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林庚詩學理論研究
謝 冕 林庚的詩歌精神
王光明 林庚的意義
郭小聰 從“散文化”到“詩化”
──對“五四體九言詩”的再思考
西 渡 林庚新詩格律理論批評
徐 秀 林庚新詩格律理論探討
馬相武 歷史無法湮沒的聲音
──林庚新詩探索之論評
北 塔 談林庚關于九言詩的理論
○“中國古代詩歌與中西文化”筆談
左東嶺 古代詩歌與人生情趣
吳相洲 歌是詩連接社會生活的重要途徑
李炳海 詩歌:民族文化交流的媒介和紐帶
李均洋 中國詩歌與日本文化生活
周發祥 中詩西播瑣談
張峰屹 “發憤”與“發奮”
──司馬遷“發憤著書”說的雙重內涵及其超越時代的意義
尚永亮 司馬遷對莊、屈之接受及《史記》二傳的文獻價值
汪春泓 楊慎批點《文心雕龍》述要
陳 飛 唐代“準明經”試策考述[上]
楊慶存 敦煌戀情詞述論
高小康 心學與明清文人精神的盛衰
[韓國]樸均雨 詩之本質結構與審美純粹性
──王漁洋“神韻”說之詩學觀的核心精神
王岳川 全球化語境中的后現代后殖民問題
張興成 詹明信的“他性修辭”:
“第三世界批評”中的東方主義陰影
豐 林 世紀回眸:中國學人的立場與企盼
程光煒 當代文學中的歷史文獻“解密”問題
傅 謹 “戲改”與美學的意識形態化
王家平 存在境遇和生命哲學的詩性傳達
──再論“文革”時期“流放者詩歌”
錢志熙 論詩詞創作傳統在當代的延續
──對新時期詩詞創作復蘇現象的觀察與思考
余 虹 晚清文學革命的兩大現代性立場[續]
儀平策 關于審美文化人類學建構的幾點思考
袁濟喜 論傳統美育研究與美學的激活
趙連元 新世紀比較美學發展展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