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現代漢語語法國際研討會暨30周年慶典”杭州閉幕
??? 10月23日到26日,由浙江大學漢語言研究所、語言與認知研究中心主辦的第八屆現代漢語語法國際研討會暨30周年慶典(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Grammar, ICCCG-8)在杭州舉行。?
大會現場。解放軍外國語學院 于泳波/供圖
本次會議共有與會代表167位,其中境外代表20余人。會議邀請到北京大學陸儉明教授、上海師范大學張誼生教授、齊滬揚教授、南京大學沈陽教授、北京師范大學刁晏斌教授、浙江大學王云路教授、北京語言大學施春宏教授、暨南大學邵敬敏教授、臺灣中正大學戴浩一教授、香港中文大學鄧思穎教授、澳門大學徐杰教授、香港嶺南大學田小琳教授以及日本明海大學史有為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陸鏡光教授、日本大阪產業大學張黎教授、日本神戶外語大學任鷹教授等16位國內外知名學者為大會做主題報告。
?? 大會報告的題目分別為《句法成分的長度對句法格式的制約芻議》(陸儉明)、《“喝高了、喝大了”及相關“喝X了”的功用、生成與配合》(張誼生)、《語氣副詞的隸屬度量表和語氣副詞的界定——以“X然”語氣副詞為例》(齊滬揚)、《動賓結構的特殊實現形式和漢語綜合性句法類型回歸》(沈陽)、《當代被動“遭”字句的特點及其與“被”字句的區別》(刁晏斌)、《說“點心”》(王云路)、《互動構式語法的基本理念及其研究路徑》(施春宏)、《特指是非雙層問的功能及其話語策略》(邵敬敏)、《隱喻理論與漢語范疇化》(戴浩一)、《助詞句法分析的重新認識》(鄧思穎)、《漢語中的語言特區》(徐杰、覃業位)、《關于全球華語語法研究香港卷的思考》(田小琳)、《“句子碎片”與“話尾巴”》(史有為)、《純粹構式語法中的完形結構》(陸鏡光)、《論漢語語法的意合機制》(張黎)、《從“回溯推理”的角度看語氣詞“呢”的功能》(任鷹),其他學者共分為五組分別進行交流與討論。?
此次會議由浙江大學漢語言研究所、語言與認知研究中心主辦,由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暨南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浙江師范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北京語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澳門大學等13個單位協辦??梢姡敬螘h無論是在報告人數上,還是在協辦單位數量上都為歷屆之最。?
此外,會議還對以往歷屆研討會的主辦單位和資助單位進行了表彰,分別頒發了紀念金牌、銀牌。?
“現代漢語語法國際研討會”是我國語言學界最重要的兩個語法學術系列會議之一,是以新時期畢業的研究生為主體、以現代漢語語法為研究對象的最高層次的學術研討會。它始自1986年華中師范大學舉辦的“第一屆現代漢語語法研討會(中青年)”。之后每兩年舉辦一次,先后舉辦了六次,出版論文集六本。進入21世紀以后,為了進一步跟國際接軌,加速漢語語法研究的現代化、科學化進程,會議核心組決定把這一會議開成國際性會議,遂將原有名稱“現代漢語語法研討會”改為“現代漢語語法國際研討會”,并于2001年在香港城市大學舉辦了第一屆現代漢語語法國際研討會。第九屆現代漢語語法國際研討會將于2017年秋在韓國延世大學舉行。(于泳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