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刊詞
第二期
第三期
|
第一期 |
目
錄
錢中文 關于“文學理論現代性”問題的答問
“文化批評向何處去”筆談
徐 賁 90年代中國文化爭論和國族認同的問題
邵 建 自我的擴張:90年代文化批評的一種癥候
吳 炫 文化批評:走向“本體性否定”
解璽璋 文化批評的文化偏見
葛紅兵 走向更高的綜合--也談“文化批評向何處去”
趙憲章 文化學的疆界與文化批評的方法
程光煒 文學理想的陷阱--對90年代文學與文化批評的一點思考
陸貴山 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劉 方 錢鐘書與20世紀中國美學
童慶炳 “審美意識形態論”作為文藝學的第一原理
陳傳才 現代文學價值理論建構初探
曹順慶 吳興明
論中國詩學的知識背景--關于傳統知識譜系的研究報告(提要)
孟繁華 激進時代的大學文藝學教育(1949-1978)
許 明 作為科學的文藝學是否可能--文學研究的個人經驗
李炳海 漢代文學展示的天地人合體畫面
錢志熙 漢代社會與樂府藝術
傅 剛
漢魏六朝著書、編集體例考論
劉真倫 翁同書藏本《昌黎先生文集》考述
(韓國)金昌慶 論李商隱詠史詩的時代意識及其藝術特點
張 毅 世紀回眸:詞體與詞派研究
康保成 試論古劇腳色“凈”
“世紀之交的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筆談
趙敏俐
前不見古人
后不見來者--漫話分科過細給古典文學研究帶來的弊端
郭 杰 世紀之交的回顧與展望--古典文學研究片論
吳相洲
有必要重新建立古代文學價值評判體系
左東嶺 古代文學研究者所應具備的現代學術素養
楊乃喬 中國古典文學的現代研究是歷史必然
(美國)伊琳娜·帕佩爾諾 當代西方對俄國白銀時代文化的認識
林精華 “五四”何以拒絕俄國白銀時代自由人文主義文化遺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