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專家:
大家好!
我是來自日本京都大學的金文京。我這次能夠參加首屆古籍數字化國際研討會,我個人感覺非常榮幸。我這幾年一直參加古代小說數字化的國際研討會。個人收獲很大。因為我不是電腦專家,我是研究《三國演義》版本的。所以我就介紹關于我研究的《三國演義》版本比較新的成果。
大家知道《三國演義》版本研究,在小說版本研究里算得上比較冷門,起碼比不上《水滸》《西游》那么盛行。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三國演義》既然是根據歷史的,雖然是小說,也離不開歷史,因此大家認為各個版本中,差別并不是那么大;二是在中國保存的《三國演義》的早期的版本比較少。早期比較通俗的、明代的版本一般都在日本,有一部分在歐洲,中國的學者以前都不太注意這個問題的。我們在日本有這個方便,今天在場有幾位從日本來的專家。我一直研究《三國演義》明代的不同版本,現在發現其中有很多問題。不過我們以前做研究就是把幾個版本擺在桌子上,逐字逐節的比較,這樣就會有很多遺漏。過了一段日子再看自己寫的,自己也看不懂。這是一個非常呆板的,費力不討好的工作。
我們跟周文業先生交流以后發現一個很大的變化,我們提供資料周先生來設計《三國演義》的檢索系統。這樣我們就能很快地檢索各個版本不同的地方。我們現在做研究講究文理融合。這幾年我們所做的《三國演義》的研究屬于典型的文理融合的實例。以前最落后的《三國演義》版本研究現在后來居上,成為最先進的,成為小說版本研究領域里一個最先進的領域了。所以,我覺得周先生是功德無量,我們是非常感謝周先生的。
現在尹小林先生又把它擴大到整個古籍數字化,這個意義非常的大,成果是大家拭目以待的。數字化的技術性問題是很大的,但這里并不是純粹的技術性問題。因為推出整個古籍的數字化需要和我們研究傳統文獻學者的合作。另外,國際上的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們可以做到文科的人和理科的人相互交流。各國的學者,包括韓國、日本、歐洲的人互相交流,這樣大家就可以達到一個共識,對于推動古籍數字化有巨大的幫助,因此,我覺得今天的會是非常有意義的。
最后,我對主辦單位首都師范大學表示真心的感謝。
謝謝!
2007年8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