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胄養雞
黃胄素以擅長畫驢出名。因為他養過驢,趕過驢車,對驢的脾性十分了解,所以他筆下的一頭頭驢子才栩栩如生,為此他還被送了一個不雅的“ 驢販子”綽號。不過,黃胄并沒有滿足。他又給自己選擇了另外一個難題去攻克——雞。為了畫好雞,黃胄決定先親自動手養雞。知道此事后,李可染便專門送給黃胄一群小雞。黃胄非常高興,養得也很精心,每天定時喂水、喂食,近距離地觀察小雞喝水、吃食、玩耍的動作和神態。而那些小雞也和他有了感情,一見他來就興奮不已地從各個角落聚攏過來,膽子大的還用嘴啄他的腳,甚至直接蹦到他的腳面上跳個不停。這樣的經歷給黃胄提供了豐富的繪畫素材,讓他得以不斷地在實際生活的基礎上改進創作上的不足。在一幅畫作中,黃胄自題道:“ 自1 9 5 8 年起,接連三四年的春天,都畫過一陣子小雞。自1973年起,又畫過一陣子,至今尚不能形神兼備。何其不易耶?”這一方面表明即使是大家也未必能夠在繪畫上一通百通,也要不斷努力。另一方面也表現出黃胄在繪畫上的精益求精、謙虛上進的精神。雞雖不好畫,但黃胄還是有自己的體會,正如他在另一幅畫作中的題識:“十年前即畫小雞,至今才摸到一點門徑,不過還應進一步從生活中觀察,注意嘴、眼、爪的表現。”
自上世紀70年代初開始,黃胄畫了許多幅雞。在他的《葡萄樹下》,畫的是一名孕婦正直視著一只頑皮的大公雞,大公雞則扭著脖子,好像有些不好意思似的。1974年,他又畫了一幅《開飯了》,畫的是一群雞緊緊簇擁著來喂食的少女,讓她幾乎沒有轉身的余地。畫面活潑生動,充滿生活的樂趣——這其實也正是黃胄和他飼養的雞們之間親密無間的真實寫照。
黃胄《育雞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