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宋·朱 熹

 

數據整理:尹小林



 卷一百一十四·朱子十一 



  ◎訓門人二



    先生問:“看甚文字?”曰:“看論語!薄翱吹谜撜Z如何?”曰:“自看 論語後,覺得做工夫緊,不似每常悠悠!痹唬骸白錾豕し?”曰:“只是存養! 曰:“自見住不得時,便是。某怕人說‘我要做這個事’。見飯便吃,見路便行, 只管說‘我要做這個事’,何益!”文蔚又言:“近來覺有一進處:畏不義,見 不義事不敢做!痹唬骸吧鹾谩5嘁R得義與不義。若不曾睹當得是,顛前錯 後,依舊是胡做。”又曰:“須看大學。圣賢所言,皆是自家元有此理,但人不 肯著意看。若稍自著意,便自見得,卻不是自家無此理,他鑿空撰來!币韵掠 文蔚。

    問:“私意竊發,隨即鉏治;雖去枝葉,本根仍在,感物又發,如何?”曰: “只得如此,所以曾子‘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一日侍食,先生曰:“只易中‘節飲食’三字,人不曾行得!

    “子融才卿是許多文字看過。今更巡一遍,所謂‘溫故’;再巡一遍,又須 較見得分曉。如人有多田地,須自照管,曾耕得不曾耕得;若有荒廢處,須用耕 墾。”子融曰:“每自思之:今亦不可謂不知,但知之未至;不可謂不誠,但其 誠未至;不可謂不行,但行之未至。若得這三者皆至,便是了得此事!痹唬 “須有一個至底道理!

    因說僧家有規矩嚴整,士人卻不循禮,曰:“他卻是心有用處。今士人雖有 好底,不肯為非,亦是他資質偶然如此。要之,其心實無所用,每日閑慢時多。 如欲理會道理,理會不得,便掉過三五日、半月日不當事,鉆不透便休了。既是 來這一門,鉆不透,又須別尋一門。不從大處入,須從小處入;不從東邊入,便 從西邊入;及其入得,卻只是一般。今頭頭處處鉆不透,便休了。如此,則無說 矣。有理會不得處,須是皇皇汲汲然,無有理會不得者。譬如人有大寶珠,失了, 不著緊尋,如何會得!”

    謂文蔚曰:“公卻是見得一個物事,只是不光彩。”一日,呈所送崇甫序。 觀畢,曰:“前日說公不光彩,且如這般文字,亦不光彩!

    問:“‘色容莊’最難!痹唬骸靶拿C則容莊,非是外面做那莊出來!标 才卿亦說“九容”。次早,才卿以右手拽敘衫,左袖口偏於一邊。先生曰:“公 昨夜說‘手容恭’,今卻如此!”才卿赧然,急叉手鞠躬,曰:“忘了。”先生 曰:“為己之學有忘耶?向徐節孝見胡安定,退,頭容少偏,安定忽厲聲云: ‘頭容直!’節孝自思:‘不獨頭容要直,心亦要直。’自此便無邪心。學者須 是如此始得。”友仁 

    次日相見,先生偶腳氣發。因蘇宜久欲歸,先生蹙然曰:“觀某之疾如此, 非久於世間者,只是一兩年間人。亦欲接引後輩一兩人,傳續此道;荷公們遠來, 亦欲有所相補助。只是覺得如此苦口,都無一分相啟發處。不知如何,橫說豎說, 都說不入。如昨夜才卿問程先生如此謹嚴,何故諸門人皆不謹嚴?因隔夜說程門 諸弟子及後來失節者。某答云:‘是程先生自謹嚴,諸門人自不謹嚴,干程先生 何事?’某所以發此者,正欲才卿深思而得,反之於身,如針之劄身,皇恐發憤, 無地自存!思其所以然之故,卻再問某。李先生資質如何,全不相干涉。非惟不 知針之劄身,便是刀鋸在身,也不知痛了!每日讀書,心全不在上,只是要自說 一段文義便了。如做一篇文義相似,心中全無所作為。恰似一個無圖之人,飽食 終日,無所用心。若是心在上面底人,說得話來自別,自相湊合。敢說公們無一 日心在上面。莫說一日,便十日心也不在!莫說十日,便是數月心也不在!莫說 數月,便是整年心也不在!每日讀書,只是讀過了,便不知將此心去體會,所以 說得來如此疏!毕壬馍醪粯。僩 

    陳才卿說詩。先生曰:“謂公不曉文義,則不得,只是不見那好處。正如公 適間說窮理,也知事事物物皆具此理,隨事精察,便是窮理,只是不見所謂好處。 所謂‘民生日用而不知’,所謂‘小曉得而大不曉得’,這個便是大!此句厲 聲說。某也只說得到此,要公自去會得。”久之,又曰:“大凡事物須要說得有 滋味,方見有功。而今隨文解義,誰人不解?須要見古人好處。如昔人賦梅云: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十四個字,誰人不曉得?然而前輩直 恁地稱嘆,說他形容得好,是如何?這個便是難說,須要自得言外之意始得。須 是看得那物事有精神,方好。若看得有精神,自是活動有意思,跳躑叫喚,自然 不知手之舞,足之蹈。這個有兩重:曉得文義是一重,識得意思好處是一重。若 只是曉得外面一重,不識得他好底意思,此是一件大病。如公看文字,都是如此。 且如公看詩,自宣王中興諸詩至此。至節南山。公於其他詩都說來,中間有一詩 最好,如白駒是也,公卻不曾說。這個便見公不曾看得那物事出,謂之無眼目。 若是具眼底人,此等詩如何肯放過!只是看得無意思,不見他好處,所以如此! 又曰:“須是踏翻了船,通身都在那水中,方看得出!”僩 建別錄。文蔚錄 云:“文蔚一日說太極、通書,不說格物、致知工夫,先生甚訝之。後數日,文 蔚拈起中間三語。先生曰:‘趯翻卻船,通身下水里去!’文蔚始有所悟!苯 池錄卻將文蔚別話頭合作一段,記者誤矣。

    袁州臨別請教。先生曰:“守約兄弟皆太拘謹,更少放寬。謹固好,然太拘 則見道理不盡,處事亦往往急迫。道理不只在一邊,須是四方八面看,始盡。” 訓閎祖。

    “邵武人個個急迫,此是氣稟如此。學者先須除去此病,方可進道!毕壬 謂方子曰:“觀公資質自是寡過。然開闊中又須縝密;寬緩中又須謹敬!庇柗 子。

    又問:“如孟子言‘勿忘,勿助長’,卻簡易。而今要細碎做去,怕不能貫 通?”曰:“孟子言‘勿忘,勿助長’處,自是言養氣。試取孟子說處子細看, 便見。大凡為學,最切要處在吾身心,其次便是做事,此是的實緊切處。學者須 是把圣人之言來窮究,見得身心要如此,做事要如此。天下自有一個道理在,若 大路然。圣人之言,便是一個引路底!

    李公晦問“忠恕”。曰:“初讀書時,且從易處看。待得熟後,難者自易理 會。如捉賊,先擒盡弱者,則賊魁自在這里,不容脫也。且看論語前面所說分曉 處!蓋卿 

    前日得公書,備悉雅意。圣賢見成事跡,一一可考而行。今日之來,若舍六 經之外,求所謂玄妙之說,則無之。近世儒者不將圣賢言語為切己之事,必於上 面求新奇可喜之論,屈曲纏繞,詭秘變怪,不知圣賢之心本不如此。既以自欺, 又轉相授受,復以欺人。某嘗謂,雖使圣人復生,亦只將六經語孟之所載者,循 而行之,必不更有所作為。伏羲再出,依前只畫八卦;文王再出,依前只衍六十 四卦;禹再出,依前只是洪范九疇。此外更有甚詫異事?如今要緊,只是將口讀 底便做身行底,說出底便是心存底。居父相聚幾一年,覺得渠只怕此事有難者, 某終曉渠意不得。以下訓賀孫。

    問在卿:“如何讀書?”賀孫云:“少失怙恃,凡百失教。既壯,所從師友, 不過習為科舉之文,然終不肯安心於彼,常欲讀圣賢之書。自初得先生所編論孟 精義讀之,至今不敢忘。然中間未能有所決擇,故未有定見!毕壬唬骸按蠓 人欲要去從師,然未及從師之時,也須先自著力做工夫。及六七分,到得聞緊切 說話,易得長進。若是平時不曾用力,終是也難一頓下手!

    今須先正路頭,明辨為己為人之別,直見得透,卻旋旋下工夫;則思慮自通, 知識自明,踐履自正。積日累月,漸漸熟,漸漸自然。若見不透,路頭錯了,則 讀書雖多,為文日工,終做事不得。比見浙間朋友,或自謂能通左傳,或自謂能 通史記;將孔子置在一壁,卻將左氏司馬遷駁雜之文鉆研推尊,謂這個是盛衰之 由,這個是成敗之端。反而思之,干你身己甚事?你身己有多多少少底事合當理 會,有多多少少底病未曾去,卻來說甚盛衰興亡治亂,這個直是自欺!

    仁父味道卻是別,立得一個志趨卻正,下工夫卻易。

    先生因學者少寬舒意,曰:“公讀書恁地縝密,固是好。但恁地逼截成一團, 此氣象最不好,這是偏處。如一項人恁地不子細,固是不成個道理;若一向蹙密, 下梢卻展拓不去。明道一見顯道,曰:‘此秀才展拓得開,下梢可望!庇衷唬 “於辭氣間亦見得人氣象。如明道語言,固無甚激昂,看來便見寬舒意思。龜山, 人只道恁地寬,看來不是寬,只是不解理會得,不能理會得。范純夫語解比諸公 說理最平淺,但自有寬舒氣象,最好!

    問:“看大學,覺得未透,心也尚粗在。”曰:“這粗便是細,只是恁地看 熟了,自通透。公往前在陳君舉處,如何看文字?”曰:“也只就事上理會,將 古人所說來商量,須教可行。”曰:“怕恁地不得。古人見成法度不用於今,自 是如今有用不得處。然不可將古人底析合來,就如今為可用之計。如鄭康成所說 井田,固是難得千里平地,如此方正,可疆理溝洫之類。但古人意思,必是如此 方得,不應零零碎碎做得成。古人事事先去理會大處正處,到不得已處方有變通。 今卻先要去理會變通之說!

    問:“初學心下恐空閑未得。試驗之平日,常常看書,否則便思索義理,其 他邪妄不見來;才心下稍空閑,便思量別所在去。這當柰何?”曰:“才要閑便 不閑,才要靜便不靜,某向來正如此?蓪⒚鞯来饳M渠書看!币蚺e其間“非外 是內”之說。

    問:“前日承教辨是非,只交游中便有是有非,自家須分別得,且不須誦言。 這莫是只說尋常泛交?若朋友,則有責善琢磨之義。”曰:“固是。若是等閑人, 亦自不可說。只自家胸次,便要得是非分明,事事物物上,都有個道理,都有是 有非。所以‘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雖淺近閑言語中,莫不有理,都要見得破。 ‘隱惡而揚善’,自家這里善惡便分明。然以圣明昭鑒,才見人不好,便說出來, 也不得。只是揚善,那惡底自有不得掩之理。才說揚善,自家已自分明,這亦圣 人與人為善之意。”又云:“一件事走過眼前,匹似閑,也有個道理,也有個是 非。緣天地之間,上蟠下際,都無別事,都只是這道理。”

    如今理會道理,且要識得個頭。若不識得個頭,只恁地散散逐段說,不濟事。 假饒句句說得,段段記得,有甚精微奧妙?都理會得,也都是閑話。若識得個頭 上有源,頭下有歸著,看圣賢書,便句句著實,句句為自家身己設,如此方可以 講學。要知這源頭是甚么,只在身己上看。許多道理,盡是自家固有底。仁義禮 智,“知皆擴而充之,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這個是源頭,見得這個了,方 可講學,方可看圣賢說話。恰如人知得合當行,只假借圣賢言語作引路一般。不 然,徒記得說得,都是外面閑話。圣賢急急教人,只在這些子。才差過那邊去, 便都無些子著身己,都是要將去附合人,都是為別人,全不為自家身己。才就這 邊來,便是自工夫。這正是為己為人處。公今且要理會志趣是要如何。若不見得 自家身己道理分明,看圣賢言語,那里去捉摸!又云:“如今見得這道理了,到 得進處,有用力愨實緊密者,進得快;有用力慢底,便進得鈍。何況不見得這源 頭道理,便緊密也徒然不濟事。何況慢慢地,便全然是空!如今拽轉亦快。如船 遭逆風,吹向別處去,若得風翻轉,是這一載不問甚么物色,一齊都拽轉;若不 肯轉時,一齊都不轉。見說‘毋不敬’,便定定著‘毋不敬’始得;見說‘思無 邪’,便定定著‘思無邪’始得。書上說‘毋不敬’,自家口讀‘毋不敬’,身 心自恁地怠慢放肆;詩上說‘思無邪’,自家口讀‘思無邪’,心里卻胡思亂想: 這不是讀書?诩词切模募词强。又如說‘足容重’,須著重,是天理合下付 與自家,便當重;自家若不重,便自壞了天理。‘手容恭’,須著恭,是天理合 下付與自家,便當恭;自家若不恭,便自壞了天理。‘目容端,口容止,聲容靜, 頭容直,氣容肅,立容德,色容莊’云云,把圣賢說話將來學,便是要補填得元 初底教好。又如說‘非禮勿視’,自是天理付與自家雙眼,不曾教自家視非禮; 才視非禮,便不是天理!嵌Y勿聽’,自是天理付與自家雙耳,不曾教自家聽 非禮;才聽非禮,便不是天理!嵌Y勿言’,自是天理付與自家一個口,不曾 教自家言非禮;才言非禮,便不是天理!嵌Y勿動’,自是天理付與自家一個 身心,不曾教自家動非禮;才動非禮,便不是天理!

    賀孫請問,語聲末後低,先生不聞。因云:“公仙鄉人何故聲氣都恁地?說 得個起頭,後面懶將去。孔子曰:‘聽其言也厲!还茼サ兀律也缓。見 道理不分明,將漸入於幽暗,含含胡胡,不能到得正大光明之地。說話須是一字 是一字,一句是一句,便要見得是非!

    先生謂賀孫:“也只是莫巧。公鄉間有時文之習,易得巧!

    問:“往前承誨,只就窮理說較多。此來如‘尊德性、致廣大、極高明’上 一截,數數蒙提警,此意是如何?”曰:“已前也說了,只是夾雜說。如大學中 亦自說。但覺得近日諸公去理會窮理工夫多,又自漸漸不著身己!

    嘗見陸子靜說:“且恁地依傍看。”思之,此語說得好。公看文字,亦且就 分明注解依傍看教熟。待自家意思與他意思相似,自通透。也自有一般人敏捷, 都要看過,都會通曉。若不恁地,只是且就曉得處依傍看。如公讀論語,還當文 義曉得了未?若文義未曉得,又且去看某家如此說,某家如彼說,少間都攪得一 場沒理會。尹和靖只是依傍伊川許多說話,只是他也沒變化,然是守得定。

    辭先生,同黃敬之歸鄉赴舉。先生曰:“仙里士人在外,孰不經營偽牒?二 公獨逕還鄉試,殊強人意。”

    先生問:“赴試用甚文字?”賀孫以春秋對。曰:“春秋為仙鄉陳蔡諸公穿 鑿得盡。諸經時文愈巧愈鑿,獨春秋為尤甚,天下大抵皆為公鄉里一變矣!”

    先生問時舉:“觀書如何?”時舉自言:“?囔洞致,無精密之功,不知 病根何在?”曰:“不要討甚病謗。但知道粗率,便是病在這上,便更加仔細便 了。今學者亦多來求病謗,某向他說,頭痛灸頭,腳痛灸腳。病在這上,只治這 上便了,更別討甚病謗也!”以下訓時舉。

    又讀“回也三月不違仁”一段,曰:“工夫既能向里,只要常提醒此心。心 才在這里,外面許多病痛,自然不見!

    問“管仲之器小哉”處,說及王伯之所以異。先生曰:“公看文字,好立議 論。是先以己意看他,卻不以圣賢言語來澆灌胸次中,這些子不好。自後只要白 看,乃好。”

    先生歷言諸生之病甚切。謂時舉:“看文字也卻細膩親切,也卻去身上做工 夫。但只是不去正處看,卻去偏傍處看。如與人說話相似,不向面前看他,卻去 背後尋索,以為面前說話皆不足道,此亦不是些小病痛。想見日用工夫,也只去 小處理會。此亦是立心不定故爾,切宜戒之!”

    先生問云:“子善別後做甚工夫?”時舉云:“自去年書院看孟子至告子, 歸後雖日在憂患中,然夜間亦須看一二章。至今春看了,卻看中庸。見讀程易。 此讀書工夫如此。若里面工夫,尚多間斷,未接續成片段,將如之何?”先生曰: “書所以維持此心,若一時放下,則一時德性有懈。若能時時讀書,則此心庶可 無間斷矣!币騿枺骸啊找怪ⅰ,舊兼止息之義,今只作生息之義,如何?” 曰:“近看得只是此義!睍r舉云:“凡物日夜固有生長,若良心既放而無操存 之功,則安得自能生長?”曰:“放去未遠,故亦能生長。但夜間長得三四分, 日間所為又做了七八分,卻摺轉來,都消磨了這些子意思,此所以終至於梏亡也!”

    早拜朔,先生說:“諸友相聚已半年,光陰易過,其間看得文義分明者,所 見亦未能超詣,不滿人意。兼是為學須是己分上做工夫,有本領,方不作言語說。 若無存養,侭說得明,自成兩片,亦不濟事,況未必說得明乎?要須發憤忘食, 痛切去做身分上功夫,莫荏苒,歲月可惜也!”是日,問時舉:“看詩外,別看 何書?”時舉答:“欲一面看近思錄!痹唬骸按蠓矠閷W有兩樣:一者是自下面 做上去,一者是自上面做下來。自下面做上者,便是就事上旋尋個道理湊合將去, 得到上面極處,亦只一理。自上面做下者,先見得個大體,卻自此而觀事物,見 其莫不有個當然之理,此所謂自大本而推之達道也。若會做工夫者,須從大本上 理會將去,便好。昔明道在扶溝謂門人曰:‘爾輩在此只是學某言語,盍若行之?’ 謝顯道請問焉,卻云:‘且靜坐!睍r舉因云:“‘雷在地中,復。先王以至 日闬關,商旅不行,后不省方!趯W者分上說,便是要安靜涵養這些子善端耳。” 曰:“若著實做工夫,要知這說話也不用說。若會做工夫,便一字也來這里使不 著。此說,某不欲說與人,卻恐學者聽去,便做虛空認了。且如程門中如游定夫, 後來說底話,大段落空無理會處,未必不是在扶溝時只恁地聽了!睍r舉因言平 日學問次第云云。先生曰:“此心自不用大段拘束他,他既在這里,又要向那里 討他?要知只是爭個醒與睡著耳。人若醒時,耳目聰明,應事接物,便自然無差 錯處。若被私欲引去,便一似睡著相似,只更與他喚醒。才醒,又便無事矣。” 時舉因云:“釋氏有‘豁然頓悟’之說,不知使得否?不知倚靠得否?”曰: “某也曾見叢林中有言‘頓悟’者,後來看這人也只尋常。如陸子靜門人,初見 他時,常云有所悟;後來所為,卻更顛倒錯亂?磥硭^‘豁然頓悟’者,乃是 當時略有所見,覺得果是凈潔快活。然稍久,則卻漸漸淡去了,何嘗倚靠得!” 時舉云:“舊時也有這般狂底時節,以為圣人便即日可到。到後來,果如先生所 云,漸漸淡了。到今日,卻只得逐旋挨去。然早上聞先生賜教云:‘諸生工夫不 甚超詣!瘯r舉退而思之。不知如何便得超詣?”曰:“只從大本上理會,亦是 逐旋挨去,自會超詣。且如今學者考理,一如在淺水上撐船相似,但覺辛苦不能 鄉前。須是從上面放得些水來添,便自然撐得動,不用費力,滔滔然去矣!今有 學者在某門者,其於考理非不精當,說得來置水不漏,直是理會得好;然所為卻 顛倒錯繆,全然與所知者相反!人只管道某不合引他,如今被他累卻。不知渠實 是理會得,某如何不與他說?他凡所說底話,今世俗人往往有全曉不得者。他之 所說,非不精明;然所為背馳者,只是不曾在源頭上用力故也。往往他一時明敏, 隨處理會,便自曉得分明。然源頭上不曾用功,只是徒然耳!睍r舉因云:“如 此者,不是知上工夫欠,乃是行上全然欠耳。”曰:“也緣知得不實,故行得無 力!睍r舉云:“惟其不見於行,是以知不能實。時舉嘗謂,知與行互相發明之 說,誠不可易之論!毕壬衷疲骸按诵奶撁鳎f理具足,外面理會得者,即里 面本來有底,只要自大本而推之達道耳!毕壬种^時舉曰:“朋友相處,要得 更相規戒,有過則告!睍r舉應喏。先生曰:“然小餅只嘵嘵底說,又似沒緊要 相似。大底過失,又恐他已深痼,不容易說,要知只盡鮑之誠意耳!庇衷疲 “本領上欠了工夫,外面都是閑。須知道大本若立,外面應事接物上道理,都是 大本上發出。如人折這一枝花,只是這花根本上物事!

    問:“久侍師席,今將告違。氣質偏蔽,不能自知,尚望賜以一言,使終身 知所佩服!痹唬骸胺睬按怂v論者,不過如此,亦別無他說,但於大本上用力。 凡讀書窮理,須要看得親切。某少年曾有一番專看親切處,其他器數都未暇考。 此雖未為是,卻與今之學者汎然讀過者,似亦不同!

    丙午四月五日見先生,坐定,問:“從何來?”某云:“自丹陽來!眴枺 “仙鄉莫有人講學?”某說:“鄉里多理會文辭之學!眴枺骸肮绾斡眯?” 某說:“收放心。慕顏子克己氣象。游判院教某常收放心,常察忘與助長。”曰: “固是。前輩煞曾講說,差之毫釐,繆以千里!今之學者理會經書,便流為傳注; 理會史學,便流為功利;不然,即入佛老。最怕差錯。”問:“公留意此道幾年? 何故向此?”某說:“先妣不幸,某憂痛無所措身。因讀西銘,見說‘乾父坤母’, 終篇皆見說得是,遂自此棄科舉。某十年愿見先生,緣家事為累。今家事盡岸妻 子,於世務絕無累,又無功名之念,正是侍教誨之時!毕壬f:“公已得操心 之要。”問:“公常讀何書?”答云:“看伊川易傳語孟精義程氏遺書近思錄! 先生說:“語孟精義皆諸先生講論,其間多異同,非一定文字,又在人如何看。 公畢竟如何用心?”某說:“仰慕顏子,見其氣象極好,如‘三月不違仁’, ‘得一善則拳拳服膺’,如克己之目。某即察私心,欲去盡,然而極難。頃刻不 存,則忘;才著意,又助長,覺得甚難。”先生云:“且只得恁地。”先生問: “君十年用功,莫須有見處?”某謝:“資質愚鈍,未有見處,望先生教誨! 先生云:“也只是這道理,先輩都說了!眴枺骸跋舌l莫煞有人講學?”某說: “鄉里多從事文辭!毕壬f:“早來說底,學經書者多流為傳注,學史者多流 為功利,不則流入釋老!蹦臣凑f:“游判院說釋氏亦格物,亦有知識,但所見 不精。”先生說:“近學佛者又生出許多知解,各立知見,又卻都不如它佛元來 說得直截!眴枺骸岸疾辉娬l?”某說:“只見游判院。薛象先略曾見。”先 生說:“聞說薛象先甚好,只是不相識,曾有何說?”某說:“薛大博教某‘居 仁由義’,‘仁者人之安宅,義者人之正路’。”“別有何說?”某說:“薛大 博論顏子克己之目,舉伊川四箴。”某又說:“薛大博說:‘近多時不聞人說這 話。’謂某學問實頭,但不須與人說。退之言不可公傳。道之在孟子,己私淑諸 人!毕壬疲骸皡s不如此。孟子說‘君子之教者五’,上四者皆親教誨之。如 ‘私淑艾’,乃不曾親見,私傳此道自治,亦猶我教之一等。如私淑諸人,乃孟 子說,我未得為孔子徒也,但私傳孔子之道淑諸人!庇终f與同座二客:“如竇 君說話與公別,池錄作“此公卻別”。不用心於外!蓖硪娤壬谓淌谧 晦敬之。先生說:“向來人見尹和靖云:‘諸公理會得個“學”字否?只是學做 個人。人也難做,如堯舜方是做得個人!蹦痴f:“天地人謂之三極,人才有 些物欲害處,便不與天地流通,如何得相似?誠為難事!毕壬唬骸笆恰!眴枺 “鎮江耿守如何?”某說:“民間安土樂業。”云:“見說好,只是不相識! 先生說與廖子晦:“適間文卿說:‘明道語學者:要鞭辟近里,切問而近思,仁 在其中矣。’”又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 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夫然後行。’ 只此是學。質美者明得盡,渣滓便渾然,卻與天地同體;其次莊敬持養,及其至 則一也。明得盡時,渣滓已自化了;莊敬持養,未能與己合!币韵掠枏闹。

    先生問:“曾理會‘敬’字否?”曰:“程先生說:‘主一之謂敬,無適之 謂一!痹唬骸爱吘谷绾我姷眠@‘敬’字?”曰:“端莊嚴肅,則敬便存! 曰:“須是將敬來做本領。涵養得貫通時,才‘敬以直內’,便‘義以方外’。 義便有敬,敬便有義。如居仁便由義,由義便居仁!蹦痴f:“敬莫只是涵養? 義便分別是非!痹唬骸安豁氻サ卣f。不敬時,便是不義!

    學者理會道理,當深沉潛思。又曰:“讀書如煉丹,初時烈火鍛煞,然後漸 漸慢火養。又如煮物,初時烈火煮了,卻須慢火養。讀書初勤敏著力,子細窮究, 後來卻須緩緩溫尋,反復玩味,道理自出。又不得貪多欲速,直須要熟,工夫自 熟中出。文卿病在貪多欲速。”

    公看道理,失之太寬。譬如小物而用大籠罩,終有轉動。又如一物,上下四 旁皆有所添引,如此則必不精矣。當如射者,專心致志,只看紅心。若看紅心, 又覷四邊,必不能中。列子說一射者懸虱於戶,視之三年,大如車輪。想當時用 心專一,不知有他。雖實無這事,要當如此,所見方精。

    某說:“‘克、伐、怨、欲’,此四事,自察得卻絕少。昨日又思量‘剛’ 字,先圣所取甚重,曰:‘吾未見剛者!瞅炛渡,亦庶幾焉。且如有邪正 二人,欲某曲言之,雖死不可!毕壬唬骸安灰サ卣f。惟天性剛強之人,不 為物欲所屈。如‘克、伐、怨、欲’,亦不要去尋求勝他。如此,則胸中隨從者 多,反害事,只此便是‘克、伐、怨、欲’。只是虛心看物,物來便知是與非, 事事物物皆有個透徹無隔礙,方是。才一事不透,便做病。且如公說不信陰陽家 說,亦只孟浪不信。夜來說神仙事不能得了當,究竟知否?”某對:“未知的當。 請問!毕壬唬骸耙链ㄔf‘地美,神靈安,子孫盛’。如‘不為’五者,今 之陰陽家卻不知。惟近世呂伯恭不信,然亦是橫說。伊川言方為至當。古人卜其 宅兆,是有吉兇,方卜。譬如草木,理會根源,則知千條萬葉上各有個道理。事 事物物各有一線相通,須是曉得。敬夫說無神仙,也不消得。便有,也有甚奇異! 彼此無相干,又管他什么?卻須要理會是與非。且如說閑話多,亦是;尋不是 處去勝他,亦是病;便將來做‘克、伐、怨、欲’看了,一切埽除。若此心湛然, 常如明鏡,物來便見,方是。如公前日有些見處,只管守著歡喜則甚?如漢高祖 得關中,若見寶貨婦女喜後便住,則敗事矣!又如既取得項羽,只管喜後,不去 經畫天下,亦敗事。正如過渡,既已上岸,則當向前,不成只管贊嘆渡船之功!”

    圣人言語,一重又一重,須入深處看。若只見皮膚,便有差錯。須深沉,方 有得。夜來所說,是終身規模,不可便要使,便有安頓。

    先生問:“如何理會致知格物?”從周曰:“涵養主一,使心地虛明,物來 當自知未然之理!痹唬骸绊サ貏t兩截了!

    先生問竇云:“尋常看‘敬’字如何?”曰:“心主於一而無有它適!毕 生曰:“只是常要提撕,令胸次湛然分明。若只塊然獨坐,守著個敬,卻又昏了。 須是常提撕,事至物來,便曉然判別得個是非去!备]云:“每常胸次湛然清明 時,覺得可悅!痹唬骸白允怯锌蓯傊,只是敬好!匆灾眱取,便能‘義 以方外’。有個敬,便有個不敬,常如此戒懼。方不睹不聞,未有私欲之際,已 是戒懼了;及至有少私意發動,又卻慎獨,如此,即私意不能為吾害矣!德明 

    竇問:“讀大學章句、或問,雖大義明白,然不似聽先生之教親切。”曰: “既曉得此意思,須持守相稱方有益,‘誠敬’二字是涵養它底!德明 

    竇自言夢想顛倒。先生曰:“魂與魄交而成寐,心在其間,依舊能思慮,所 以做成夢!币蜃匝裕骸皵等詹,只管夢解書。向在官所,只管夢為人判狀! 竇曰:“此猶是日中做底事。”曰:“只日中做底事,亦不合形於夢。”德明 


返 回

web@guoxue.com  webmaster@guoxue.com
國學網站,版權專有;引用轉載,注明出處;肆意盜用,即為侵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治县| 永昌县| 海南省| 孝昌县| 永年县| 张北县| 顺义区| 盖州市| 襄汾县| 腾冲县| 建瓯市| 金乡县| 开鲁县| 长治市| 灵武市| 永春县| 晴隆县| 桑日县| 泸西县| 玛曲县| 始兴县| 岳阳县| 沾益县| 梅州市| 沂南县| 同仁县| 屏东县| 定兴县| 南昌县| 兴安县| 磐安县| 二手房| 嫩江县| 罗城| 章丘市| 溆浦县| 额尔古纳市| 赣榆县| 阿克苏市| 油尖旺区| 大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