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儒學論壇2013”在中國人民大學召開 探討儒家思想與理想之治
11月29日,由中國人民大學與韓國高等教育財團聯合主辦的第十屆“國際儒學論壇”在中國人民大學逸夫會議中心開幕。來自韓國、日本、俄羅斯、美國、荷蘭、中國大陸、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近百名學者參加會議。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陳雨露、副校長楊慧林、孔子研究院院長張立文,韓國高等教育財團總裁樸仁國,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長杜維明,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陳來,韓國成均館大學榮譽教授李東俊,日本東京大學榮譽教授池田知久等中外著名專家學者參加了開幕式。開幕式由楊慧林副校長主持。
陳雨露校長在開幕致辭中指出,本次國際儒學論壇以“儒家思想”與“理想之治”為關鍵詞,深入討論中國古代政治哲學理想以及社會治理的寶貴經驗,重視挖掘傳統文化的優秀資源,重視政治智慧的當代價值,主張古代思想智慧和西方政治文明的交流,為我國的政治哲學研究提供了豐富而翔實的前沿材料。
韓國高等教育財團總裁樸仁國認為,儒家政治哲學與政治智慧并不是歷史遺跡,而是深刻影響了中國乃至東亞各國的價值觀與思維方式,同時也影響了東亞各國的政治理念與社會秩序,探討儒家理想之治的現代價值具有重要意義。
張立文教授在大會上發表了主旨演講。他從古代政治集權與分權交替的社會模式探討中,對現代政治制度做出考察,認為現代政治制度,基本上有五種模式:一是全以集權為體;二是專以分權為體;三是以集權為體,分權為用;四是以分權為體,集權為用;五是集權與分權互體互用,相互協調,融突和合。集權與分權這五種模式,影響著全球人的日常生活,關系著各民族國家之間的和平、安全、發展和合作。
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長杜維明教授、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陳來教授、韓國成均館大學榮譽教授李東俊、日本東京大學榮譽教授池田知久,也在大會上發表了講演。
本次論壇會期3天,包括大會和分組會議,會議的主題是“儒家與理想之治”。與會學者就“儒家思想與理想之治”、“中西理想政治哲學模式”,“儒家的正義觀”和“儒家政治哲學對海外影響”等方面展開深入研討和交流。
國際儒學論壇于2004年創辦,每年舉行一屆,如今已成為極具影響力的國際儒學盛會。國際儒學論壇自創辦起,便堅持研究和弘揚中國傳統儒家文化的精髓,致力于推動東亞和世界的儒學研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