結果恰好是酉居正西,卯居正東,“酉”與“卯”東西面對。酉雞和太陽,卯兔和月亮,成為生肖文化重要的內容。
對“酉雞”的安排,宋代的朱熹就想不通,他認為:“雞為鳥屬,反而居西,文舛之甚者。”意思是說:星宿為“四象”,南方屬火,為朱雀之源,雞是飛禽類的代表,為何不隨朱雀居南,卻配地支“酉”而居西呢?對此,明代學者楊慎的解釋是:“子鼠丑牛十二屬之說,朱子謂不知所始,余以為此天地自然之理,非人能為也。日中有玉兔乃卯之屬,日月、陰陽互藏其宅也。”其實,楊慎并未解釋清朱熹提出的問題,只是強調陰陽互補又相互制約是自然規律而已。明代另一位叫周嬰的學者,對此也講出一番道理,他說:“月無光而溯日為明,世所知也,天有十二辰,日出在東,其對在西;酉為雞,日光含景則兔在月中。”意思是說天上的月亮并不發光,月光是太陽光的反射作用。太陽東方升起時恰好正對著西方的酉雞,所以太陽中的金雞,實際是西邊酉雞的反映;而太陽西落時,又正對著東邊的卯兔,卯兔的影子又反射到月中,便是月中大家都已看到的“玉兔”。在科學尚不發達的古代,學者們也是深入思考各執一說,無論其結論是否科學,都是今人可以理解的。然而周嬰關于月亮并不發光的見解,以及酉雞映日、卯兔經太陽折射至月中的推想,確實非常浪漫,頗有獨到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