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雞的成語典故
◎聞雞起舞(勵志型)
《晉書? 祖逖傳》載:東晉祖逖與劉琨率部鎮守雍丘。夜晚共被同寢。午夜,荒野中傳來雞鳴,祖逖聞后對劉琨說:“此非惡聲也”,即起身習武。祖逖立志為國效力,與劉琨互相勉勵,半夜聽到雞啼便起床舞劍。自此,“聞雞起舞”便成為形容有志者及時奮發圖強的典故。
◎雞聲斷愛(情愛型)
《開元天寶遺事》講述唐開元年間,長春名妓劉國容與進士郭昭述相愛,后來郭奉旨外調,君命難違,只好同劉依依惜別,天亮后上馬赴任。行至咸陽橋邊,劉差一名丫鬟追至,送上書信一封。書曰:“歡寢方濃,恨雞聲之斷愛,恩憐未衰,嘆馬足之無情。”這個故事作為千古佳話流傳至今,“雞聲斷愛”成為熱戀中男女繾綣的寫照。
◎雞鳴狗盜(譏諷型)
《史記? 孟嘗君列傳》記載秦昭王“囚孟嘗君,謀欲殺之。”孟嘗君手下有一個能像狗那樣偷盜的賓客,夜晚潛入秦宮倉庫,把孟嘗君獻給秦王的一件價值千金的狐白裘取回來賄賂了秦王的寵姬。寵姬在秦王面前求情,秦王放了孟嘗君。孟離開后,秦王后悔,派人追殺。孟嘗君逃到函谷關下,半夜三更,關門緊閉。孟嘗君的另一名手下會學雞叫,他一學叫,所有的雞都叫了起來。守關的人誤以為時辰已到,打開關門,孟嘗君得以逃生。孟嘗君狼狽地逃出秦國,靠得是雞鳴狗盜之徒的幫助。后人便以“雞鳴狗盜”來諷刺卑微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