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竹錦雞圖
《花竹錦雞圖》,元·王淵,103cmx64cm,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元代的花鳥畫不及宋代昌盛,但卻有新的面貌。一部分畫家繼承了北宋院畫刻畫嚴謹的傳統并加以變化,發展了勾勒、點染相結合的寫生技法,畫風樸實拙茂又不失精微細密;另一部分畫家則徹底擺脫院體工整妍巧的寫生風格,以蕭散簡逸為宗,充分體現了趙孟頫以書法入畫的藝術主張。但總體來看,元代花鳥畫的氣格是寧靜、沉著和莊嚴的,既不變形又不放縱,體現了“法不逾矩”的特點?;钴S于元代中后期的王淵是繼承北宋院畫的代表畫家。
王淵,元代畫家,字若水,號澹軒,一號虎林逸士,生卒年不詳。杭(杭州)人。幼習丹青,趙孟頫多指教之,故所畫皆師古人,無一筆院體。山水師郭熙,花鳥畫師承后蜀黃筌,先勾勒后皴染水墨,濃淡深淺,極有韻致,得寫生之妙,時稱“絕藝”。人物師唐人吳道子,一一精妙,注重線條勾勒,不講究墨彩渲染,史稱“有筆而無墨”,自成風韻。尤精墨花鳥竹石,當代絕藝。天機溢發,肖古而不泥古。至大三年(一三一o)作《秋塘圖卷》。故宮繪畫館藏有其至正九年(一三四九)作《山桃錦雞圖》,筆墨極文雅,乾筆皴擦,淡墨渲染,又二十六(一三六六)作《萱花白頭圖》。作品還有《花竹集禽圖》、《秋景鶉雀圖》、《良常草堂圖》等。今存作品:《花竹禽雀圖》、《花竹春禽圖》、《花竹錦雞圖》。三幅畫均為紙本,立軸,墨筆畫,創作年代分別為 1344年、1346 年、1349 年。表現手法都屬“黃家富貴”體。唯舍色彩而取水墨, 通過勾勒和水墨暈染區別濃淡向背,造型極精嚴,神態亦頗生動,作到“墨具五色”的藝術效果。同錢選一樣,在花鳥畫創作上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 據陶宗儀《輟耕錄》記載,天歷中王奉命畫集慶龍翔寺門首壁大鬼,高三丈余,遵劉總管之囑,“先配定尺寸,畫為裸體,然后加以衣冠?!比羲婪?為之,果善。說明王淵對于人體解剖有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