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三國文化大觀 文獻學術并重——評《三國演義》大辭典

  中華書局出版的《三國演義大辭典》問世了,這部凝聚沈伯俊、譚良嘯二十年心血的成果,是海內外唯一的以《三國演義》為中心的大辭典,是有關《三國》的小百科。它的問世,無論對《三國演義》以及三國文化的研究,還是對廣大讀者的欣賞,都會產生不可估量的深遠影響,而且隨著時日的延伸,將日益彰顯其學術價值和文獻價值。

  盛世修史撰典,是歷史文化長河必然出現的現象。《三國演義》大辭典也是歷史機遇下的產物。《三國演義》在我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是一部流傳千古、群眾喜聞樂見的名著,然而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前,對它的研究卻是一個冷寂的狀態。無論從文學史上的地位與其他幾部名著相比,還是與國外,特別是日本、韓國對這部名著從本體到應用的研究相比,都形成一個很大的落差。掃描其根由,一是文革前思想文化領域受“左”的影響,認為《三國演義》宣揚了正統思想;二是1959年歷史學界關于為曹操翻案的討論,一直把翻案的文章做到《三國演義》上,說什么“《三國演義》簡直是曹操的謗書。”自那以后,近二十年的時間,《三國演義》的研究幾乎形成空白。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思想解放的春風吹綠了中華大地,四川、江蘇、河南、湖北等省學者異軍突起,掀起《三國演義》研究的熱潮,成為學術界研究古代小說最令人矚目的一道風景線。時代造就文化氛圍,文化鑄造時代精神。熱情投身《三國演義》研究的學者沈伯俊、譚良嘯應運肩負起了編纂《三國演義辭典》的工程,他們“六載積累,上下求索;兩載醞釀,四處切磋;一載苦戰,全力拼搏。” 于1989 年推出《三國演義辭典》初版。李希凡、章培恒兩位著名學者分別為之撰寫《前言》和《序》,充分肯定了它的學術價值和文獻價值。隨之不僅在中國接連再版,而且出版了日文版、韓文版。十幾年來,它不僅成為國內研究《三國演義》專家學者的案頭必備辭書,而且已經被許多部學術專著、學位論文列入主要參考書目。隨著《三國演義》和三國文化研究的深入發展,新的文獻資料被發現,新的學術成果不斷涌現,十年后,修訂、增補的《三國演義辭典》也隨之啟動,所以說,這部《三國演義大辭典》的問世,是歷史的機遇為這項文化工程完美竣工提供了歷史的平臺。

  當然,一部大辭典的浩大工程,不僅僅凝聚編著者成年累月的心血,更重要的是展示學術研究的心路歷程。《三國演義大辭典》是在《三國演義辭典》的基礎上修訂、增補的,字數由95萬擴充到150萬,其中第一部分至第五部分條目變化不大,主要是內容上的修訂。條目增補最多是第六部分“傳說故事”、第七部分“成語俗語”、第八部分“研究情況”,幾乎都增添了三分之一以上的條目。這簡單的數字,告訴我們的不僅僅是內容的豐約,而是編著者的學術視野的演進。我們知道,“新故相資而新其故”。學者最初編撰《三國演義辭典》時,有自己的學術定位。但十八年來,隨著他們學術涵養的豐厚,學術視野的擴大,最深刻的是提升了他們一種學術史的眼光。沈伯俊先生是我接觸的學者當中最勤奮、最刻苦的一位。心無旁騖,一心治學。他以堅實的學術步伐和卓著的學術成果,贏得學術界眾多學者的高度評價和贊譽。《三國演義辭典》問世之后,他用力最勤、影響最大的是校理《三國演義》幾個主要版本,如“毛氏本”、“嘉靖壬午本”、李卓吾評本”,以及《三國演義》評點本,由于他做學問的路數是建立在個案研究的基礎之上,學問的功底扎實,涵養深厚,當達到一定的學術境界時,便開啟了他全面梳理和研究《三國演義》版本、成書,對作者的考訂,以及《三國演義》文本的審美解讀和理論探索。從而對各種《三國演義》版本的歷史源流、學術文化價值以及蘊含的社會歷史文化信息等,作出新的探索與總結。總之,這一切都有益于他學術史的眼光的歷練。比如他對“三國文化”概念內涵和外延的概括,他認為:第一個層次是歷史學的“三國文化”觀,就是歷史上的三國時期的精神文化。第二個層次是歷史文化學的“三國文化”觀,就是歷史上的三國時期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總和。第三個層次是大文化的“三國文化”觀,是指以三國時期的歷史文化為源,以三國故事的傳播演變為流,以《三國演義》及其諸多衍生現象為重要內容的綜合性文化。比之前兩個層次的“三國文化”觀,具有更大的涵蓋性和更廣的適應性,更便于認知和解釋很多復雜的精神文化現象。這一觀點,可以視作他的三國文化史觀。他把這一理念物化到修訂、增補《三國演義大辭典》之中,其結果《三國演義大辭典》比之《三國演義辭典》,進一步豐富了三國的文獻資料,增加和提升了辭條的學術含金量,融文獻性、學術性、文化性為一體,為海內外讀者提供了迄今為止唯一的一部以《三國演義》為中心的文化大辭典。

  作為一部工具書的特色,最終要從它的功能中顯示出來。我認為,達到“大眾閱讀、小眾學術”應該是最高的境界。目前,四大古典小說名著均有辭典,為一般讀者解答知識性的疑難問題,匯集某些專題性的資料,都具有文獻檢索的功能,所不同的是辭條的廣博之別。《三國演義大辭典》別具一格之處,還具有“小眾學術”的閱讀功能,這尤其集中在第八部分“研究情況”,該部分包括:1、重要的研究課題;2、重要論著;3、學術會議;4、學術組織;5學術刊物。這就為讀者,乃至研究者了解《三國演義》文本研究的概貌,學術發展走向,代表性的觀點,提供了一卷博覽冊子;了解《三國演義》學會的發展動態,研究水平的狀況,提供了一張要目單子。這種“小眾學術”的閱讀功能,對于編著者來說,是站在《三國演義》研究史的高度的一種審視,一種把握,一種選擇。條目的允當與否,本身就體現出一種學術史的眼光。在這方面沈伯俊先生有其得天獨厚的優勢,中國《三國演義》學會成立以后,他長期擔任學會的常務性的工作,對《三國演義》學會發展枝枝脈脈的清楚,對《三國演義》學人研究優長特色的熟悉,對《三國演義》文化點點滴滴的盤點,總之,盤桓在腦海里的這些東西,似乎沒有人能夠比他知道得更多,了解得更深,掌握得更全。無疑為他編著《三國演義大辭典》如虎添翼。當然,這都是外在的因素,最主要的則是他本身就是一位著名的《三國演義》研究專家。《三國演義大辭典》“小眾學術”的的閱讀功能,是它不同于其他小說名著辭典的地方,也是其學術價值所在。

(載《社會科學研究》2008年第2期)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温宿县| 靖安县| 大新县| 全州县| 丹巴县| 泉州市| 云龙县| 哈密市| 于田县| 肇庆市| 安吉县| 徐州市| 嘉荫县| 长寿区| 巴彦淖尔市| 霍林郭勒市| 宣化县| 南靖县| 休宁县| 鹿邑县| 星子县| 洪湖市| 泰来县| 泸州市| 七台河市| 通河县| 巴林右旗| 铜陵市| 泸西县| 定结县| 大英县| 上杭县| 长子县| 余江县| 股票| 深州市| 许昌县| 元江| 喀什市| 乌鲁木齐市| 平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