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第二屆“文獻·文本·文字:中西古典學研究的路徑與方法”研討會舉辦

  4月23日下午,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古代中國與絲路文明研究中心聯合馮其庸學術館共同舉辦的第二屆“文獻·文本·文字:中西古典學研究的路徑與方法”學術研討會在馮其庸學術館隆重開幕。三十多名學者共聚一堂,就中西古典學研究的一系列問題展開了深入的討論。

  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烏云畢力格,浙江大學中西書院劉迎勝,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沈衛榮,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陳崗龍,南京大學歷史學院特木勒,內蒙古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樹林等36位專家學者出席了開幕式。惠山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顧文龍,惠山區文化體育和旅游局副局長蘇良寅,前洲街道辦事處主任俞志敏,前洲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殷駿,前洲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李茹,馮其庸學術館名譽館長馮有責也出席了開幕式。馮其庸學術館館長沈宏主持開幕式。

  惠山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顧文龍在致辭中談到,十幾年來,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順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潮流,以“究古人之際,通天人之變,育棟梁之才”為宗旨,積極貫徹“大國學”“新國學”的學科發展原則,不斷探索,辛勤耕耘,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國學人才,取得了豐碩成果,使國學教學與研究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國際學術視野。

  俞志敏在致辭中表示:前洲街道準備把馮其庸學術館這一塊文化名片做大做響,包括馮其庸學術館在內的中國紅學文化街區和“新四千四萬精神創新創業基地”項目在不斷推進,形成一條文化走廊,把前洲的文化發揚光大。他還指出:文獻、文本、文字都是史料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中西方古典學對于“文獻、文本、文字”的重視不言而喻。而中西文明相互借鑒,才各自成就了輝煌的文明。中華文明之所以曾經能成為世界文明的高低,就是因為歷來能吸收其他文明的優秀成果。

  烏云畢力格在講話中表示:人文學科的學問,離不開文獻、文本、文字這“三文”的研究。當下人文學科的學術浮躁現象及其產生的學術“垃圾”,歸根到底都是因為沒有“三文”研究的學術道路,學術理念,學術基本功和學術研究方法。他還指出:我們不必否認其他國家、民族的璀璨文明。因為我們的文明足夠早,足夠燦爛;我們的文獻足夠古老,足夠豐富。我們以足夠的文化自信,以科學的態度去探索,我們會發現我們自己更多的,讓國人乃至世界人民感嘆和仰慕的文化成就。所以我們需要“動手動腳”,去在浩如煙海的中國及世界文獻中發現我們的偉大的古典文明和文化傳統。在實實在在的真實的歷史基礎上,樹立我們民族的文化自信。我們必須構建我們的學術話語系統。對此,“三文研究”大有用武之地。

  隨后四場主題發言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教授吳洋主持,分別由浙江大學中西書院教授劉迎勝、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沈衛榮、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陳崗龍、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副教授程浩分別從各自專業領域出發闡釋“中西古典學研究的路徑與方法”這一主題。

  劉迎勝作了題為“12-15世紀內亞研究使用審音勘同法的語料庫問題”的演講。審音勘同法是20世紀20年代法國漢學家所提出的方法。研究某一時代的詞匯,一定要使語音回到當時的時代。使用審音勘同法,和音韻學的方法,可以還原早期的漢語語音。使用審音勘同法首先需要有語料庫。最有效的資料,就是直接語料庫,例如已經亡佚的《林邑國語》等。除此之外,還可以使用間接語料庫,如研究發現的漢-番對應詞;漢語音韻學資料,如《三史語解》;以及間接語料庫的繼續,如《中原音韻》等。劉迎勝認為:當前的一個重要工作就是,把這個時代文獻中間出現的非漢語的詞匯,盡量爭取用本民族的雙語直接語料庫表述,次之,使用本民族的間接語料庫表述。再次,使用世界上其他語言碰到類似的音節時漢文的表述。盡管是一個艱苦的工作,但這是非常重要的。

  沈衛榮作了題為“‘國學熱’和國學的教學與研究—以中國人民大學十五年來的實踐為中心”的演講。他認為當下的“國學熱”首先時一場社會運動,而并不是學術和教育的進步。為了使之得到持續深入的良性發展,我們必須落實到學術中,通過學術將其深化和推廣,并形成一種體制化的學術和教學機制。當前國學并沒有融入當前的高校教育體制當中。作為一個學科,國學缺乏明確的和專屬于它的研究對象,在分工細致、明確的現代人文學術體系和高等教育體制內,國學依然無家可歸。其次,長期以來,“國學”被局限于以儒家為主題的漢族傳統文化,這必然助長漢族中心主義思想。沈衛榮接下來盛贊了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大國學”的理念和設立“中國古典學院”的嘗試。他認為,國學院這種使用傳統漢學、藏學、蒙古學等學科所采用的語文學方法,來研究中國各民族的語言、歷史和文化,它既是傳統的,又是現代的、學術的。

  陳崗龍作了題為“談哈斯寶《新譯紅樓夢》的評點與回批”的演講。清代蒙古族文人哈斯寶把120回本《紅樓夢》節譯成40回蒙古文譯本,并撰寫回評,流傳至今,在紅學界產生了重要影響,哈斯寶也因此成為舊紅學評點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哈斯寶的“回批”內容,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敘事線索,一個是對具體文字內容的字里行間的評論。我們也可以把這兩個內容分成兩大塊,一個是哈斯寶對《紅樓夢》敘事學層面的提綱式把握,一個是哈斯寶對具體文字的評點。尤其是對具體人物和具體情節的點評,與《紅樓夢》其他評點學家的點評有異曲同工之妙。陳崗龍推測,哈斯寶“讀法”中所做的“旁加圈點劃線”的加批和評點后來被他統一寫進每回“回批”的內容中了,于是后來的抄本正文中就都沒有了“評點”或者加批。其主要出發點可能就是把零散的個人式的閱讀體會重新組織成首尾一貫的評論文字,以便蒙古族讀者宏觀上把握《紅樓夢》全書的思想。

  程浩作了題為“《老子》中的‘妙’與‘徼’”的演講。“妙”與“徼”是解讀《老子》首章的關鍵概念。他認為,《老子》中出現四次的“妙”,均應根據北大簡本與帛書本解作“眇”,意為精微渺小。第十五章“古之善為道者,微眇玄通,深不可識”,體現的就是《老子》所反復強調的“謙退”“隱匿”精神。這一點和《九歌》、《文賦》中的使用現象是一致的。“徼”則應視為“要”的通假,因為“徼”字前常有“所”字,他認為應該將“徼”字理解為動詞。在第一章與第二十七章中都用為與“眇”對立的概念,可解釋為貪求。“故常無欲,以觀其眇;常有欲,以觀其要”,是將“眇”與“要”視作“無欲”與“有欲”兩種狀態下的終極追求。至于“眾眇”,即“大小”“多少”,“眾眇之門”可理解為“多”與“少”的對立統一規律。

  主題發言結束后,與會者就主題發言的內容,同發言者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探討。

  4月24日上午,李若暉,楊小亮,華建光,王慶衛等八位學者各圍繞主題做了十五分鐘的論文宣讀。下午,與會學者分為兩個會場,分別就漢語古典學和西域古典學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學者們就前沿議題、學科融合、中西比較等進行了深入交流,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院長吳洋為本次會議作總結發言。他總結道,對于古代典籍以及古典文明的研究,雖有中西之別,而無學理之異。“學無古今,學無中外,學無有用無用”,人文學術研究的特點正在于此。一直以來,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堅持“基于文字、回歸文本、考信文獻”的研究理念,秉持實事求是、考文責實之學術態度,希望能夠與學界同仁一起為中國古典學研究乃至世界古典學研究作出真貢獻,因此才有此次會議的舉行。同時他表示,希望通過此次會議向馮其庸先生致敬,將馮其庸先生的文化遺產發揚光大。

  最后,中國人民大學常務副院長烏云畢力格正式宣布,本次會議圓滿閉幕。

  此次研討會歷時3天,于2021年4月25日結束。“文獻·文本·文字:中西古典學研究的路徑與方法”學術研討會從2019年開始,已經舉辦了兩屆。這一嘗試,就是希望通過參會專家學者的思想碰撞、學術交流,深度探討中西古典學研究領域所展開的可能與機遇,深入對話,增進理解,進一步推動中國古典學理論與應用研究。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乐市| 渑池县| 教育| 资源县| 安泽县| 安多县| 平阴县| 晋中市| 临桂县| 房山区| 阳春市| 微山县| 江西省| 栾城县| 项城市| 尼木县| 安庆市| 遵化市| 安乡县| 桐柏县| 特克斯县| 甘孜县| 小金县| 普兰店市| 新乐市| 安吉县| 保康县| 鹰潭市| 揭西县| 五峰| 汝城县| 衡山县| 佛冈县| 驻马店市| 太白县| 固始县| 西乌珠穆沁旗| 特克斯县| 荥经县| 桃园市| 京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