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是蘇軾不懂天文,還是我們不解風情
——七月既望讀東坡《前赤壁賦》有感

  【作者簡介】劉駿,上海人,學歷復旦大學古典文獻學研究生。

  北宋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七月既望,被貶黃州的蘇軾在游長江赤壁古戰場后,寫下了千古絕唱的佳作《前赤壁賦》。這篇文章很早就收入高中課本,可以說我們很多人都是讀著這篇文章長大的。文章開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點明了游玩的時間和人物。繼云“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憑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其中“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一句最堪回味。查閱當下各種流傳版本,都明確解為“不一會兒月亮從東山上升起,緩慢地在斗宿和牛宿之間移動(或者徘徊)”。這句也經常被用來做考題,如就有問其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具有什么作用?標準答案為“用了擬人手法,將月亮當成人來寫,因為只有人才會徘徊。它的作用是賦予了月亮人的靈性,使文章更加生動”。但正是這關鍵的一句,可能有著較大的問題。

  蘇軾的這篇文章有非常明確的時間和天象交代,即農歷七月既望。七月為孟秋屬建申之月,《禮記》載“孟秋之月日在翼”,也就是說這時太陽的相對視運動位置應該在南方朱雀七宿的翼宿和軫宿間。太陽的位置確定了,那么當月望日或者既望月亮的位置也就確定了,《隋書·天文志》云:月望之日,日月相望。百度文庫“晦朔弦望條”其中“望”解釋為:月與日正對面為180度,月球之受光面完全向地球,故光圓而為“望”。那么與日在翼軫兩宿成180度的相對的28宿是什么呢?是北方玄武七宿室宿和壁宿,這正是月亮的位置。搞清楚“七月既望”這個特定時序日月的位置,對理解這句話至關重要,我們可以還原一下蘇軾游赤壁時的天文景象:太陽剛剛落山,一輪圓月嵌在室壁兩宿間從東邊地平線上升起。而這時同屬北方七宿的斗牛兩宿在哪里的?《禮記》載:孟秋之月昏建星中。也就是這個月黃昏時分建星出現在正中天,而我們知道建星屬于斗宿,也就是說斗牛宿這時正在中天。一個是月亮在東邊地平線上,一個是斗牛宿在正中天,怎么突然月亮就徘徊于斗牛之間了呢?這兩者分居北方七宿的頭和尾,相差從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的角度來說是九十八度(據《漢書?律歷志》),從天圓周三百六十度的角度來說是九十度左右。當然這還是從望日來說,如果考慮到既望已是十六日或十七日,月亮還要向東(月亮自西向東公轉日行一宿)再走一兩宿快到奎宿婁宿了,與斗牛兩宿可能相距更遠。或者說了,等月亮向西沉,半夜慢慢爬到中天,不就到斗牛宿了嗎?這更是荒唐,我們知道,日月星辰因地球自轉而又整體呈東升西落,不僅月亮走,二十八宿也是一并走的,也就是說等月亮走到中天,斗牛兩宿早已西落了。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我們現行的解釋是正確的或是作者的本意,那就證明蘇軾根本就不懂天文,他在游玩赤壁后,竟然臆想捏造說他看到了月亮徘徊在斗牛之間。以蘇軾的學問和操守,這絕不可能。那問題只能是我們的理解出了問題。或以為“斗牛”二字,并非實指星宿,可能是借指分野,我們知道斗牛二宿的分野為吳越,而吳越恰在黃州的東方,“徘徊于斗牛”似可解為徘徊于東面。此一解釋繞開了斗牛的實指問題,但也有兩個不足,一是與創作情景的沖突,蘇軾游赤壁,當親見月出東方,而斗牛亦豁然在天,文中斗牛不取其近且實,而取其遠而虛,此不足之一。另者“月出東山”已是虛指東方,而斗牛如若再取東方之意,顯屬重復用語。

  而除此之外,可能還有一種更好的解釋。那就是改變徘徊的主語月亮,也就是說蘇軾的意思可能并不是指月亮徘徊在斗牛之間,那么是誰徘徊在斗牛之間呢?是船,只有船。“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此時此景,斗牛中天,星光燦爛,水天一色,斗牛倒映在江水之中,船漾水上,不在天上勝似天上。正是船游走于水影的斗牛之間。由此我們可以更大膽的推測,“徘徊于斗牛之間”一句,根本就是錯簡(宋版可能已誤),它的位置應該是在“凌萬頃之茫然”后,接“浩浩乎如憑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這樣既前承“船”的主語,船行水上,水上群星羅布,斗牛無往而不在水之中央,正做實徘徊二字。這也更符合文意,畢竟憑虛御風也好,羽化登仙也好,都是指向天而非水。而借一步糾其錯簡之由,當是蘇的后人及其門生故吏,在蘇歿后,為其整理文集,對此句情景已實不能感同而身受,遂將“徘徊斗牛”之句因疑而排入“月出東山”句后,蓋亦有意為之,不得同于失誤。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宋本就已出現問題。只是不想由此一變動,圣賢之作雖千年莫睹其真容矣。

  如果這一解釋是正確的,那很可能正是由于這一水天交融、物我同化的壯觀景象,而直接催生了《前赤壁賦》天人合一、古今一概的積極的人生感悟。赤壁之戰中的歷史人物曹操,當然也是《前赤壁賦》的幕后主角,他的《觀滄海》“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也頗有此意蘊。只不知蘇軾此時此刻因其景而感其人乎,抑因其人而感其景乎?唯一可解的是歷史在這里交融了……

  看來不是蘇軾不懂天文。而是我們真正地不解風情。

附圖:二十八星宿圖

20160914_002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山县| 南通市| 甘孜县| 常熟市| 来宾市| 武义县| 民权县| 田阳县| 敦化市| 凤城市| 德兴市| 丰镇市| 杂多县| 辽阳市| 兴化市| 苍山县| 永福县| 乌鲁木齐市| 庆安县| 新平| 楚雄市| 东源县| 额济纳旗| 衡南县| 武夷山市| 公主岭市| 六枝特区| 鸡泽县| 内黄县| 革吉县| 金堂县| 汨罗市| 封丘县| 湛江市| 谢通门县| 祥云县| 花莲县| 敦化市| 凌源市| 嘉祥县| 昂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