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宋·朱 熹

 

數據整理:尹小林



 卷三十·論語十二 



  ◎雍也篇一



    △雍也可使南面章

    問:“‘寬洪簡重’,是說仲弓資質恁地!痹唬骸胺蜃蛹仍S它南面,則須 是有人君之度,意其必是如此。這又無稽考,須是更將它言行去看如何。”義剛 

    問:“‘雍也可使南面’,伊川曰:‘仲弓才德可使為政也!显唬 ‘南面,謂可使為政也。’第一章凡五說,今從伊川尹氏之說。范氏曰‘仲弓可 以為諸侯’,似不必指諸侯為南面,不如為政卻渾全。謝氏曰:‘“仁而不佞”, 其才宜如此!瘲钍弦嘣唬骸阂踩室。’據‘仁而不佞’,乃或人之問。夫子 曰‘不知其仁’,則與‘未知,焉得仁’之語同,謂仲弓為仁矣。不知兩說何所 據,恐‘仁’字圣人未嘗輕許人!痹唬骸澳厦嬲,人君聽政之位,言仲弓德度 簡嚴,宜居位。不知其仁,故未以仁許之。然謂仲弓未仁,即下語太重矣。”榦 

    △仲弓問子桑伯子章

    仲弓見圣人稱之,故因問子桑伯子如何。想見仲弓平日也疑這人,故因而發 問。夫子所謂可也者,亦是連上面意思說也。仲弓謂“居敬而行簡”,固是居敬 後自然能簡,然亦有居敬而不行簡者。蓋居敬則凡事嚴肅,卻要亦以此去律事。 凡事都要如此,此便是居敬而不行簡也。時舉 

    仲弓為人簡重,見夫子許其可以南面,故以子桑伯子亦是一個簡底人來問孔 子,看如何。夫子云此人亦可者,以其簡也。然可乃僅可而有未盡之辭。故仲弓 乃言“居敬行簡”,夫子以為然。南。

    行夫問子桑伯子。曰:“行簡,只就臨民上說。此段若不得仲弓下面更問一 問,人只道‘可也簡’,便道了也是利害。故夫子復之曰:‘雍之言然!@亦 見仲弓地步煞高,是有可使南面之基,亦見得他深沉詳密處。論來簡已是好資稟, 較之繁苛瑣細,使人難事,亦煞不同。然是居敬以行之,方好!賀孫 

    問:“‘居敬行簡’之‘居’,如居室之‘居’?”先生應。復問:“何謂 簡?”曰:“簡是凡事據見定。”又曰:“簡靜。”復問:“‘簡者不煩之謂’, 何謂煩?”曰:“煩是煩擾。”又曰:“居敬是所守正而行之以簡!節 

    居敬、行簡,是兩件工夫。若謂“居敬則所行自簡”,則有偏於居敬之意。 人杰 

    問“居敬而行簡”。曰:“這個是兩件工夫。如公所言,則只是居敬了,自 然心虛理明,所行自簡,這個只說得一邊。居敬固是心虛,心虛固能理明。推著 去,固是如此。然如何會居敬了,便自得他理明?更有幾多工夫在。若如此說, 則居敬行簡底,又那里得來?如此,則子桑伯子大故是個居敬之人矣。世間有那 居敬而所行不簡。如上蔡說,呂進伯是個好人,極至誠,只是煩擾。便是請客, 也須臨時兩三番換食次,又自有這般人。又有不能居敬,而所行卻簡易者,每事 不能勞攘得,只從簡徑處行。如曹參之治齊,專尚清靜,及至為相,每日酣飲不 事事,隔墻小吏酣歌叫呼,參亦酣飲歌呼以應之,何有於居敬耶!據仲弓之言, 自是兩事,須子細看始得。”又曰:“須是兩頭盡,不只偏做一頭。如云內外, 不只是盡其內而不用盡其外;如云本末,不只是致力於本而不務乎其末。居敬了, 又要行簡。圣人教人為學皆如此,不只偏說一邊!僩 

    問:“注言:‘自處以敬,則中有所主而自治嚴!套釉唬骸熬泳磩t心中 無物,故所行自簡!f不相礙否?”先生問:“如何?”曰:“看集注是就 本文說,伊川就居簡處發意。”曰:“伊川說有未盡。” 集注。

    胡問:“何謂行簡?”曰:“所行處簡要,不恁煩碎,居上煩碎,則在下者 如何奉承得!筆曰‘臨下以簡’,須是簡。程子謂敬則自然簡,只說得敬中有簡 底人。亦有人自處以敬,而所行不簡,卻說不及。圣人所以曰居敬,曰行簡,二 者須要周盡!淳 

    居敬行簡,是有本領底簡;居簡行簡,是無本領底簡。程子曰:“居敬則所 行自簡。”此是程子之意,非仲弓本意也。人杰 

    胡叔器問:“‘居敬則心中無物,而所行自簡’,此說如何?”曰:“據某 看,‘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它說‘而行簡以臨民’,則行簡自是一項,這 ‘而’字是別喚起。今固有居敬底人,把得忒重,卻反行得煩碎底。今說道‘居 敬則所行自簡’,恐卻無此意。‘臨下以簡,御眾以寬’。簡自別是一項,只是 揀那緊要底來行。”又問:“看‘簡’字,也有兩樣!痹唬骸爸皇沁@個簡,豈 有兩樣!”又曰:“看它諸公所論,只是爭個‘敬’字!義剛 

    叔器問:“集注何不全用程說?”曰:“程子只說得一邊,只是說得敬中有 簡底意思,也是如此。但亦有敬而不簡者,某所以不敢全依它說。不簡底自是煩 碎,下面人難為奉承。‘御眾以寬,臨下以簡!闶呛啎r,下面人也易為奉承, 自不煩擾。圣人所以說‘居敬行簡’,二者須是兩盡。”義剛問:“敬是就心上 說,簡是就事上說否?”曰:“簡也是就心上做出來。而今行簡,須是心里安排 後去行,豈有不是心做出來!”義剛 

    問:“居敬則內直,內直則外自方。居敬而行簡,亦猶內直而外方歟?若居 簡而行簡,則是喜靜惡動、怕事茍安之人矣!痹唬骸俺套诱f‘居敬而行簡’, 只作一事。今看將來,恐是兩事。居敬是自處以敬,行簡是所行得要!廣 

    問:“伊川說:‘居敬則心中無物而自簡。’意覺不同!痹唬骸笆怯行┳ 差,但此說自不相害。若果能居敬,則理明心定,自是簡。這說如一個物相似, 內外都貫通。行簡是外面說。居敬自簡,又就里面說?催@般所在,固要知得與 本文少異,又要知得與本文全不相妨!賀孫 

    問:“‘仲弓問子桑伯子’章,伊川曰:‘內主於敬而簡,則為要直;內存 乎簡,則為疏略。仲弓可謂知旨者。’但下文曰:‘子桑伯子之簡,雖可取而未 盡善,故夫子云可也!治幢厝绱恕!梢埠啞,止以其簡為可爾。想其他有 未盡善,特有簡可取,故曰可也。游氏曰:‘子桑伯子之可也,以其簡。若主之 以敬而行之,則簡為善!瘲钍显唬骸由2訛槭ト酥烧,以其簡也! 夫主一之謂敬,居敬則其行自簡,但下文‘簡而廉’一句,舉不甚切。今從伊川 游氏楊氏之說。伊川第二第三說皆曰,居簡行簡,乃所以不簡。先有心於簡,則 多卻一簡,恐推說太過。既曰疏略,則太簡可知,不必云‘多卻一簡’。如所謂 ‘乃所以不簡’,皆太過。范氏曰:‘敬以直內,簡以臨人,故堯舜修己以敬, 而臨下以簡。’恐敬、簡不可太分說。‘居’字只訓‘主’字,若以為主之敬而 行之簡,則可;以為居則敬而行則簡,則不可。若云修己,臨下,則恐分了。仲 弓不應下文又總說‘以臨其民也’。”又曰:“子桑伯子其處己亦若待人。據夫 子所謂‘可也簡’,乃指子桑伯子說。仲弓之言乃發明‘簡’字,恐非以子桑伯 子為居簡行簡也。尹氏亦曰:‘以其居簡,故曰可也!喾妒现。呂氏以為 引此章以證前章之說,謝氏以為因前章以發此章之問,皆是旁說。然於正說亦無 妨。謝氏又曰:‘居敬而行簡,舉其大而略其細!丁础稚喜簧跚校蝗 楊氏作‘主一而簡自見’!痹唬骸啊梢埠啞,當從伊川說!s一“簡” 字’,正是解太簡之意。‘乃所以不簡’之說,若解文義,則誠有剩語;若以理 觀之,恐亦不為過也。范固有不密處,然敬、簡自是兩事,以伊川語思之可見。 據此文及家語所載,伯子為人,亦誠有太簡之病。謝氏‘因上章而發明’之說是! 榦 

    徒務行簡,老子是也,乃所以為不簡。子桑伯子,或以為子桑戶。升卿 

    △哀公問弟子章

    問:“圣人稱顏子好學,特舉‘不遷怒,不貳餅’二事,若不相類,何也?” “圣人因見其有此二事,故從而稱之。”柄謂:“喜怒發於當然者,人情之不可 無者也,但不可為其所動耳。過失則不當然而然者,既知其非,則不可萌於再, 所謂‘頻復之吝’也。二者若不相類,而其向背實相對!痹唬骸笆ト穗m未必有 此意,但能如此看,亦好!柄 

    顏子自無怒。因物之可怒而怒之,又安得遷!

    問:“‘不遷怒’,此是顏子與圣人同處否?”曰:“圣人固是‘不遷怒’, 然‘不遷’字在圣人分上說便小,在顏子分上說便大。蓋圣人合下自是無那遷了, 不著說不遷。才說,似猶有商量在。若堯舜則無商量了。是無了,何遷之有,何 不遷之有!”燾 

    內有私意,而至於遷怒者,志動氣也;有為怒氣所動而遷者,氣動志也。伯 恭謂:“不獨遷於他人為遷,就其人而益之,便是遷!贝藚s是不中節,非遷也。 道夫 

    “不遷怒,不貳餅”。據此之語,怒與過自不同。怒,卻在那不遷上。過, 才說是過,便是不好矣。僩 

    或問顏子“不貳餅”。曰:“過只是過。不要問他是念慮之過與形見之過, 只消看他不貳處。既能不貳,便有甚大底罪過也自消磨了。”時舉 

    問“不遷怒,不貳餅”。曰:“重處不在怒與過上,只在不遷不貳上。今不 必問過之大小,怒之深淺。只不遷,不貳,是甚力量!便見工夫。佛家所謂‘放 下屠刀,立地成佛’,若有過能不貳,直是難。貳,如貳辟之‘貳’,已有一個, 又添一個也!庇謫枴笆刂,非化之也”。曰:“圣人則都無這個。顏子則疑 於遷貳與不遷貳之間!賜 祖道錄云:“貳不是一二,是長貳之‘貳’!扁 同。

    尋常解“不貳餅”,多只說“過”字,不曾說“不貳”字。所謂不貳者, “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也”。如顏子之克己,既克己私,便更不萌作 矣。人杰 

    “‘不遷怒,不貳餅’,一以為克己之初,一以為用功之處!痹唬骸白苑 禮勿視聽言動,積習之久,自見這個意思!夔孫 

    問:“學顏子,當自‘不遷怒,不貳餅’起?”曰:“不然。此是學已成處! 又問:“如此,當自四勿起?”曰:“是。程子云:‘顏子事斯語,所以至於圣 人,後之學者宜服膺而勿失也!過 

    不遷不貳,非言用功處,言顏子到此地位,有是效驗耳。若夫所以不遷不貳 之功,不出於非禮勿視勿聽勿言勿動四句耳。伯羽 謨錄云:“此平日克己工夫 持養純熟,故有此效!

    行夫問“不遷怒,不貳餅”。曰:“此是顏子好學之符驗如此,卻不是只學 此二件事。顏子學處,專在非禮勿視聽言動上。至此純熟,乃能如此!時舉  賀孫錄云:“行夫問云云,曰:‘“不遷怒,不貳餅”不是學,自是說顏子一個 證驗如此!Ц冈疲骸佔庸し虮M在“克己復禮”上。’曰:‘“回雖不敏, 請事斯語矣”,是他終身受用只在這上!

    問:“不遷怒、貳餅,是顏子克己工夫到後,方如此,卻不是以此方為克己 工夫也。”曰:“夫子說時,也只從他克己效驗上說。但克己工夫未到時,也須 照管。不成道我工夫未到那田地,而遷怒、貳餅只聽之耶!”義剛 

    或問:“顏子工夫只在克己上,不遷不貳乃是克己效驗!被蛟唬骸安贿w不 貳,亦見得克己工夫即在其中!痹唬骸肮淌。然克己亦非一端,如喜怒哀樂, 皆當克,但怒是粗而易見者耳!被蛟唬骸邦佔悠饺盏思憾。不遷不貳, 是圣人見得他效驗如此!痹唬骸暗础思簭投Y’,自見得。”

    問:“‘不遷怒’是見得理明,‘不貳餅’是誠意否?”曰:“此二者拆開 不得,須是橫看。他這個是層層趲上去,一層了,又一層。‘不遷怒,不貳餅’, 是工夫到處。”又曰:“顏子只是得孔子說‘克己復禮’,終身受用只是這四個 字!贿`仁’,也只是這個;‘不遷怒,不貳餅’,也只是這個;‘不改其樂’, 也只是這個!思簭投Y’,到得人欲盡,天理明,無些渣滓,一齊透徹,日用 之間,都是這道理!賀孫 

    問:“不遷不貳,此是顏子十分熟了,如此否?”曰:“這是夫子稱他,是 他終身到處。”問:“若非禮勿視聽言動,這是克己工夫。這工夫在前,分外著 力,與不遷不貳意思不同!痹唬骸胺嵌Y勿視聽言動,是夫子告顏子,教他做工 夫。要知緊要工夫卻只在這上。如‘無伐善,無施勞’,是他到處;‘不遷怒, 不貳餅’,也是他到處。”問:“就不遷不貳上看,也似有些淺深!痹唬骸斑@ 如何淺深?”曰:“‘不遷怒’是自然如此,‘不貳餅’是略有過差,警覺了方 會不復行。”曰:“這不必如此看。只看他‘不遷怒,不貳餅’時心下如何。” 賀孫 

    又云:“看文字,且須平帖看他意,緣他意思本自平帖。如夜來說‘不遷怒, 不貳餅’,且看不遷不貳是如何。顏子到這里,直是渾然更無些子渣滓。‘不遷 怒’,如鏡懸水止;‘不貳餅’,如冰消凍釋。如‘三月不違’,又是已前事。 到這里,已自渾淪,都是道理,是甚次第!”問:“過,容是指已前底說否?” 曰:“然!眴枺骸斑^是逐事上見得,如何?”曰:“固是逐事上見。也不是今 日有這一件不是,此後更不做;明日又是那一件不是,此後更不做。只顏子地位 高,才見一不善不為,這一番改時,其馀是這一套須頓消了。當那時須頓進一番。 他聞一知十,觸處貫通。他覺得這一件過,其馀若有千頭萬緒,是這一番一齊打 并掃斷了。”曰:“如此看‘不貳餅’,方始見得是‘三月不違’以後事!痹唬 “只這工夫原頭,卻在‘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上面。若 是‘不遷怒’時,更無形跡。但初學如何須要教他‘不遷怒,不貳餅’得?這也 便要如此不得,只是克己工夫?鬃硬灰愿嫫渌T人,卻獨以告顏子,可見是難 事,不是顏子擔當不得這事。其他人也只逐處教理會。道無古今,且只將克己事 時時就身己檢察,下梢也便會到‘不遷怒,不貳餅’地位,是亦顏子而已。須是 子細體認他工夫是如何,然後看他氣象是如何,方看他所到地位是如何。如今要 緊只是個分別是非。一心之中,便有是有非;言語,便有是有非;動作,便有是 有非;以至於應接賓朋,看文字,都有是有非,須著分別教無些子不分曉,始得。 心中思慮才起,便須是見得那個是是,那個是非。才去動作行事,也須便見得那 個是是,那個是非。應接朋友交游,也須便見得那個是是,那個是非?次淖, 須便見得那個是是,那個是非。日用之間,若此等類,須是分別教盡,毫釐必計 始得?鬃釉唬骸诵,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且如今見人行事,聽人言語,便須著分別個是非。若是他做不是,說不是,雖不 可誦言之,自家是非,須先明諸心始得。若只管恁地鶻突不分別,少間一齊都滾 做不好處去,都不解知。孟子亦說道:‘我知言:诐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 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這不是分別得分明,如何得胸次恁地了然! 天下只是個分別是非。若見得這個分明,任你千方百計,胡說亂道,都著退聽, 緣這個是道理端的著如此。如一段文字,才看,也便要知是非。若是七分是,還 他七分是;三分不是,還他三分不是。如公鄉里議論,只是要酌中,這只是自家 不曾見得道理分明。這個似是,那個也似是,且捏合做一片,且恁地過。若是自 家見得是非分明,看他千度萬態,都無遯形。如天下分裂之時,東邊稱王,西邊 稱帝,似若不復可一。若有個真主出來,一齊即見退聽,不朝者來朝,不服者歸 服,不貢者入貢。如太祖之興,所謂劉李孟錢,終皆受并,天下混一。如今道理 個個說一樣,各家自守以為是,只是未得見這公共道理是非。前日曾說見道理不 明,如‘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是大丈夫;若後車千 乘,傳食諸侯,喚做大丈夫也得。”問:“是非本吾心之固有,而萬物萬事是非 之理莫不各具。所以是非不明者,只緣本心先蔽了!痹唬骸肮淌。若知得事物 上是非分明,便是自家心下是非分明。程先生所以說‘才明彼,即曉此’。自家 心下合有許多道理,事物上面各各也有許多道理,無古今,無先後。所以說‘先 圣後圣,其揆則一’下,又說道:‘若合符節!绾蔚庙サ?只緣道理只是一 個道理。一念之初,千事萬事,究竟於此。若能先明諸心,看事物如何來,只應 副將去。如尺度,如權衡,設在這里,看甚么物事來,長底短底,小底大底,只 稱量將去,可使不差毫釐。世上許多要說道理,各家理會得是非分明,少間事跡 雖不一一相合,於道理卻無差錯。一齊都得如此,豈不甚好!這個便是真同。只 如今諸公都不識所謂真同,各家只理會得半截,便道是了。做事都不敢盡,且只 消做四五分。這邊也不說那邊不是,那邊也不說這邊不是。且得人情不相惡,且 得相和同,這如何會好!此乃所以為不同。只是要得各家道理分明,也不是易。 須是常常檢點,事事物物,要分別教十分分明。是非之間,有些子鶻突也不得。 只管會恁地,這道理自然分明。分別愈精,則處事愈當。故書曰:‘惟精惟一, 允執厥中!瘓蛩从頂凳ト顺鲋翁煜,是多多少少事!到末後相傳之要,卻只在 這里。只是這個精一直是難!”賀孫 

    問:“前夜承教,以‘不遷怒,不貳餅’,乃顏子極至處,又在‘三月不違 仁’之後。據賀孫看,若不貳,是逐事不貳,不是體統說。而‘三月不違’,乃 是統說。前後淺深,殊有未曉!痹唬骸安豁毮噙@般所在。某那夜是偶然說如此, 實亦不見得甚淺深,只一個是死後說,一個是在生時說。讀書且要理會要緊處。 如某舊時,專揀切身要緊處理會。若偏旁有窒礙處,只恁地且放下。如看這一章, 只認取‘不遷怒,不貳餅’意思是如何,自家合如何,便是會做工夫。如射箭, 要中紅心,他貼上面煞有許多圈子,善射者不須問他外面圈子是白底,是黑底, 是朱底,只是一心直要中紅心始得!毁E餅’,不須看他已前,只看他不貳後 氣象。顏子固是於念慮處少差輒改。而今學者未到顏子地位,只須逐事上檢點。 過也不論顯微,如大雷雨也是雨,些子雨也是雨,無大小都喚做過。只是晴明時 節,青天白日,便無些子云翳,這是甚么氣象!”賀孫 

    問:“顏子能克己,不貳餅,何為三月之外有違仁處?”曰:“孔子言其 ‘有不善未嘗不知’,便須亦有不善時!庇謫枺骸邦佔又^如何?”曰:“伊 川復卦所言自好。未到‘不勉而中,不思而得’,猶常用力,便是心有未順處。 只但有纖毫用意處,便是顏子之過!

    敬之問:“顏子‘不遷怒,不貳餅’,莫只是靜後能如此否?”曰:“圣賢 之意不如此。如今卒然有個可怒底事在眼前,不成說且教我去靜!扒顏子只是見 得個道理透,故怒於甲時,雖欲遷於乙,亦不可得而遷也。見得道理透,則既知 有過,自不復然。如人錯吃烏喙,才覺了,自不復吃。若專守虛靜,此乃釋老之 謬學,將來和怒也無了,此成甚道理?圣賢當怒自怒,但不遷耳。見得道理透, 自不遷不貳。所以伊川謂顏子之學,‘必先明諸心,知所往,然後力行以求至’, 蓋欲見得此道理透也!绷⒅騿枺骸懊鞯涝疲骸莒杜瓡r遽忘其怒,而觀理之 是非。’又是怎生?”曰:“此是明道為學者理未甚明底說,言於怒時且權停閣 這怒,而觀理之是非,少間自然見得當怒不當怒。蓋怒氣易發難制,如水之澎漲, 能權停閣這怒,則如水漸漸歸港。若顏子分上,不消恁地說,只見得理明,自不 遷不貳矣!時舉 賀孫錄別出。

    敬之問:“‘不遷怒,不貳餅’,顏子多是靜處做工夫!痹唬骸安蝗。此 正是交滾頭。顏子此處無他,只是看得道理分明。且如當怒而怒,到不當怒處, 要遷自不得。不是處便見得,自是不會貳。”敬之又問:“顏子深潛純粹,所謂 不遷不貳,特其應事之陳跡!痹唬骸叭羧绱苏f,當這時節,此心須別有一處安 頓著?垂猓坏朗遣粦陆游铮酱娴么诵。不知圣人教人,多是於動處說, 如云‘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又如告顏子‘克己復禮為仁’,正是於 視聽言動處理會。公意思只是要靜,將心頓於黑卒卒地,說道只於此處做工夫。 這不成道理,此卻是佛家之說。佛家高底也不如此,此是一等低下底如此。這道 理不是如此。人固有初學未有執守,應事紛雜,暫於靜處少息,也只是略如此。 然做個人,事至便著應,如何事至,且說道待自家去靜處!當怒即怒,當喜即喜, 更無定時。只當於此警省,如何是合理,如何是不合理。如何要將心頓放在閑處 得?事父母,便有事父母許多酬;出外應接,便有出外許多酬酢!賀孫 

    問顏子不遷怒。先生因語余先生宋杰云:“怒是個難克治底。所謂‘怒,逆 德也’。雖圣人之怒,亦是個不好底事物,蓋是惡氣感得恁地。某尋常怒多,極 長。如公性寬怒少,亦是資質好處!壽 

    問:“‘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覺語意上句重,下句寬,恐有引進後人意 否?”曰:“看文字,且要將他正意平直看去,只要見得正道理貫通,不須滯在 這般所在。這兩句意只同。與哀公言,亦未有引進後學意,要緊只在‘不遷怒, 不貳餅’六字上?吹览硪盟缢嗨,只要他平直滔滔流去。若去看偏旁處, 如水流時,這邊壅一堆泥,那邊壅一堆沙,這水便不得條直流去?次淖,且把 著要緊處平直看教通徹,十分純熟。見得道理,如人一身從前面直望見背後,從 背直望見前面,更無些子遮蔽,方好!賀孫 

    問:“集注‘怒不在血氣則不遷’,只是不為血氣所動否?”曰:“固是! 因舉公廳斷人,而自家元不動。又曰:“只是心平!植 (集注)

    問:“‘不貳餅’,乃是略有便止。如韓退之說‘不二之於言行’,卻粗了! 曰:“自是文義不如此。”又問:“‘不貳餅’,卻有過在!贿w怒’,已至 圣人,只此一事到!痹唬骸安旁撇贿w,則於圣人之怒,亦有些異!痹唬骸叭 此,則程先生引舜,且借而言!痹唬骸叭。”可學 

    問:“伊川謂:‘顏子地位,豈有不善!所謂不善,只是微有差失!痹唬 “如今學者且理會不遷、不貳。便大過,不貳也難!儒用 

    問:“‘不貳餅’,集注云‘過於前者,不復於後’,則是言形見之過。伊 川乃云:‘如顏子地位,豈有不善!所謂“不善”,只是微有差失。才差失,便 能知之;才知之,便更不萌作!炙蒲阅顟]之過。不知當如何看!毕壬唬 “不必問是念慮之過與形見之過,但過不可貳耳。”時舉 

    陳後之問:“顏子‘不遷怒’,伊川說得太高,渾淪是個無怒了!毁E餅’, 又卻低!痹唬骸啊才钒l而皆中節’,‘天下之達道’,那里有無怒底圣 人!只圣人分上著‘不遷’字不得。顏子‘不遷怒’,便尚在夾界處,如曰‘不 改其樂’然!痹唬骸啊毁E餅’,只是此過不會再生否?”曰:“只是不萌於 再!淳 

    問:“黎兄疑張子謂‘慊於己者,不使萌於再’,云:‘夫子只說“知之未 嘗復行”,不是說其過再萌於心。’廣疑張子之言尤加精密。至程子說‘更不萌 作’,則兼說‘行’字矣!痹唬骸懊茸饕嘀皇敲葎印Iw孔子且恁大體說。至程 子張子又要人會得分曉,故復如此說到精極處。只管如此分別,便是他不會看, 枉了心力。”廣 士毅錄云:“程子張子怕後人小看了,故復說到精極處,其實 則一。”

    問顏子“不遷怒,不貳餅”。曰:“看程先生顏子所好何學論說得條理,只 依此學,便可以終其身也。”立之因問:“先生前此云:‘不遷、怒貳餅,是 “克己復禮”底效驗。’今又以為學即在此,何也?”曰:“為學是總說,‘克 己復禮’又是所學之目也。”又云:“天理人欲,相為消長。克得人欲,乃能復 禮。顏子之學,只在這上理會。仲弓從莊敬持養處做去,到透徹時,也則一般。” 時舉問:“曾子為學工夫,比之顏子如何?”曰:“曾子只是個守。大抵人若能 守得定,不令走作,必須透徹!睍r舉云:“看來曾子所守極是至約。只如守一 個‘孝’字,便後來無往而不通,所謂‘推而放諸四海而準’;與夫居敬、戰陣, 無不見得是這道理!痹唬骸靶⒄,百行之源,只為他包得闊故也!時舉 

    蔡元思問好學論似多頭項。曰:“伊川文字都如此多頭項,不恁纏去,其實 只是一意。如易傳包荒便用馮河,不遐遺便朋亡,意只是如此。他成四項起,不 恁纏說,此論須做一意纏看。‘其本也真而靜’,是說未發。真,便是不雜,無 人偽;靜,便是未感!X者約其情,使合於中,正其心,養其性’,方是大綱 說。學之道‘必先明諸心,知所往,然後力行以求至’,便是詳此意。一本作 ‘知所養’,恐‘往’字為是,‘往’與‘行’字相應!淳 

    問:“‘天地儲精’,如何是儲精?”曰:“儲,謂儲蓄。天地儲蓄得二氣 之精聚,故能生出萬物!廣 

    問:“何為儲精?”曰:“儲,儲蓄;精,精氣。精氣流通,若生物時闌定。 本,是本體,真,是不雜人偽;靜,是未發!睆蛦枺骸吧霞妊造o,下文又言未 發,何也?”曰:“疊這一句!睆蛦枺骸跋挛摹髦T心,知所養’,一本作 ‘知所往’,孰是?”曰:“‘知所往’是,應得力行求至!節 

    氣散則不生,惟能住便生。消息,是消住了,息便生。因說“天地儲精”及 此。士毅 

    “‘得五行之秀者為人’。只說五行而不言陰陽者,蓋做這人,須是五行方 做得成。然陰陽便在五行中,所以周子云:‘五行一陰陽也。’舍五行無別討陰 陽處。如甲乙屬木,甲便是陽,乙便是陰;丙丁屬火,丙便是陽,丁便是陰。不 須更說陰陽,而陰陽在其中矣。”或曰:“如言四時而不言寒暑耳!痹唬骸叭! 僩 

    “其本也真而靜,其未發也五性具焉!蔽逍员闶钦,未發時便是靜,只是 疊說。僩 

    問:“程子云:‘情既熾而益蕩,其性鑿矣!陨先绾握f鑿?”曰:“性 固不可鑿。但人不循此理,任意妄作,去傷了他耳。鑿,與孟子所謂鑿一般,故 孟子只說‘養其性’。養,謂順之而不害。”廣 

    問:“顏子之所學者,蓋人之有生,五常之性,渾然一心之中。未感物之時, 寂然不動而已,而不能不感於物,於是喜怒哀樂七情出焉。既發而易縱,其性始 鑿。故顏子之學見得此理分明,必欲約其情以合於中,剛決以克其私。私欲既去, 天理自明,故此心虛靜,隨感而應。或有所怒,因彼之可怒而怒之,而己無與焉。 怒才過,而此心又復寂然,何遷移之有!所謂過者,只是微有差失。張子謂之 ‘慊於己’,只是略有些子不足於心,便自知之,即隨手消除,更不復萌作。為 學工夫如此,可謂真好學矣!痹唬骸八^學者,只是學此而已。伊川所謂‘性 其情’,大學所謂‘明明德’,中庸所謂‘天命之謂性’,皆是此理”。南升 

    “‘明諸心,知所往’,窮理之事也!π星笾痢,踐履之事也。窮理, 非是專要明在外之理。如何而為孝弟,如何而為忠信,推此類通之,求處至當, 即窮理之事也!人杰 

    圣人無怒,何待於不遷?圣人無過,何待於不貳?所以不遷不貳者,猶有意 存焉,與“愿無伐善,無施勞”之意同。猶今人所謂愿得不如此。是固嘗如此, 而今且得其不如此也。此所謂“守之,非化之也”。人杰 

    文振再說“顏子好學”一章。因說程先生所作好學論,曰:“此是程子二十 歲時已做得這文好。這個說話,便是所以為學之本。惟知所本,然後可以為學。 若不去大本上理會,只恁地茫茫然,卻要去文字上求,恐也未得!時舉 

    伊川文字,多有句相倚處,如顏子好學論。可學 

    問:“顏子短命,是氣使然。劉質夫所錄一段又別!痹唬骸按缶V如此說。” 可學 (按:此條集義在先進篇章。)

    問:“呂與叔引橫渠說解遷怒事,又以‘三月不違’為氣不能守?质菑堊 呂氏皆是以己之氣質論圣人之言。”曰:“不須如此說。如說這一段,且只就這 一段平看。若更生枝節,又外面討一個意思橫看,都是病!比私芤蛟唬骸绊毷 這里過一番,既聞教誨,可造平淡!痹唬骸按苏f又是剩了。”人杰 

    “伊川曰:‘顏子之怒,在物不在己,故不遷。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 復行,不貳餅也!问显唬骸贿w怒者,怒適其可而止,無溢怒之氣也。傳所 謂‘怒於室而色於市’者,遷其怒之甚也。不遷怒,則發而中節矣。喜怒哀樂不 能無也,要之,每發皆中節之為難耳。不貳餅者,一念少差而覺之早,不復見之 行事也。蓋惟圣人能寂然不動,故無過。顏子能非禮勿動而已,故或有不善始萌 于中,而不及復行,是其過在心,而行不貳焉!溟g正心、修身之說,若以 不貳餅作正心,不遷怒作修身,亦可?植槐厝绱恕S业谌,凡八說,今從伊 川游氏之說。伊川外五說大率相類,其說皆正,故不盡錄,然亦不出第一說之意。 橫渠第一第二說皆曰:‘怒於人者,不使遷乎其身!瘏问弦嘣唬骸皇箍膳 惡反遷諸己,而為人之所怒!苏f恐未安。如此,只是不貳餅之意。圣人何以 既曰‘不遷怒’,又曰‘不貳餅’?若使惡不遷諸己,則只說得‘不貳餅’。又, 橫渠曰:‘慊於己者,不使萌於再!茸终f太深,不如游氏作‘行不貳’,伊 川作‘未嘗復行’,乃正。范氏曰:‘不遷怒者,性不移於怒也!苏f不可曉。 若謂性不移於怒而後能不遷怒,卻穩,與伊川‘怒不在己’之說同。若謂不遷怒, 則性不移於怒,恐未當。以‘移’字訓‘遷’字,則說太深。馀說亦寬。謝氏曰: ‘不患有過,蓋不害其為改。’其說又太淺。顏子不應有過而後改,特知之未嘗 復行爾。又與橫渠不萌之說相反,皆為未當。楊氏不放心之說無甚差,但稍寬爾。 其他皆解得,何止不放心而已。又說‘今也則亡’一句,作‘無’字說。不知合 訓‘無’字,合作死亡之亡?若訓無字,則與下句重;若作死亡之亡,則與上句 重,未知孰是。尹氏用伊川說,故不錄!毕壬唬骸坝握f不貳餅,乃韓退之之 意,與伊川不同。伊川意卻與橫渠同。外書第五卷有一段正如此,可更思之。須 見游氏說病處。橫渠遷怒之說固未然,然與貳餅殊不相似。亡,即無也,或當讀 作無!榦 


返 回

web@guoxue.com  webmaster@guoxue.com
國學網站,版權專有;引用轉載,注明出處;肆意盜用,即為侵權。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百色市| 徐汇区| 泽州县| 丹棱县| 甘谷县| 剑阁县| 厦门市| 松阳县| 会宁县| 铜梁县| 儋州市| 扎兰屯市| 连南| 黔西| 垫江县| 留坝县| 海淀区| 凌源市| 商城县| 尼勒克县| 突泉县| 保靖县| 区。| 宁城县| 英吉沙县| 滁州市| 三门峡市| 灵璧县| 嘉兴市| 阳泉市| 台中县| 五莲县| 内江市| 得荣县| 镇巴县| 涟源市| 遂川县| 焦作市| 石泉县| 卫辉市| 吐鲁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