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www.ffhyjd.com

首頁 | 新著一覽 | 書業新聞 | 網上校書 | 一瓣書香 | 聯系我們

 

王學泰 

   

《中國古典詩歌要籍叢談》

第一輯歷代詩歌總集

 

 


2004年7月出版
ISBN: 7-80504-849-5
定價: 68.00元

 

 

 

 

181 《道咸同光四朝詩史》


  清詩總集,甲集八卷,乙集八卷,清孫雄編纂。雄原名同康,字師鄭,江蘇昭文(江蘇常熟)人。光緒甲午(1894)進士,吏部主事,有《鄭齋類稿》。
  “道咸同光”指清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四朝,這是清王朝急速衰落、清統治全面崩潰的時代,而且由于隨著西方的船堅炮利而來的西方文化使得中國與中華文化面臨著“千年未有之奇變”。從道光二十年爆發了鴉片戰爭以后,內憂外患層出不窮,重大歷史事件接連不斷。生活在這個時代的詩人,只要對現實稍加關注,便可以觸及許多重大社會問題。此書所收詩篇多是反映這一歷史階段社會問題的史詩。孫雄是忠于清王朝的。他收輯表現內憂外患的詩歌作品的目的是希望引起整個統治階級的注意,以挽救危亡,另外也有借詩以存史之意。他說:“而吾所錄無以名之,姑名詩史,亦史料而已。以為史則去取必嚴,以為史料則去取之不嚴,留以待后人之去取可也。”書中多錄史詩,如張維屏描寫鴉片戰爭中事件的《三將軍歌》等。登錄當代的作品則多取之于作者的手稿。書的編排按時代先后。每集卷一、卷二為道光朝作品;卷三為咸豐朝作品;卷四為同治朝作品;卷五、卷六為光緒朝作品;卷七為閨秀;卷八為方外、藩屬等雜類。每個詩人皆附小傳,編者最初計劃分甲、乙、丙、丁四集印行,結果只出了甲、乙二集,辛亥革命爆發,清室下臺,編者哀嘆此為古今未有之“人倫奇變”,并感到再編下去毫無意義。于是便中止了編輯出版。
  有宣統三年(1911)編者自印本。

182 《近代詩鈔》


  清未民初詩總集,三百七十卷,近人陳衍編纂。衍有《宋詩精華錄》已著錄。
  此書收自清咸豐初年(1851)至辛亥革命之后陳氏所能見到的詩人作品共三百七十家,人各一卷,但作品數量差距很大。本書所選作品多為抒寫個人感情和日常生活瑣事之作,很少反映重大社會問題的詩篇。每位作者名下附有小傳,并間附《石遺室詩話》中的有關評語。陳氏論詩取法宋詩,他認為道咸之后主持詩壇的是祁轠藻、曾國藩等人。此選即以祁氏開端,選同光派(取法宋詩的詩人多生活在清末同治、光緒之間,故稱之為“同光派”)詩人最多。陳寶琛(宣統廢帝之師)以后作者計占全書五分之一左右,而詩界革命參加者的作品則選得很少,而且多非其代表作。至于與辛亥革命相呼應的南社詩人的代表者則未能入選。革命者如秋瑾這樣有特色的作者也未入選,因此《近代詩鈔》是缺乏近代代表性的選本,只能說是個流派選本。書中過分突出了曾國藩在晚清詩壇的地位,夸大了他對近代詩歌的貢獻和影響。
  此書不選壽詩、擬古詩,少選詠物、長慶體、柏梁體、長短句,因此入選作品一般都具有藝術性。同光體的代表作者和代表作品也均可見于此書,因此它還是研究近代詩歌必不可少的參考書籍。
  有商務印書館1924年排印本。

 

183 《晚晴詩匯》


  清詩總集,二百卷,近人徐世昌編纂。世昌(1855~1939)字卜五,號菊人,又號?齋,直隸天津人。光緒進士,清末協助袁世凱創辦北洋軍,曾任東三省總督、郵傳部尚書、內協理大臣。1914年任袁世凱政府之國務卿。1918年由安福國會選為大總統,1922年下臺,退居天津,后病死。
  此書收錄清詩二萬七千余首,作者六千一百余家。編者云:“選詩義例本竹篘《明詩綜》,參以漁洋《感舊》,歸愚《別裁》,不分同異,薈萃眾長,?尚神思,務屏偽體。自名家、大家外,要皆因詩存人,因人存詩,二例并用,而搜逸闡幽,尤所加意。”態度比較通達,對于清初到清中葉的詩基本上照顧到各派、各種風格、題材的作品。大家、名家則多“采其尤以示規范”的作品。對于一般作者則相對比較寬泛,編者還采輯到省、縣方志,各朝清詩選本和抄本,保存了一些流傳稀少的作品和名不見經傳詩人的歷史資料。對于晚清作品由于耳目所及,利益攸關,所以多存偏見。一些倡導“詩界革命”的作者入選作品較少,而且多非其代表作。如譚嗣同選詩十二首,多為描寫山川風景的行旅詩,而表現其對于黑暗現實強烈不滿,急切地希望變革的作品則選得很少。又如林紓以新樂府形式反映社會重大問題的作品很多,而選入《詩匯》的卻是清亡后他朝謁清陵的作品。革命派詩人如高旭、寧調元、張光厚(此書不錄生人之詩,但編者輯此書時高、寧、張俱已下世)等人無只字入選。他們在清末所寫的“振華夏之新聲”、呼喚革命和歡慶革命的作品,在近代詩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徐世昌無視這些詩人,不僅由其審美趣味所決定,也反映了其政治立場上的保守與反動。書中的評論文字,大多平實,可資取者不多。此書為清代卷帙最大的總集,為清詩研究提供了線索。
  有1927年退思堂刻本,另有中華書局1990年出版排印本。

184 《南社詩集》


  清末民初詩總集,六冊,近人柳亞子編纂。亞子(1886~1958)初名慰高,字安如,更名人權,字嚴廬,再更名棄疾,字亞子,江蘇吳江縣人。初受康有為等變法派人士影響,后轉向民主主義革命,與高旭等人創建南社,1903年后結識章太炎等革命家,加入了同盟會、光復會。辛亥革命后,不斷進步,一生與各種黑暗勢力斗爭。
  南社是資產階級革命文學團體,南社詩人以詩歌為武器向腐朽、反動的清統治作堅決斗爭,并以高亢嘹亮的歌聲呼喚革命和歡慶的到來。他們不宗唐、不宗宋,要創造嶄新的詩風,表現時代的革命精神;他們詩作的基本主題是“期待滅仇讎”“不滅匈奴誓不歸”的凌云壯志和叛逆精神;他們還有許多懷念、歌頌明末清初抗清民族英雄的詩篇,用以表現自己的向往和追求。“南社”名于“操南音不忘其舊”之意。
  此社醞釀于1907年冬,正式成立為宣統元年十月初一(1909.11.13),在蘇州虎丘集會,后多次集會。辛亥革命期間社員創作了大量的詩歌作品與革命運動相呼應,此書便是這些作品的結集。
  全書共收南社社員三百五十人之詩作,其代表作家如陳去病、高旭、柳亞子、寧調元、宋教仁、楊銓、黃興都有代表作品錄入,這些有的錄之于南社社刊《南社詩錄》,有的采之于作者詩集,為南社詩歌中卷帙最多的合集。其順序則依姓氏筆畫,后附作者姓名籍貫考。卷前有胡環琛《南社始末》、柳亞子《我和南社的關系》、曹聚仁《紀念南社》、徐蔚南《南社在中國文學上的地位》。
  有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華文書局排印本。

185 《詩女史》


  
婦女詩總集,十四卷,拾遺二卷,明田藝衡編纂。藝衡字子藝,錢塘(浙江杭州)人。以歲貢為徽州訓導,后辭歸。藝衡性磊落,以著述為事,大約生活于隆慶萬歷間(1567~1620)。
  婦女寫詩,肇自先秦。許穆夫人之《載馳》,曾著錄于《詩經》。“國風”“小雅”中一些民間歌謠,也當有婦女作品,有些文士甚至認為“‘三百篇’大抵婦人之所作”。自此以后,婦女吟詠,累代不絕。南朝劉宋始有《婦人詩集》之編纂,但久已佚。傳世較早,對后代影響較大者是明代編輯的婦女詩文總集。明代婦女受壓迫極深,但婦女問題也逐漸為人們所認識,所以歷代婦女總集的搜集整理也逐漸被文人所注意。此書就是明代編纂較早的一部歷代婦女詩歌創作總集。田藝衡肯定了婦女在社會中與男人相等的地位:“乾坤異成,男女適敵。”至于“內外各正”,只是“職有所司”,分工不同罷了。對于歷代不重視搜集婦女著作,他深表不滿,并致力于搜集古往今來的婦女詩作,編成此集。
  此書本著“人有善必彰,言無微而不齒”的態度,廣泛搜羅。他說:“自五帝至秦,以其邈遠,故所必錄;自漢至六朝,則事略而詩詳;自唐至五代,則事詳而詩略。”(上引皆見該書《序》)于宋元,則突出大家、名家,明代只是偶錄所見罷了。由此可見,田氏編此書之目的還在于“以詩存人”“當為續史”,借編輯歷代婦女詩歌以保存有關婦女和婦女問題的史料。
本書編者是明代人,也不脫明人著述之風氣。田藝衡往往好古炫博,而考訂卻極為疏略。如《皇娥歌》本出于王嘉《拾遺記》,本為志怪小說家言,而田藝衡則斷為上古嫘祖所作,甚為荒謬,也頗為后人所垢病。
  此書有明嘉靖間刻本傳世。

 

國學網站,版權專有;引用轉載,注明出處;肆意盜用,即為侵權。
web@guoxue.com 010-6890012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莎车县| 辽宁省| 保定市| 贡觉县| 嘉义市| 东莞市| 灵宝市| 句容市| 兴和县| 巩留县| 彰武县| 绥芬河市| 怀来县| 鹤山市| 成武县| 安多县| 丰县| 大埔县| 红河县| 卓资县| 长白| 大同市| 涿鹿县| 水富县| 平舆县| 翼城县| 阿勒泰市| 西盟| 顺平县| 遂平县| 佛学| 会昌县| 全南县| 青神县| 来凤县| 宜君县| 罗平县| 唐河县| 上蔡县| 昌都县| 石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