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淵閣四庫全書版《二十四史》出版方案論證會召開
【國學網訊】2011年2月23日上午,文潘閣四庫全書版《二十四史》出版方案論證會在北京元典方策圍棋會館召開,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國家圖書館、中華書局等全國古籍整理出版領域的二十余位專家學者出席了會議。
《二十四史》是中華五千年燦爛文明最直接的記錄,也是國學經典中最核心部分之一。自從最早的《史記》問世以來,版本問題就時刻關系著《二十四史》的閱讀、整理、研究。合刊《二十四史》自清代乾隆以后才出現,至今流行的版本主要有三種:①清乾隆時官刻的“武英殿本”;②民國由張元濟主持商務印書館影印的“百衲本”;③1949后由中華書局印行的“點校本”。這三種版本都凝聚了各自時代眾多學者的心血,其價值和影響毋庸置疑。但除此之外,與“武英殿本”幾乎并行而出的四庫全書版《二十四史》卻往往被學界習慣性地忽略,其本身所具有的學術價值也有被低估之嫌,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視,這不能不說是一種莫大的遺憾。
有鑒于此,國學網經過三年多的潛心準備,投資數百萬元,對《二十四史》的幾種重要版本都進行了電子化處理,取得了一些階段性成果,特別是四庫全書版《二十四史》,已完成除表格外全部內容的標點和排版,并將委托二十四家學術機構進行審定,陸續出版。本次論證會可謂這一大型出版工程正式啟動的標志。
會議席間,國學網向與會專家學者們演示了古籍多版本電子文本比對技術,并出具了文淵閣四庫全書《二十四史》標點本的部分樣稿,獲得了專家學者們的肯定。大家進一步對文淵閣四庫全書《二十四史》的版本學價值、標點本出版的可行性、標點本的??斌w例、繁簡字的轉換、常見異體字的處理、多版本比對結果的應用等具體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初步擬定了出版方案。
以此為契機,國學網還擬聯系更多單位,對四庫全書中其他數億字未標點內容進行全面整理,最終實現四庫全書標點本的出版。這是歷史的使命,也是時代的選擇,必將極大地促進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造福子孫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