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www.ffhyjd.com

新書介紹 :《李白詩選》

 

作者  劉曉虹 付艷霞

 

《李白詩選》

 

南海出版公司
社址:?谑兴{天路友利園大廈B座3層

電話:(0898)65350227
  郵編:570203

新華書店經銷


2004-01 第1版
ISBN: 7-5442-2565-8
定價:¥38.00元


中國文學經典(第一輯)

·史記選注集說

·詩經析讀

·楚辭選注

·漢魏六朝詩選

·李白詩選

·詩詞格律

中國文學經典(第一輯)


自 序

  這本《李白詩選》中所選的詩大多是我自己比較喜歡的詩,所以也可以說我希望用這本書來呈現一個我所喜歡的李白。比如說吧,我不喜歡李白那些應制詩,因為毫無辦法的,這個時候的李白會透露出一絲諂媚,但是《清平調》就很難割舍了,因為它實在寫得太美了,美人與名花,本來就是太難得的美景,更何況又經過李白的筆,但是也僅限于《清平調》。還有很多的送別詩,其實我覺得我已經選的夠多了,有時候會覺得李白是不是有一點濫情,但是它們寫得真的很好。還有,晚年的詩選的比早年的多,這是自然的,李白的詩越到后來承載的越豐厚,越寫的純熟、自然、不著痕跡。
  為了讓讀者更好地通過詩歌了解李白的一生,我采用編年的形式,這樣就可以相對比較清晰地反映出詩人不同時期的詩風特點,并且也可以和詩人的遭遇結合起來理解其詩其人。但是確實有一部分詩是不好確定其年份的,我又實在對于這些好詩難于割舍,于是最后就采取了用編年部分和不編年部分的折中的辦法。下面我來介紹一下編年部分的七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蜀中時期。據考證,李白(字太白)生于唐武后長安元年(701),出生在西域的碎葉城(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境,當時屬于唐王朝所建置的安西都護府)。幼年時,隨父遷居蜀中綿州昌隆縣(今四川江油縣)。關于李白的家世,現在有兩種猜測,一種認為可能是富商;一種認為可能是豪俠世家。后一種猜測為李白憑添幾分神秘色彩,也為李白思想中的“任俠”找到了更為確鑿的依據。所以頗為人稱道。總的來說,李白的家境十分富裕,少年時又正趕上“開元之治”的盛景,當時的唐玄宗勵精圖治,國家強盛,百姓安居樂業,整個國家充滿了希望。朝廷又廣開人才之路,這更讓少負才名的李白激奮不已。李白在《別匡山》里這樣寫道:“莫怪無心戀清境,已將書劍許明時。”這是少懷大志的李白。
  李白25歲那年,懷著“四方之志”,出蜀遠游。他先是順江而下,東游金陵和揚州;接著在湖北安陸娶故相許圉師的孫女為妻,并在此安家。這其間,李白廣事交游,同時也從事干謁活動,希望通過引薦找到政治出路。這一時期就是所謂的“安陸時期”。李白在《上李邕》中以大鵬自詡,正是年輕氣盛的時候。
  李白30歲的時候,一入長安,本以為離天子近些,也就離自己的理想近些,誰知卻到處碰壁,依然不得其門而入。于是李白失望地離開長安,至河南游歷,作《梁園吟》、《梁甫吟》等詩。此后一直過著漫游生活,其間與元演、岑勛相交,并應元演之邀北游太原。
  許氏夫人逝世后,李白移居東魯任城。
  天寶元年(742),李白42歲,作為大詩人,此時已名滿天下,終于為玄宗所知,應詔入京。半生夙愿得以實現,李白欣喜若狂,作《南陵別兒童入京》:“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崩畎追钤t入京,授待詔翰林,這是他的二入長安。本以為自此他的曠世功業將要建立,輔明君、安社稷。誰知此時唐玄宗已不復當年,成為一個安樂之君,并對李白“俳優蓄之”,當作文學弄臣。加上李白性格直率天真,與朝廷中的爭權奪利、陰謀詭計格格不入,于是對官場生活產生了厭倦。不久,李白蒙受讒言,自知長安非久留之地,乃上書請歸,玄宗以其終非“廟堂器”,賜金放還。待詔翰林,前后不足三年,卻幾乎打碎了李白一生的理想。但此時李白主要將罪責歸咎于朝廷群小,常感嘆“浮云蔽日”。
  李白二入長安的失敗,對李白打擊十分大,使他一度想遁入方外,但終于放不下。出世不成,入世不成,李白就用醉酒的方式緩解現實的痛苦,沉溺醉中而稍解痛苦。這十余年里,李白時而下定決心,隱居山中;時而表明心志,希望再得重用;時而決定詩文傳世,度此一生……但無論如何,李白非常關注朝廷,時常寫詩文批評朝政,可見他是真的身在江湖,心憂廟堂。這其間,李白與杜甫相交,留下了千古絕唱。而所謂的明君唐玄宗也越來越荒唐,朝中冤案重重,黑暗一片,令李白非常失望。李白51歲時,感于全國上下進行邊戰,建立功業的熱情,前往幽州,欲棄文投武,報效國家。幽州之行讓李白看清了所謂“邊戰”的真面目,也看清了安祿山的真面目。他預感到大難將臨,可是卻毫無辦法。
  天寶十四載(755),李白55歲,安史之亂爆發。李白毅然參加了率師由江陵東下的永王李璘幕府,欲投軀報國。誰知竟糊里糊涂地卷入了肅宗李亨與永王李璘的權力之爭中,成為無辜的犧牲品。李璘敗亡,李白以“附逆作亂”罪被投入獄,后又被流放夜郎。
  李白59歲,在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而返江陵,作《早發白帝城》,大難不死,心情輕快。
  李白61歲,史朝義復起兵,李白抱殘老之身,欲再投軍,為唐而戰。因病放棄。
  唐代宗寶應元年(762),李白62歲,作絕命詩《臨路歌》,感嘆一生懷才不遇,苦痛難解。十一月,亡于當涂。關于他的死因,一說是病死;一說是攬月投水而亡。后者似乎更能滿足我們的心愿,非為獵奇,只因李白是謫仙,讓他這樣無痛而去,重歸仙境,多少為他一生的遺憾與苦痛留些亮色。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睕]有李白,我們的生活又會少幾分美麗,多幾分寂寥。安慰他孤寂靈魂的最好方式,我想,就是讓他的詩流傳得更廣,流傳得更久。
  書中每一首詩除原文和注釋外,還有賞析部分,賞析部分都是一家之言,我只是希望把自己對于李詩的感受拿出來與讀者共享。
  本書在編選的過程中,由于時間的問題,曾經請付艷霞女士幫助寫了一部分詩歌的賞析,在此對于她的辛勤勞動表示感謝。
  由于我的水平所限,錯誤脫漏不可避免,真誠歡迎批評指正。

劉曉虹
2003年5月18于清華

編年部分
一 蜀 中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2)
登錦城散花樓(3)
白頭吟(4)
別匡山(7)
巴女詞(8)
峨嵋山月歌(9)
二 安陸時期
渡荊門送別(10)
荊州歌(11)
望廬山瀑布二首(12)
望廬山五老峰(14)
金陵城西樓月下吟(15)
登瓦官閣(16)
長干行(18)
楊叛兒(21)
金陵酒肆留別(23)
夜下征虜亭(24)
淮南臥病書懷寄蜀中
趙征君蕤(25)
上李邕(27)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29)
三 一入長安及其后的漫游
長相思(30)
烏夜啼(32)
行路難三首(33)
大車揚飛塵(《古風》第二
十四) (37)
送友人入蜀(39)
蜀道難(41)
登太白峰(45)
梁園吟(46)
梁甫吟(49)
春夜洛城聞笛(53)
天津三月時(《古風》第十八)(54)
山中與幽人對酌(56)
襄陽歌(57)
太原早秋(60)
將進酒(61)
夜泊牛渚懷古(64)
四 東魯時期
五月東魯行答汶上翁(65)
嘲魯儒(67)
客中作(69)
魯東門觀刈蒲(70)
登游泰山六首(71)
五 長安時期
南陵別兒童入京(73)
清平調(三首)(75)
子夜吳歌四首(78)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
置酒(81)
白云歌送劉十六歸山(83)
玉階怨(84)
關山月(86)
烏棲曲(88)
玉壺吟(90)
月下獨酌四首(93)
灞陵行送別(97)
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二首(99)
六 離開長安后的漫游時期
東魯門泛舟二首(101)
入清溪行山中(102)
金鄉送韋八之西京(103)
登高望四海(《古風》第
三十九)(104)
戲贈杜甫(105)
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106)
憶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
杜補闕范侍御(109)
沙丘城下寄杜甫(111)
夢游天姥吟留別(113)
鳴皋歌送岑征君(117)
登金陵鳳凰臺(121)
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123)
丁都護歌(126)
蘇臺覽古(128)
登高丘而望遠(130)
越女詞五首(133)
秦王掃六合(《古風》第三)(135)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
此寄(138)
寄東魯二稚子(140)
野田黃雀行(142)
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143)
丑女來效顰(《古風》第
三十五) (149)
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151)
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154)
羽檄如流星(《古風》
第三十四)(159)
贈從弟冽(163)
出自薊北門行(165)
北風行(167)
公無渡河(170)
行行游且獵篇(173)
塞下曲六首(選五首)(175)
戰城南(179)

遠別離(182)
橫江詞六首(185)
獨坐敬亭山(188)
題宛溪館(189)
游敬亭寄崔侍御(190)
古朗月行(193)
自 遣(195)
送儲邕之武昌(196)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
云(197)
秋登宣城謝朓北樓(200)
書情贈蔡舍人雄(202)
哭晁卿衡(206)
秋浦歌十七首(208)
宿清溪主人(222)
贈汪倫(223)
送友人(224)
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225)
下涇縣陵陽溪至澀灘(232)
山鷓鴣詞(233)
當涂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234)
七 安史之亂
奔亡道中(236)
北上行(239)
獨漉篇(241)
金陵新亭(243)
扶風豪士歌(244)
西岳蓮花山(《古風》第
十九)(247)
永王東巡歌十一首(249)
在水軍宴贈幕府諸侍御(254)
南奔書懷(257)
萬憤詞投魏郎中(260)
中丞宋公以吳兵三千赴河
南,軍次尋陽,脫余之囚,
參謀幕府,因贈之(263)
贈張相鎬(265)
贈易秀才(268)
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270)
贈溧陽宋少府陟(273)
上三峽(275)
早發白帝城(276)
荊門泛舟望蜀江(278)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
笛(279)
江上吟(280)
九日龍山飲(282)
江夏贈韋南陵冰(283)
經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
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286)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294)
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
舍人至游洞庭五首(295)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
水軍 (298)
司馬將軍歌(300)
荊州賊亂臨洞庭言懷作(302)
臨江王節士歌(304)
鸚鵡洲(305)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306)
下尋陽城泛彭蠡寄黃判官(309)
豫章行(310)
贈何七判官昌浩(312)
聞李太尉大舉秦兵百萬
出東南,懦夫請纓,冀申一
割之用,半道病還,留別金
陵崔侍御十九韻 (314)
宣城見杜鵑花(317)
哭宣城善釀紀叟(319)
宿五松山下荀媼家(320)
下途歸石門舊居(322)
臨路歌(325)
不編年部分
靜夜思(328)
勞勞亭(329)
白鷺鷥(330)
淥水曲(331)
送陸判官往琵琶峽(332)
秋下荊門(333)
望天門山(334)
山中問答(336)
聽蜀僧浚彈琴(337)
尋雍尊師隱居(338)
三五七言(339)
王昭君(340)
寒女吟(342)
把酒問月(344)
春思(346)
登廣武古戰場懷古(348)
燕昭延郭隗(《古風》第
十五)(351)
桃花開東園(《古風》第
四十七) (353)
短歌行(354)
箜篌謠(356)
月出入行(359)
李白詩歌研究參考書目(361)
出版后記(36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同江市| 阿克苏市| 尚志市| 罗江县| 南江县| 永春县| 江西省| 和龙市| 博兴县| 延吉市| 高清| 邮箱| 锡林郭勒盟| 开封县| 正蓝旗| 龙游县| 景宁| 竹山县| 尼勒克县| 瓦房店市| 邵阳县| 石门县| 巧家县| 丹凤县| 大新县| 新宁县| 分宜县| 阳城县| 彭阳县| 原阳县| 呼伦贝尔市| 阿合奇县| 大兴区| 唐河县| 安塞县| 井研县| 彭水| 西丰县| 长葛市| 永善县| 西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