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鳴枕
“守夜不失時者,信也”。幾千年來,不管酷暑寒冬,晴雨風雪,雞都守信報曉,從不懈怠、誤時,決不偷懶。正是因為有了雞在黎明時的打鳴報曉,人間才開始有了新的一天的煙火和生機。而雞的這種勤奮、準時、守信、守紀、認真負責的好品德,為其贏得了人們的贊譽。
為了學習雞的這種美德,民間的許多家長為孩子制作了雞鳴枕,寓意金雞報曉、催人早起、珍惜時光等。1958年我國出土了一個東漢雞鳴枕,枕頭造型別致,一邊是栩栩如生的雞頭,一邊是雞尾,中間寬厚凹陷,人枕在中間剛好會讓雞頭、雞尾高高翹起,恰似“雄雞一唱天下白”,故此枕名曰“雞鳴枕”。 雞鳴枕上也常常會繡上“延年益壽大宜子孫”的吉利字樣,表現出人們渴望生命延續及對后世子孫美好的祝愿。民間傳說小孩子睡雞鳴枕能變得乖巧、聰明;死者枕雞鳴枕可以使靈魂在雞鳴中保持清醒和靈敏,且能庇蔭子孫“聞雞起舞”,催人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