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主頁敦煌寶藏—敦煌卷子的形制和規格

 

敦煌寫本的數量很多,但其中大多屬于某種固定的形式。另外也有不少不合常現形式的卷子,但這些卷子都各有 一定的道理采取常規以外的形式。

一般來說,標準的卷子本的形式如下:

用紙是麻紙。就是將舊麻布搗碎而制成的紙,但制法已相當進步。公元500年以后,紙的紋理變得更細,而在600年左右,紙已變得極薄、極有韌性。650年前后起,開始使用紋理細但較厚的紙,并染成美麗的黃色乃至黃褐 色。

卷子的尺寸,一般是25~26厘米,相當于當時的1尺。不過后來的1尺已變為30厘米左右了,而寫本用的麻紙仍然 是早先的一尺,例乎不這樣的話、排列在書架上就會有凸凹而顯得難看。一般將這樣的一尺叫做“小尺”與長1尺相對,寬是1.5尺或2尺。自不待言,這種長度為1尺的尺寸實際是木簡尺寸的孑遺。

8世紀末,敦煌地區歸吐蕃統治之后,這種質地優良的麻 紙就無法再從中國內地運來了,此后專用當地生產的紙。這 種紙紋理極粗,尺寸也不再是小尺,而是當時通用尺的1尺× 1.5尺。染料的質量也相當差,有時甚至使用不染色的灰白 的生紙。即使是這種粗劣的紙,在當時的過一地區也還是很 貴重的,吐魯番地區的回鶻人就特意從敦煌購買這種紙使 用。

卷子的用紙盡管是各式各樣的,但在作成卷子本的時候, 都要先在紙上畫線,紙的上下兩端(天地)各留有3厘米左右 的空白,上下各畫一道橫線。然后以1.5~1.8厘米的間隔畫 豎線,兩線之間為一行,每行寫17個字。似乎在5世紀后半 葉這種形式才固定下來。在此之前的卷子,天地的留白很窄。 每行字數有的為16字,有的為18或19字。有時也 有不劃線的,但是把格子紙墊在下面,以使橫排、豎排的字都 能整齊成行。在劃有線的紙上寫有正文。常常由專門的書手以謹嚴無 比的書體書寫。

正文的起首是標 題,與現在所不同的是,標題是以與正文同樣大小的字寫在第 一行。通常正文一卷約為20~30張紙。正文的末尾還要再 一次寫書標題,但在這里大多只寫略題。其后是題記。

題記 的內容包括施舍者的姓名、書手的姓名、書寫日期、書寫緣由、 祈愿文等。其詳略程度各異,有的相當詳細,有的則根本沒有 題記。

紙的末端用漿糊粘接在木軸上。 在正文的前面貼裱有15~20厘米的紙,這就是表紙。表 紙的前端用細軸木整形,中間附有細繩。外側的上端以大于 正文的文字再次書寫標題。不過這往往是由被稱為題師的高 級書手書寫的。 在隋唐的宮廷圖書館中,軸的上端附有象牙制的標簽,據 說是為了易于從書桌上找出來。

在圖書館,每十卷這樣的卷 子為一秩,包好后排列在書架上。在敦煌遺留有這種精美的秩的 殘片。但一般是麻布制的,非常粗糙。

以這種形式制作的卷子可以說僅限 于儒、道、佛教典籍。也正因為是典籍,才被珍藏在學校及寺 院的圖書館中,不能輕易地為我們所見到。

在初期的若干寫本中,有的卷末記有“總計幾千幾百幾十 幾字”的一卷總字數。在使用木簡的時代通常也是這樣記載 的,可以說這也是木簡的遺制之一。因為寫本中記錄的是值 得尊敬的圣賢的言論,所以要注意不能有錯誤。像這樣寫出 總字數確實能夠防止脫字。從當時人們小心注意不發生脫字 的現象可以看出當時也是努力防止錯字出現的。書寫在木簡 上的天子的詔敕也同樣在末尾注記總字數。而卷子則是模仿木簡而來的。這一點從文字的歷史來看是不言自明的。卷子本的書籍與詔敕同樣,不允許有一字一句的錯誤,須恭恭敬敬 地抄寫且應能流利朗讀。

非標準形式的卷于本都是經典以外的書籍。從內容上 看,都是經典的注釋書、面向初學者的教科書、僧侶的戒律及 佛號之類的教科書,這些可以說是供個人使用的。這種書寫 物盡管也是同樣的卷子,但與書寫經典的卷子有明顯的不 同。

其每行不是17個字,字很小,其書寫者也不是專門的書 手,而是由學習者本人以及師傅、長輩等非職業書手書寫,并 且每每使用行書和草書。

此外,用紙一般也不用麻紙,有不少 甚至就寫在廢紙的反面。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黎川县| 长兴县| 威远县| 门源| 樟树市| 仁怀市| 收藏| 金阳县| 铁岭县| 隆安县| 澜沧| 馆陶县| 玉屏| 土默特右旗| 汉寿县| 阿拉尔市| 城口县| 石嘴山市| 余庆县| 固阳县| 页游| 新乡市| 谷城县| 陆丰市| 通化市| 和田县| 邵东县| 家居| 宁强县| 合肥市| 尼木县| 滨州市| 昂仁县| 宜都市| 大关县| 富裕县| 天台县| 清涧县| 淄博市| 方城县| 广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