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臺灣漢學類學術會議信息2011年10—11月

11、第五屆「中國文哲之當代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2011年10月22至23日(周六至周日)

地點:國立臺北大學民生校區信息大樓3樓國際會議廳暨2樓研討室(臺北市民生東路3段67號)

主辦單位:臺北大學中國文學系

議程:

會議主題:詮釋與翻譯

會議子題:1.中國文哲的當代詮釋
     2.中國文哲的文本研究
     3.中國文哲詮釋方法之省思
     4.翻譯之理論與實際
     5.翻譯理論與詮釋學
     6.中國語言學與文本詮釋

12、第一屆東亞環境史學術研討會

時間:2011年10月24日至26日(周一至周三)

地點: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東亞環境史學會

議程:

10月24日(周一)

9:50-10:50
Curiosity: some examples from Xie Zhaozhe 謝肇淛 (1567-1624) and Gilbert White (1720-1793), and others, of the observation of nature in late-imperial China

and early modern Europe(Professor Mark Elvin, St. Antony’s College, Oxford)

10月25日(周二)

9:00-10:00
Environmental Citizenship: Local and Global(Professor Susan Flader, University of Missouri)

16:20-17:20
Writing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Asia: Climate, Water and the Issue of Sustainability(Professor Ranjan Chakrabarti, Jadavpur University)

17:10-19:00
電影:Green Fire: Aldo Leopold’s Legacy
播放后將有評論。

10月26日(周三)

Changing environmental concerns in industrialising cities: European and East and South-East Asian comparisons(Professor Ian Douglas,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注意事項:

1.研討會全程以英語進行。
2.名額有限,主辦單位保有篩選報名人員之權利。
3.與會名單將于10月14日(周五)公布。
4.不提供紙本數據,請自備筆記。
5.為響應政府機關學校紙杯減量方案,開會期間請自備茶杯。

13、「女書國際研討會」暨《女書·回生》記錄片首次映演

時間:2011年10月27至28日(周四至周五)

地點:國家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臺北市中山南路20號)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哈佛大學燕京學社、國家圖書館

議程:

10月27日(周四)

9:00-9:30
【專題演講】
主持人:朱瑞玲(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Some Comments on Women’s Script Literature (Wilt Idema, Harvard University)

9:30-10:45
記錄片放映:《女書·回生》

11:00-11:30
影片評論:胡臺麗(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胡曉真(中研院文哲所副所長)

11:30-12:00
在地觀點Q&A:何艷新、胡美月(女書傳人)

13:30-15:20
【女書學術工作坊(I): Languag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主持人:Wilt Idema(Harvard University)
1.Cathy Silber (Independent Scholar, US)
2.Anne McLaren(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3.劉斐玟(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
評論人:Wilt Idema

15:20-15:45
綜合討論

16:00-17:30
【女書學術工作坊(II): Linguistics and Ethnomusicology】
主持人:劉斐玟(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
1.劉穎(日本成城大學教授)
2.趙育伸(臺大中文系學生、中研院研究助理)
評論:黃雪貞(中國社科院語言所研究員)、呂心純(中研院民族所助研究員)

17:30-17:50
綜合討論

10月28日(周五)

【專題演講】
主持人:馮涵棣(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
從文字到影像敘說(郭昱沂,《女書·回生》導演、作家、開南大學助理教授)

9:20-10:30
記錄片放映:《女書·回生》

10:45-11:30
影片評論:張小虹(臺大外文系特聘教授)、楊力州(金馬獎最佳記錄片導演)、吳佩慈(臺灣國立藝術大學副教授)

11:30-12:00
在地觀點Q&A:何艷新、胡美月(女書傳人)

13:30-17:00
主持人:劉斐玟(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
女書研究圓桌會議:
Anne McLaren、Cathy Silber、劉穎、郭昱沂、趙育伸、劉斐玟

14、百年回眸——華人女影:女影華人國際研討會

時間:2011年10月28至29日(周五至周六)

地點:臺灣大學校友會館4樓大會議廳(臺北市濟南路一段2之1號)

主辦單位:臺灣女性影像學會

議程:

10月28日(周五)

9:30-11:00
【主題演講】
The Ethics of Visualizing the Edge: Film Practice and A Different Locality(丘靜美,香港大學人文學院比較文學所副教授)

11:15-12:20
【第一場:兩岸三地】
主持人:王君琦(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評論人:林芳玫(國立臺灣師范大學臺灣語文學系教授)
華語電影之女性先鋒(魏時煜,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副教授)
歷史,記憶,家國之外──臺灣女性電影的光影紀事(黃玉珊,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副教授)
驅散菲勒斯中心主義的陰霾──論當代臺灣電影中女性形象的嬗變(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影視系教授、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影視系2010屆電影學碩士研究生)

12:20-13:25
【第二場:1950’s—1980’s 類型電影中的女性】
主持人:黃玉珊(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副教授)
評論人:陳儒修(國立臺灣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副教授)
臺語電影中的女性、城市與現代性(王君琦,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從小說〈俠女〉走向電影《俠女》——論蒲松齡與胡金銓于異時代異載體傳達之女性觀(洪瓊君,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博二生)
林青霞臺灣時期的明星過程:從七〇年代文藝愛情片中看起(林譽如,國立中央大學英美文學所碩士、放映周報編輯)

14:20-15:25
【第三場:全球化、勞動與女性記錄片】
主持人:王慰慈(淡江大學大傳系系主任、女影學會副理事長)
評論人:郭力昕(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副教授)
女性影人與全球化時代公共議題:以賀照緹《穿在中途島》和《我愛高跟鞋》為例(桑梓蘭,美國俄勒岡大學東亞系教授)
液態之愛:《T婆工廠》中全球生產鏈下的愛情階級化(李淑君,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生)
人的位置:女性勞動紀錄片中的作者與非作者(陳怡君,玄奘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兼任講師)

15:40-17:00
【第四場:臺灣新電影的女性與其再現】
主持人:陳明珠(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副教授)
評論人:吳佩慈(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副教授)
楊德昌電影對臺灣女性現代化歷程的觀察(鮑紫玉,國立臺灣大學華語研習所電影課、紀錄片兼任教師)
汝其知否話映畫:文學視角、女性聲音與美學形構——試論朱天文在侯孝賢電影中的文化實踐與影響(楊君寧,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文學系博士生)
臺灣新電影后期影像符號與陰性空間出走——從女導演商業劇情長片及其作品研究(蕭衣紋,國立臺灣師范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生)
(不)認同之外:論一九四九遷臺后的女性庶民鄉愁——以《香蕉天堂》、《紅柿子》為核心(夏愷均,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生)

10月29日(周六)

14:30-16:00
【主題演講】
Women, Cinema, Asia in Seoul Women’s Film Festival(金素榮,南韓國立藝術大學電影系教授)

16:15-17:20
【第五場:新生代女導演之影像】
主持人:林少雄(上海大學影視藝術學院教授)
評論人:林文淇(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副教授)
題目:身體、意象、社會擬像——陳芯宜《流浪神狗人》懸置的電影視域(吳佩慈,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副教授)
從「液像」到「意象」:談劇情片新生代女導演的「水」影像與流動敘事(陳明珠,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副教授)
女性電影作者論與觀眾:《聽說》之無聲(左乙萱,國立臺灣師范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17:20-18:25
【第六場:當女性拿起攝影機……】
主持人:簡偉斯(女影學會理事長、紀錄片導演)
評論人:邱貴芬(國立中興大學特聘教授兼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所長、人文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
探討臺灣女性影像中的家暴影片:紀錄片以郭笑蕓的《最遙遠的愛》、《與愛無關》為例,劇情片以周旭薇的《家好月圓》、《烏龜與眼淚》為例(王慰慈,淡江大學大傳系系

主任、女影學會副理事長)
在回家的路上持著攝影機:以湯湘竹的《山有多高》與蕭菊貞的《銀簪子》為例(游婷敬,東方設計學院傳播藝術系講師、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女性導演以小見大的成就,暨邁向專業的瓶頸:以李靖惠和吳汰纴十年來的作品為例(游惠貞,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

19:00-21:00
【第七場:女性影展專題卅論壇】
「領航」卅「呼應」本土性別議題生產:從臺灣女性影展的節目規畫與活動設計談起(林杏鴻,英國Sussex大學媒體與文化研究博士生)

女性影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主持人:簡偉斯
與談人:丘靜美、簡偉斯、金素榮、黃玉珊、林杏

15、回顧、省思與展望——2011年原住民族傳統智能創作與數字典藏學術研討會:第二屆「原住民數字典藏研究論文發表會」

時間:2011年10月29日(周六)

地點: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3樓第2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數字典藏與學習之學術與社會推廣計劃/拓展臺灣數字典藏計劃

議程:

本研討會已公布論文摘要審查通過名單:
原住民族音樂出版計劃——以帛琉傳統音樂為例(錢善華)
原住民數字典藏中的規范意識——一個比較研究(黃居正、邱盈翠)
達悟語數位典藏語料之加值:語意知識與計算研究初探(楊孟蒨、何德華、胡正恒)
蘭嶼原住民研究與數字典藏的回顧及展望(林嘉男、董恩慈、夏曼.藍波安)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數位典藏的社會意義(周明)
現有網絡原住民族數字典藏內容之評析(林春鳳)
臺灣原住民族傳統文物數位典藏與文化保存:以臺大人類學系數字典藏計劃為例(林曜同)
應用原住民數字典藏資源于中學美術教育創新教學行動研究(邱敏芳)
電子書加上閱讀授權:另種保護和利益化原住民傳統文化表達著作的方法(陳秉訓)
探討原民文化產業的數位創意加值策略與困境(楊雅玲、潘盈霜)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杂多县| 罗江县| 青龙| 江西省| 区。| 乌拉特后旗| 皋兰县| 桃源县| 丘北县| 碌曲县| 谷城县| 漯河市| 安阳市| 玛沁县| 盐池县| 隆尧县| 从化市| 清水县| 秦皇岛市| 开江县| 叙永县| 永德县| 陇西县| 达孜县| 当涂县| 双鸭山市| 稷山县| 读书| 信丰县| 五指山市| 望城县| 武汉市| 寻乌县| 博乐市| 增城市| 延津县| 白玉县| 乐都县| 娄底市| 格尔木市| 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