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蘇氏兄弟的“獨樂”和“眾樂”

  “獨樂樂,與眾樂樂,孰樂”?自從孟子提出這個著名的命題以來,“與人樂樂”幾乎成了不二法門,而“獨樂”則幾乎成了“自私”的同義語。

  其實,“獨樂”何嘗不是一種境界,特別是身處逆境之時,“獨樂”更是一種品格和胸懷的體現(xiàn);它是對現(xiàn)實環(huán)境的超越,也是堅持既定操守的一種形式??鬃臃Q贊顏回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另外,“獨樂樂”和“與眾樂樂”也不是冰炭不同器,水火不相容,一個人既可以與民同樂,也可以同時保持愉悅的個人心態(tài),就像杜甫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中所表現(xiàn)的那樣:既為內亂平息、百姓免遭戰(zhàn)亂之苦而高興,也為自己能結束漂泊、返回故鄉(xiāng)而放歌。

  這樣的人物在文學史上也絕非杜甫一人,在蘇軾身上表現(xiàn)得也很充分。他的《喜雨亭記》和他弟弟蘇轍寫的《黃州快哉亭記》,就分別表現(xiàn)了集于一身的這兩種“樂”。

20150815_001

  《喜雨亭記》寫于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蘇軾在鳳翔府任簽判之時。文章記敘了他修亭得雨的經(jīng)過和以雨名亭的原因,表現(xiàn)了他與百姓憂樂與共的情懷;《黃州快哉亭記》則寫于元豐六年(1083)蘇軾被貶于黃岡之時,文章通過贊揚張夢得不以貶謫為意的曠達樂觀情懷,來表達蘇軾兄弟在逆境中“獨樂樂”的人生態(tài)度。

  《喜雨亭記》在情感上突出一個“喜”字。

  文章一開始就列舉古人如何以喜名物,自己以雨作亭名也是“志喜”;接著便敘述自己建亭的經(jīng)過及亭成之日落雨之喜。文章通過鋪排:“官吏相與慶于庭,商賈相與歌于市,農夫相與忭于野”,強調這是“眾樂”,因而自己的“志喜”也就非“獨樂樂”而是“與人樂樂”。

  在此基礎之上,作者以雨為契機,在“己樂”與“眾樂”的關系上大發(fā)議論:五日不雨則無麥,十日不雨則無禾。無麥無禾,就會造成年歲薦饑,獄訟繁興,盜賊滋熾。一旦出現(xiàn)這種局面,作者和他的同僚們就不可能“優(yōu)游而樂于此亭”。

  最后的結論雖然是“吾與二、三子,得相與優(yōu)游而樂于此亭者,皆雨之賜也”,但從中亦可看出作者此時對“獨樂”與“眾樂”之間關系的認識:只有年歲豐饒,才會有社會安定;只有社會安定,才有官員的優(yōu)游——“眾樂”是“己樂”的基礎和前提。這種觀點,實際上是孟子“與人樂樂”觀的繼續(xù)和延伸。

20150815_002

  《黃州快哉亭記》在情感上也是突出“快哉”二字。

  首先交代乃兄蘇軾將張夢得在黃州所建之亭命名為“快哉亭”的原因,是因為登此亭可以居高臨下,飽覽山川美景;然后再由自然之樂轉入人生之樂,借宋玉對楚襄王“快哉此風”的解釋,得出一個愉快人生的處世結論:“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

  但與《喜雨亭記》強調“眾樂”有所不同,盡管它也談到了大王之雄風與庶人之雌風兩種不同的憂樂觀,但作者強調的是逆境中的“獨樂”,是蓬戶甕牖中的無所不快,是一種不以謫為患、自放山水之間的人生領悟與曠達,它與前面提到的孔子的“一簞食,一瓢飲”“回也不改其樂”屬于同一種內涵。

由此看來,兩文雖同是寫樂,也都肯定首先要有眾樂,但兩文的立足點是不同的:前者強調的是“與眾樂樂”,后者的側重點則是“獨樂樂”。

上述差異的產生與作者的人生經(jīng)歷和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有關。

20150815_003

  蘇軾的《喜雨亭記》寫于宋仁宗嘉祐六年,時年二十六歲。嘉祐二年,蘇軾應進士試,“以春秋對議居第一”,但因母親去世而未就職。到了嘉祐六年,又由歐陽修舉薦,應試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科,其對策判為三等,這是個極高的榮譽,因為自宋朝開國以來至嘉祐年間的九十多年中,只有他和吳育二人獲此殊榮。

  入選后,蘇軾被任命為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節(jié)度判官,此是他踏入仕途,一生事業(yè)剛開始之時,此時的蘇軾,胸中滿懷儒家的積極入世精神,他在寫給弟弟蘇轍的詩中就說:“丈夫重出處,不退當要前”,甚至鼓勵蘇轍“千金買戰(zhàn)馬,百寶妝刀環(huán)”,去奔赴抗擊西夏的前線。(蘇軾《和子由苦寒見寄》)他自己在任上則是不辭辛勞、東奔西走去蘇解民困。例如到任不久,他就到下屬的寶雞、虢、郿等四縣作調查,以“減決囚禁”;當時鳳翔一帶由于元昊作亂,民貧役重,尤其是輸南山之木入京,水工們常搞得家破人亡。蘇軾“訪其利害,為修衙規(guī),使自擇水工,以時進止”(《宋史?蘇軾傳》)。

  蘇軾在當時為“鳳鳴驛”所寫的題記,很能表現(xiàn)他此時的克己以厚民的苦樂觀。當時的鳳翔太守宋公為了方便公人食宿,到任后,不是先替自己治官舍,而是先整修鳳鳴驛。整修中又不擾民,“五十有五日而成”,“而民未有知者”。

  就此,蘇軾曾發(fā)議論說:“古之君子,不擇居而安;安則樂,樂則喜從事;使人而皆喜從事,則天下何足治歟?”(蘇軾《鳳鳴驛記》)這與他在《喜雨亭記》中所說的“余至扶風之明年,始治官舍,為亭于堂之北”,以及先有民之樂,才有官吏之樂的民本思想完全可以相互印證、互為表里。都是他此時的積極用世精神和一心安邦定國之志所決定的。

20150815_004

  但在蘇轍寫《黃州快哉亭記》時,蘇軾的政治環(huán)境和人生態(tài)度都發(fā)生了巨大的逆轉。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蘇軾守父喪期滿入京,改任殿中丞、直史館、差判官誥院。此時正是王安石大力推行新法,也正是遭到保守派極力抵制之時,蘇軾也卷入了這場斗爭。他在改任開封府代理推官時兩次上書反對新法,并將新法比作“毒藥”,“小用則小敗,大用則大敗。若力行不已,則亂亦隨之”。

  蘇軾如此的政治態(tài)度當然會遭到新派的反擊,王安石的連襟侍御使謝景溫出面彈劾蘇軾在守喪期間販賣私鹽,事后雖查無實據(jù),但蘇軾已感到朝堂險惡、風波莫測,因而力求外任,終于在熙寧四年被任為杭州通判。

  在密州、徐州等地的八年外任生活中,蘇軾也更接近了民眾、更了解了民情,因而也更看清了新法的流弊,所以他在這個時期所寫的抨擊新法的一些書信和政論,如《上韓丞相論災傷手實書》等也更能擊中要害,因此也必然招致新派人物更厲害的打擊。

  元豐二年(1079)七月,御使舒亶、權御使中丞李定等先后四次上章彈劾蘇軾“愚弄朝廷”“指斥乘輿”,神宗下令御使臺審理。七月二十八日,蘇軾被從湖州鎖拿至京,押于御使臺獄。舒亶等人羅織罪名、嚴刑逼問,與將蘇軾置之于死地。但由于仁宗妻曹太后、退職宰相張方平以及范鎮(zhèn)等元老重臣的營救,連已退居鐘山的革新派領袖王安石也站出來為其說話:“豈有圣世而殺才士者乎?”于是,“一言而決”,蘇軾被“從輕發(fā)落”,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開始了為期五年的貶斥生活。

20150815_005

  黃州之貶和接踵而來的一系列打擊,對蘇軾的人生目標和處世態(tài)度不可能不產生影響,早就潛藏在蘇軾性格深處的老莊思想此時逐漸浮出水面,成為蘇軾人生態(tài)度的主導,使他在逆境之中仍能處之坦然,在大多數(shù)場合仍能優(yōu)游自得,所謂“禍福苦樂,念念遷逝,無足留胸中者”(蘇軾《與孫志康書》),做到“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但另一方面,這番貶謫也使他不會再向昔日那樣的熱情和張揚,對自我、對交游都有一番審視和更張,他在到黃州后寫給參政章子厚的信中說自己過去對章的告誡是“強狠自用,不以為然”,此刻是“深自感悔,一日百省”,此時的蘇軾“惟佛經(jīng)以遣日,不復近筆硯”(蘇軾《與章子厚書》),“遮眼文書原不讀”(蘇軾《侄安節(jié)遠來夜坐三首》),而把目光更多地轉向大自然,更多地去追求內心的自適和自快。他在此時寫的《前赤壁賦》中勸客曰:“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禁、用之不絕,是造物者無盡藏也,而吾與子所共適。”

20150815_006

  以上這番話是對人生虛幻感的“客”的勸慰,又何嘗不是自己排解?這與他在《黃州快哉亭記》徜徉于山水之間以求其“快哉”,與記中的一段議論——“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更是異曲而同工。

  至于蘇轍,他在政治上、文學上乃至生活上是一步步追隨乃兄。元豐二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捕入獄,蘇轍義無返顧,上書營救結果被貶往筠州監(jiān)鹽酒稅。蘇轍到筠州后不久,便沿贛水、入鄱陽、溯大江,到黃州探望乃兄,“千里到齊安,三夜語不足”。(蘇轍《黃州陪子瞻游武昌西山》)

  弟兄倆一道游覽了包括快哉亭在內的武昌西山勝跡,共同抒發(fā)了貶斥之中對自然、對人生的種種思考。“惟我與兄,出處昔同”(蘇轍《再祭亡兄端明文》)。所以,《黃州快哉亭記》中蘇轍對乃兄以“快哉”名亭所作的詮釋,不僅在披露乃兄的襟胸,也是蘇轍的夫子自道。

 

 

【國學時代,時代國學】

GuoxueTimes

Sheer

Reading Pleasure

與您一起分享文化之美

?20150815_007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哈巴河县| 健康| 德清县| 遵义县| 甘谷县| 松阳县| 乌什县| 汉阴县| 前郭尔| 新巴尔虎右旗| 类乌齐县| 吉隆县| 湘潭市| 齐齐哈尔市| 惠来县| 莲花县| 唐山市| 雅江县| 邳州市| 江华| 黄龙县| 三门县| 古丈县| 泽库县| 手游| 望都县| 通榆县| 峨边| 尼玛县| 丰宁| 都匀市| 临桂县| 安国市| 石棉县| 安福县| 灌阳县| 怀来县| 新营市| 普定县| 正定县| 潜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