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民國 他仍在傾聽歷史的呼吸
·第二屆世界漢學大會在中國人民大學隆重開幕
·清華大學成立國學研究院 續(xù)寫八十年前輝煌歷史
·美眾議院通過議案紀念孔子誕辰 頌揚其思想貢獻
·中國首座甲骨文博物館將落戶福建南靖
·武漢大學召開《周易》與出土簡帛經學文獻學術研討會
·南澳I號水下考古搶救發(fā)掘啟動 含萬件明代文物
·當代國史e文志:中國歷代典籍總目分析系統(tǒng)問世
·寒素詩人陶淵明——錢志熙教授在中國人民大學國學論壇的演講
·李學勤:我對“國學熱”的幾點看法
·新國學之路——訪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陳來
·郭英劍:人文學科能拯救我們嗎?誰站出來辯護?
·宋志明:儒學的價值究竟在哪里——儒學的前天·昨天·今天
·楊丹荷:同機逃離的文化保守者陳寅恪與自由主義者胡適
·臉譜藝術的研究與傳承:訪《京劇臉譜》一書作者傅學斌先生
·楊明:陸機的籍貫和故里
·《昆曲》的改革與魏良輔
·李自成殉難通城鐵證如山
·中華文化是“多神崇拜”的文化嗎?
·詩以意境為上——讀王國維《人間詞話》札記
·由金融危機產生的根源看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及科學發(fā)展觀
·明代內閣大臣簡表
·漢文珍貴古籍名錄
·宋元史(包括遼、西夏、金史)研究資料下載帖
·《國學備覽》叢書——每個中國人必讀的81部經典
·《通鑒全編》——上下千年,鑒古知今 |
|
燕子磯口占
明·史可法
來家不面母,咫尺猶千里。
磯頭灑清淚,滴滴沉江底。
中秋對月其一
明·易恒
一覽清暉萬里過,百年秋興此時多。
鮫童袂薄遺珠淚,織女機寒濕鳳梭。
鶴語不知人是否,烏啼數問夜如何。
江湖莫動魚龍寂,應有凄涼及釣蓑。
題敷五菊屏
明·李東陽
先生深臥菊花叢,曲幾圍屏杳窕通。
本為紅塵辭俗眼,豈因多病怯秋風。
交情盡付炎涼外,身計聊憑吏隱中。
相過不嫌憔悴質,只應風味與君同。
釀重陽酒
宋·蘇轍
風前隔年曲,甕裹重陽酒。
適從臺無饋,飲啜不濡口。
秋嘗日已迫,收拾煩主婦。
仰空露成霜,搴庭菊將秀。
金微火猶壯,未可多覆篰。
唧唧候鳴聲,涓涓報初溜,
輕巾漉糟腳,寒泉養(yǎng)罌缶。
誰來共嘉節(jié),但約鄰人父。
生理正艱難,一醉陶衰朽。
他年或豐馀,此味恐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