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東坡易傳〉看蘇軾文藝思想的基本特征——兼與朱熹文藝思想相比較》,《文學評論》,2002年第2期
2、《唐宋意識形態的嬗變與宋詞繁榮的文化動因》,《中國文學的文化思考》,人民日報出版社,2000年3月
3、《試論唐、宋古文運動的成因及特質》(韓國),《東方學》1999.12月。
4、《中國古代散文中“文”、“道”觀念演變之考辨》(韓國),《東方學》2000.12月。
5、《論原始儒家的倫理思想對于建構普世倫理的意義》,《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1年第4期。
6、《試論“三蘇”蜀學的思想特征》,《福建論壇》,2002年第3期。
7、《蘇軾的山水詩與自然詩化的走向》,《文學前沿》第5輯,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6月。
8、《走出自然----從蘇軾的山水詩看自然詩化的走向及其意義》,《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0年第4期。
9、《對傳統士大夫人格的超越----論蘇軾黃州時期的思想與實踐》,《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1年第4期。
10、《論蘇軾嶺海時期的思想與實踐》,《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3年第2期。
11、《論余秋雨散文的文化取向》,《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5年第3期。
12、《金庸小說與民族文化本體的重塑》,《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5年第6期。
13、《蘇軾、朱熹文藝觀之比較》,《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6年第3期。
14、《傳統事功精神的新開展》,《人文雜志》,1998年第4期。
15、《試論漢賦之美的本質》,《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8年第5期。
16、《六朝駢文的美質美態》,《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9年第1期。
17、《駢文之美辨正》,《論衡》,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
18、《試談中國禁毀小說的概況及禁毀因由》,《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9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