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韓非子》是法家學派的代表著作,二十卷,韓非撰。韓非(約前280~233),戰國時期韓國人,為韓國公子,與李斯同學于荀子,喜好刑名法術之學,為法家學派代表人物。
全書由五十五篇獨立的論文集輯而成,大都出自韓非之手,除個別文章外,篇名均表示該文主旨。其學說的核心是以君主專制為基礎的法、術、勢結合思想,秉持進化論的歷史觀,主張極端的功利主義,認為人與人之間只有利害而沒有仁愛,強調以法治國,以利用人,對秦漢以后中國封建社會制度的建立產生了重大影響。該書在先秦諸子中具有獨特的風格,思想犀利,文字峭刻,邏輯嚴密,善用寓言,其寓言經整理之后又輯為各種寓言集,如《內外儲說》、《說林》、《喻老》、《十過》等即是。
史載,韓非口吃,不善言談,長于著書,使秦之時,被同學李斯等讒言所害,入獄,后服毒自殺。司馬遷說“韓非囚秦,《說難》、《孤憤》”。韓非雖口不善辯,然下筆洶涌,鞭辟入里;語言簡潔,又不乏生動活潑之態。韓非寡言少語之際,遭同窗暗算之時,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對社會進行冷峻犀利的觀察,個中滋味,豈足為外人道!觀此書,明司馬之意,知韓子之文,暢“無情”之法治,有所本矣!
《韓非子》注本中,重要的有清王先慎的《韓非子集解》,近人梁啟雄的《韓子淺解》,以及今人陳奇猷《韓非子集釋》等。今據《四部叢刊》本整理。
本書目錄
初見秦第一
存韓第二
難言第三
愛臣第四
主道第五
有度第六
二柄第七
揚權第八
八奸第九
十過第十
孤憤第十一
說難第十二
和氏第十三
奸劫弒臣第十四
亡征第十五
三守第十六
備內第十七
南面第十八
飾邪第十九
解老第二十
喻老第二十一
說林上第二十二
說林下第二十三
觀行第二十四
安危第二十五
守道第二十六
用人第二十七
功名第二十八
大體第二十九
內儲說上七術第三十
內儲說下六微第三十一
外儲說左上第三十二
外儲說左下第三十三
外儲說右上第三十四
外儲說右下第三十五
難一第三十六
難二第三十七
難三第三十八
難四第三十九
難勢第四十
問辯第四十一
問田第四十二
定法第四十三
說疑第四十四
詭使第四十五
六反第四十六
八說第四十七
八經第四十八
五蠹第四十九
顯學第五十
忠孝第五十一
人主第五十二
飭令第五十三
心度第五十四
制分第五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