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疑義舉例》(Examples of disputable problems from classic)
中國傳統的語言學著作。俞樾著。1956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古書疑義舉例》本較為常見。俞樾(1821-1906),字蔭甫,號曲園,清代訓詁學家。浙江德清縣人。道光進士,曾官編修,提督河南學政。后罷官僑居蘇州,又講學于杭州詁經精舍。生平著述甚富,有詩文集、筆記小說等文學作品傳世。語言學著作尚有《諸子評議》等。本書共七卷,總結、概括了先秦惦記中語法、修辭、訓詁、校勘等方面的規律88例。語法方面如“蒙上文而省略例”“實字活用例”;修辭方面如“錯綜成文例”“變文協韻例”等;訓詁方面如“也邪通用例”“雖唯通用例”等,校勘方面如“涉注文而衍例”“不識古字而誤解例”等都很精當。尤其值得提的是本書有些總往往是發前人所未發,信而有征。如卷2“一人之辭而加曰字例”:“凡問答之辭,凡用曰字,記載之恒例也。凡有一人之辭而加曰字,此則變例矣。《論語·陽貨篇》:……。《史記·留侯世家》……。”另外根據語法、文字學等結合起來,“如兩字對文而誤解例”“兩字義同而衍例”等皆深得校勘之要旨。本書無論是從哪方面看都頗有價值,是閱讀先秦典籍的重要參考書。后來劉師培、楊樹達等人根據其體例,仿而作之,遂有〈〈古書疑義〉四種續補,補正之作問世。(吳禮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