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任繼愈:一部大書與一座圖書館

余瑋 陳晰  《文物天地》

  任繼愈,著名學者、哲學家,保護民族文化遺產公益廣告代言人,有“學界泰斗”之稱。1916年4月出生于山東平原,1938年畢業于北京大學(西南聯大)哲學系。歷任北京大學哲學系講師、副教授、教授,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名譽所長,中國國家圖書館(原北京圖書館)館長等職;兼任過北京大學哲學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當選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五、六、七屆代表;現為中國國家圖書館名譽館長,系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中國無神論學會會長、中國孫子和齊文化研究會會長、中國西藏佛教研究會會長、中國宗教學會顧問、中國圖書館學會顧問。

  有這樣一位老人。他是德高望重的大師、著作等身的學者。

  他在耄耋之年出山擔任保護民族文化遺產公益廣告代言人,為保護祖國的文化遺產奔走呼告。

  他在右眼完全失明,左眼視力僅為0.1的情況下,仍然堅持工作,主持編寫工程浩大的典籍《中華大典》與《中華大藏經》。

  他常說,學者要做一流的學者;無論是作為一名學者,還是普通公民,第一位的是要愛國。

  如同一部厚重的書,很難用三言兩語概括,他就是任繼愈先生。

與毛澤東的一次面對面催生了宗教所

  1964年,任繼愈受命組建中國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自此與哲學結緣,在這里一呆便是20年,直到1987年調至北京圖書館任館長。而今,這位中國尚存不多的“國寶”級哲學大師還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宗教所名譽所長。

  新中國成立初,任繼愈和大多數知識分子一樣,積極地獻身到工作當中,在自己的領域大展身手。1956年,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并成為了一名北大教授,他對此非常滿意。沒想到,在1957年一個有關哲學史定義的會議上,他的發言被一些專門打棍子的“學霸”批判為修正主義。當時,他并沒有真正將此事放在心上,也沒有想到無論對他還是對于整個民族來說,這只是長達10年的“文化大革命”一個前兆或序幕。

  任繼愈告訴筆者:“毛澤東對宗教問題始終是注意的,這一點我原來沒有領會,和他交往幾次,體會比較深。比如,我寫過的一些有關佛教史研究的文章,毛澤東都看過。”1959年10月13日深夜,毛澤東忽然把任繼愈找去,見面第一句話就是,你的書我都看過,接著說:“我們過去都是搞無神論,搞革命的,沒有顧得上宗教這個問題,宗教問題很重要,要開展研究。”隨即問,北大有沒有人研究宗教?任繼愈說除他搞佛教研究外,還沒有人從事這一方面的研究。毛澤東又問,道教有沒有人研究,福音書(指基督教)有沒有人研究?任繼愈答,基督教也沒有人專門研究。毛澤東問,你們哲學系有多少人?任答,師生加起來有500人。于是毛澤東說,500人一個系怎么能沒有人研究宗教呢?于是,毛澤東評價任繼愈是“鳳毛麟角”。

  1963年冬天,當時的國務院總理周恩來訪問非洲14國前,給中央寫了一個報告,建議加強研究外國的工作,籌備建立一些研究所,還成立了以廖承志為組長的“國際研究指導小組”。毛澤東于1963年12月31日批示,說這個報告很好,但惟獨沒有宗教研究,對世界三大宗教,我們沒有知識,國內沒有一個由馬克思主義者領導的研究機構,沒有一本可看的刊物,不批判神學,就不能寫好哲學史,也不能寫好文學史和世界史。因為有了這個批示,任繼愈于1964年受命組建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拔母铩遍_始后,任繼愈經過幾番波折后被送往河南信陽干校接受“教育”。

  在干校期間,任繼愈顯得十分“乖巧”,早上的出去參加勞動,晚上回家睡覺,成天很少說話。由于任繼愈為人和善,很少有人為難他,但由于在那里光線太暗與勞動過度,他的右眼眼睛患了嚴重的眼疾,左眼視力也受到損害。近一個世紀的人生旅程,自然所經歷得太多太多,他自己也懶得花時間去梳理那些點點滴滴的“不愉快”。而今,醫生囑咐他為了保持目力,夜間不能看書和寫字。

  “文革”后,任繼愈從河南回到了北京,世界宗教研究所逐漸恢復原有的建制。上世紀80年代,他重新提出了“儒教說”,并在世界宗教研究所專門成立了儒教室。

  在世界大多數國家的思想界都公認“中國無宗教”時,任繼愈挺身而出,試圖打破這一觀點。他認為:“任何一個國家不可能沒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不然不可能維系一個有著5000年文明史的國家和民族。”他認為,中國的儒教就是宗教,而教主就是孔子!叭褰叹褪亲诮獭闭f一石激起千層浪,并由此引起了學術界近20年的哲學大討論。任繼愈從各個方面論證了這個觀點,如《從儒家到儒教》(1980年)、《中國哲學與中國宗教》(1982年)、《儒教的特點及其發展階段》(1982年)、《儒家個性與宗教共性》(1982年)、《儒教是人倫日用的神學》(1982年)、《佛教向儒教靠攏》(1984年)、《重視儒教的研究》(1986年)、《具有中國民族形式的宗教——儒教》(1988年)等學術著作,詳細地闡述了“儒教是宗教”的觀點。他從儒教的發展與演變、個性與共性,歷史與現實等各個方面,透辟的分析了儒家思想在中國的宗教性特質。

  在學界,公認任繼愈對中國哲學的最大貢獻則是他認為儒、釋、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支柱,并深刻而又廣泛地影響著我國社會各階層。他力圖把中國佛教思想納入中國哲學發展的主流。并認為,道教對中華民族的重要性決不下于佛教。在他的思想意識當中,始終認為思想文化的研究也要從國情出發,而“多民族統一大國”則永遠是中國的國情。

“小長征”奠定未來的人生和學術走向

  從小,任繼愈就愛思考,愛打破砂鍋問到底,而哲學的性格恰恰在于尋根問底,探究“人活著為什么”、“社會發展到哪里去”等抽象的問題。任繼愈出生殷實的軍官家庭——“父親是國民黨少將,保定軍校畢業的,曾經參加過抗日戰爭!^愈'這個名字是入學時老師給取的,取‘繼承韓愈'意思,希望我將來能在文學上有所建樹。沒想到我日后走偏了這條道。”

  任繼愈回憶,從識字到上正規小學,換過很多地方,主要是在魯南一帶讀書,而畢業則是在山東濟南貢院墻根的一家名為“省立第一模范小學”(現大明湖小學)。有一次,班級老師曹景黃布置大家以清明節植樹為題寫一篇文章,任繼愈作文中的“吾鄉多樹,每植夏日,濃蔭匝地——以待行人憩焉”為曹老師激賞,認為‘焉'字用得非常好,有文言文的語感,這讓任繼愈頗為自得。后來,他在一篇《追求》的文章中寫道:“我讀《四書》是在小學時讀完的,小學老師曹景黃先生給我打下了閱讀古漢語的基礎,是我永遠懷念的一位老師。”任繼愈對小學的發生事記得特別清楚,他說:“無論從小學到大學,我的成績并不是很突出,屬于‘中等偏上',考試分數不是很好,但是我考完以后總要自己檢查檢查錯在哪里,就像下圍棋復盤、哪一招棋是誤算或是昏招一樣,這是我的一個習慣——所以我所得到的東西并不一定比考100分的得到的少。”

  任繼愈的中學是在北平大學附屬中學讀的。在這所只辦了4年的中學,他遇到了幾位對他國文產生了深遠影響的語文教師:任今才、劉伯敭、張希之。有意思的是,這些讓他感激一輩子的恩師,幾乎都是從北京大學中文系或哲學系畢業的。在他們的影響下,他讀胡適、梁啟超、馮友蘭等人的著作,接受更深層次的思想啟蒙。更讓任繼愈難忘的是,北平大學附屬中學不提倡“讀死書,死讀書”,而且對學生的戶籍、愛好和身份都不加限制。

  1934年,任繼愈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研究西方哲學。惟一讓他感到略微不安的是不知道讀完哲學后,應該找一份什么樣的工作。因為,在當時社會環境下,讀哲學很難找到一份合適的職業。可能是年輕,慢慢地也就沒有把找工作的事放在心上。任繼愈說:“當時進哲學系一共有十幾個人,最后只剩下三人,我便是其中之一!

  然而國難當頭,象牙塔內也不可能風平浪靜。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北大、清華、南開奉命南遷到湖南長沙,成立國立長沙臨時大學。半年后,因南京失守,又奉命遷往設立在云南蒙自縣的西南聯合大學。

  正在哲學系讀四年級的任繼愈報名參加了由長沙出發步行到昆明的“湘黔滇旅行團”。經過了體檢、寫志愿書、打防疫針一系列程序之后,200多名師生或短衣綁腿,或長袍禮帽,浩浩蕩蕩開始了這次“小長征”。此次旅程歷經60余天、1400多里路。

  任繼愈告訴筆者,湘西的風景自是美不勝收,還不乏新奇的發現,沿途有紅軍長征留下的標語,有徐霞客留下的詩篇,學美術出身的聞一多一路上寫生。盡管步行艱苦、風餐露宿,湘西一帶還經常有土匪出沒,所幸的是土匪不為難這些知識分子。這次旅行徹底地改變了任繼愈的人生理想和態度。中國農村的荒涼破敗、農民的貧窮困苦,強烈的敲擊著他的心:“最底層的人民承受著戰爭的苦難,卻依然堅貞不屈。中華民族有非常堅定的信仰,有很強的凝聚力。是什么樣的力量在支持她?我開始思考這個問題!庇谑,任繼愈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理想如何與眼前的農村現實發生關系,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從西洋哲學轉而研究中國的傳統文化與傳統哲學,半個多世紀過去了,這腳步從未停止過。

  西南聯大聚集了中國一批知識精英,學術氣氛濃厚。最讓任繼愈懷念的是學校風氣比較開放、民主氣氛濃厚,每天晚上有學術報告,講文學、講政治等,還有話劇團、詩朗誦。“很多從國外歸來的各界人士都經過昆明,在此講學。徐悲鴻曾經在西南聯大講過他的俄國之行,杜聿明將軍講在緬甸攻克密支那城消滅日軍的經過,也有一些外國教授如牛津大學的道濟教授也來這里介紹牛津大學。學生們在正規的課程以外,不斷吸收書本以外的知識,開闊視野!

  濃厚的學術氛圍,為任繼愈以后的學術研究和知識結構的拓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時光荏苒,當年的年輕人已進耄耋之年,任繼愈依舊對哲學寄予厚望:經濟越發展,人們看問題越深入,哲學的任務越重大。

《趙城金藏》半個世紀的“文化苦旅”

  當館長18年,任繼愈從未停止對圖書的“建設”添磚加瓦。“書是讓人閱讀的,和鐘鼎這樣的文物不同,現在有些書躺在圖書館里,不整理就不能發揮實際作用!彼钚牢康氖峭ㄟ^多年的努力,讓許多孤本、善本得以開發利用,其中最寶貴的就是與《永樂大典》、《四庫全書》、《敦煌遺書》并稱國家圖書館四大鎮館之寶的《趙城金藏》。

  《趙城金藏》是金代民間募資刻印的佛藏。1933年,范成法師在廣勝上寺彌陀殿的12個藏經柜中發現了這套藏經,并逐漸在國際學術界引發轟動。任繼愈告訴筆者:“《趙城金藏》是北宋《開寶藏》覆刻本,裝幀、版式保有《開寶藏》的特點,在《開寶藏》散失殆盡的情況下,不論在版本方面、?狈矫妫加袩o可比擬的價值!

  1938年2月,日本侵略軍占領趙城后,對這樣一部珍貴的典籍自然是虎視眈眈。為了《趙城金藏》的安全,廣勝寺力空法師向八路軍求助。在當時的太岳軍區政委薄一波指示下,連夜組織人在烽火硝煙中冒著生命危險將《趙城金藏》運出,最后藏在窯洞內,終使國寶珍品得以保全。日寇投降后,《趙城金藏》被交給北方大學保管,校長范文瀾派專人守護,年年晾曬。任繼愈介紹:1949年北平解放后,《趙城金藏》被移交北平圖書館(即今國家圖書館)收藏。1949年4月30日,當4300多卷、9大包《趙城金藏》運抵北平時,由于多年保存條件惡劣,多數經卷潮爛斷缺,粘連成塊,十之五六已經不能打開。國家專門調來4位富有經驗的裝裱老師傅幫助修復,用蒸汽蒸后,一張張揭開。歷時近17年,終于在1965年修復完畢。

  任繼愈擔任國圖館長后,認為珍貴的古書不同于文物,僅僅保存完好還不夠,還要開發利用,讓更多的人可以閱讀。1982年,國家召開了古跡整理規劃會,整理1000多個項目,惟獨沒有古書。作為委員之一,任繼愈提出佛教典籍也是古跡,也需要保護。經過批準之后,設立了項目,并成立了“大藏經編輯局”。以《趙城金藏》為基礎,又挑選了8種有代表性的佛經作為對比參照,編輯《中華大藏經》!皩9種佛教典籍集于一身,這在世界上也是史無前例。這部浩大的典籍共107卷,歷經十幾年才陸續出完,先后有160多人參加了有關工作,他們年齡從20歲到80歲不等,老少不一,工作時間有長有短,但有同一個目標,那就是盡快整理出版!爆F在,任繼愈又在致力于《中華大藏經》的續編工程。

  任繼愈重視珍貴手稿的收藏,魯迅、冰心、聞一多手稿國圖都有收藏!拔母铩睍r期,巴金想將自己的手稿轉移,但在當時沒有人敢接收,后來由國圖收藏。北師大的黎錦熙教授是毛澤東高中時的老師,因為這個特殊身份,他的全部藏書和手稿在“文革”時期得以幸免。任繼愈說,后來也由國圖買下收藏,這些珍貴的手稿都日后的研究均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中華大典》這部皇皇7億多字的古籍文獻資料匯編,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的跨世紀出版工程,工作也已進行了10多年。任繼愈是編纂委員會主任委員,他的學生、中國社科院宗教研究所研究員李申說,任先生把大部分精力投入了這項大典的編纂,有的人主編書只是掛個名,任先生卻很認真,很多事都要自己負責、費心費力,不僅自己擔任哲學典的主編,還親自跑到史學家戴逸家,動員他擔任分典主編。對此,任繼愈很樸實:“我們這個時代,需要文化資料的積累,我有一些優勢,古的東西我熟悉,多做一些資料積累,后人用起來方便。”

  “人才成長是當務之急,古籍整理工作難學又枯燥,愿意坐冷板凳的青年越來越少,感到有些青黃不接。國家培養的第一批古籍整理人才,現在都挑起了重擔,成了骨干和學術帶頭人。當年的青年今天也已五六十歲,當年的中年骨干如今已經七八十左右,幾年之內,都到退休年齡或離開工作崗位了!比卫^愈說,現在學風比較浮躁,大量地擴招研究生,一個導師帶很多學生,這樣很難保證質量!肮偶聿荒芗庇谇蟪,搞短平快不行。古籍整理是深加工,我們不是出鐵礦砂,而是要出鋼材!

  2005年8月底,在《大中華文庫》(漢英對照)編纂出版座談會上,任繼愈直言,國圖的“博士生文庫”收錄了全國各地的大量博士生論文,讀后卻發現不少論文語法不通,標點不對,內容也有問題,可以看出近10年來博士生論文的質量在下降!艾F代漢語尚且如此,古漢語的素質更讓人不敢恭維!

“文保”代言人不做匍匐在偶像下的人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工作了20多年,任繼愈卻不信任何教派!靶沤痰娜瞬荒苎芯孔诮蹋缤粋基督教徒不可能探討耶穌是否存在的問題。也正如馬克思說的,跪著的人看別人,總是比別人矮了半截。至少不客觀。以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來研究,才能做到比較客觀,既不走樣,也不迷信,也不輕率否定!薄叭艘嘈抛约,匍匐在偶像下面,不可能成為真正獨立和自由的人!

  然而,任繼愈也有自己的“偶像”:“我一生最佩服兩個人。一是魯迅,一是居里夫人,因為這兩個人都是有高尚人格的人。”“我佩服魯迅不是因為他的才華,而是因為他的人格,看到不合理的現象敢于指出,不妥協,不和稀泥。這是一般的知識分子所缺少的。居里夫人是難得的可以克服困難、又可以經受成功考驗的人。成功,名譽都絲毫沒有影響她的內心,她是卓越的科學家,又是很好的妻子和母親,她時刻不忘祖國,將自己發明的元素命名為钚,以紀念自己的祖國波蘭。這是一位非常偉大的女性。”

  對于個人成就,任繼愈認為機遇和環境很重要,不能都算在個人的賬上。2001年,任繼愈出任保護民族文化遺產公益廣告代言人。據了解,“保護民族文化遺產公益系列廣告”分長城篇、敦煌篇、山川篇、建筑篇等。任繼愈擔任“保護民族文化遺產公益系列廣告”之長城篇形象代言人,文案由任繼愈親自審定,畫面上天壇、兵馬俑、圓明園烘托著巍峨的長城,任繼愈的“完美真實地將祖先留下的杰作傳給子孫后代,是華夏兒女的責任”的負有使命般的告誡,震撼著每一個炎黃子孫的心。

  退休的任繼愈并沒有完全賦閑在家,依然牽掛著國圖的古籍整理工作,這里的每部珍藏似乎都融進了他的身心。每周一、四的上午在辦公室照樣處理日常事務,接待訪客。其他的時間就都放在《中華大典》和《中華大藏經》的編輯工作上。雖然自己感覺身體已大不如前,但他仍然每天四五點鐘起來工作,這對一位年九旬高齡,視力又有障礙的老人來說,其困難可想而知。讓人難免追問,這樣的動力來自哪里?任繼愈的回答是,想著多為群體做點事,這樣工作起來就不會累。

  “少考慮自己,多考慮群體”是任繼愈的人生格言和口頭禪。他把群體比喻成一桶水,每個人都只取不加,水早晚會干。“為群體做事,這樣的生命才有價值,趁著自己還能做事情,就多做一點。”

  不像其他的老人總是為自己的健康擔驚受怕,任繼愈說,不要老是關注自己的身體,順其自然就好。年輕時他喜歡運動,初中時喜歡打籃球,高中時喜歡打網球,大學時喜歡打乒乓球,他詼諧地說:“球越打越小”,并曾經代表北京大學參加乒乓球比賽,F在仍愛看足球賽,只是失望于“中國的足球缺少靈魂”。他喜歡讀文學作品,尤其喜歡杜甫的詩、魯迅的作品,還有西方一些浪漫詩人的作品,李商隱的詩他雖然也欣賞其精美,但認為多寫個人遭遇,不夠大氣。他還喜歡聽西方古典音樂,卻不很欣賞中國古典音樂,感到其中多為田園風味,缺乏氣魄,是小農經濟的產物。

  生活上,任繼愈很簡樸,他在國家圖書館辦公室那兩間,面積都在十幾平米左右。

  “養心第一,養身第二;神養第一,藥療第二;自醫第一,求醫第二!边@是一輩子研究哲學、宗教的任繼愈的養生心得。任繼愈至今仍在多讀書,多用腦(只指學問)來養心,而且從不服用任何補品。他從祖國醫典“血由氣生,氣由神全”中得出“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神補”的觀點。

  任繼愈在養生方面,具體崇尚“五閉目”養生術,即閉目靜心(當日常諸事紛擾、頭痛腦漲之時,找一清靜空寂之地。正襟端坐,雙目閉合,兩眼下沉,意無所念,使心神進入寂靜狀態,半瞇雙眼,目不瞻視;眼雖動而視物無睹,良久則心平氣和,頭腦清晰)、閉目降氣(凡遇憤憤不平或遭受屈辱、暴躁難耐時,要理智地控制感情,離開是非之地,閉目掂量后果。同時用自己的雙手食指輕輕壓在眼瞼上,微微揉摩,至眼珠發熱發脹,便覺胸膛悶塞頓開,肝火胃氣下降,躁怒平息,心情和緩)、閉目行悅(當憂郁悲傷、失望空虛、心煩意亂之時,退避靜舍,獨坐閉目,眼珠上視,神聚頭頂微微仰面昂首,放松思想,回憶以往得意歡愉往事)、閉目意馳(當事不如意、若有所失、煩悶終日時,閉目抬頭,意想浩渺廣闊的太空,或停立于高處,俯視人間萬景)、閉目臥思(人的思維有三種形式,第一為睜眼思維形式;第二為夢境思維形式;第三即閉目思維。閉目思維是一種臨界思維“現象”,即臥而不寐,閉目意想聯翩,大腦排除了外界的物象視覺綜合干擾,又能處于充血充氧狀態,促使大腦細胞的潛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提高思維的深度)。

  一位學生交給他一篇研究伊斯蘭教的論文,任繼愈連夜看完,不僅寫了批注意見,而且改正了標點。學生找他為自己的書寫序,他一絲不茍,一定要先把書拿來看一遍,能寫就寫,不隨便吹捧人。學生生活有困難,他拿出自己的稿費資助學生,很多學生都受過他的資助。

  “生也有涯,學無止境!焙眯┤藢⑷卫^愈稱作國寶級人物,這種贊美不僅因為他的哲學修為,更因為他如同自己所要求的那樣,是一個大寫的人。走近老人就像讀一部書,與老人對話就像走進一座圖書館。在筆者眼里,先生的人生就是一部書、一部百科全書式的大書,先生的學術就是一座圖書館、一座博大深厚的圖書館!

由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科技| 鄢陵县| 神池县| 兴城市| 高密市| 同江市| 陵水| 泰兴市| 吉林市| 句容市| 无锡市| 湖口县| 龙山县| 安化县| 监利县| 荔浦县| 武鸣县| 乌海市| 深圳市| 介休市| 山东省| 张家口市| 同心县| 南岸区| 江阴市| 革吉县| 柘荣县| 龙里县| 北宁市| 镇江市| 西贡区| 突泉县| 荃湾区| 仁布县| 改则县| 固镇县| 屯昌县| 密山市| 武夷山市| 永州市| 若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