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www.ffhyjd.com

首頁 | 新著一覽 | 書業新聞 | 網上校書 | 一瓣書香 | 聯系我們

 

王學泰 

   

《中國古典詩歌要籍叢談》

第一輯歷代詩歌總集

 

 


2004年7月出版
ISBN: 7-80504-849-5
定價: 68.00元

 

 

 


131 宋百家詩存


  宋詩總集,二十八卷,清曹廷棟編纂。廷棟(1699~1785)字六吉,又字楷人,號六圃。晚號慈山居士,浙江嘉善人。廩貢生,乾隆元年(1736)舉孝廉方正不就,居東園杜門著述,著書十余種。
  曹氏因《宋詩鈔》闕略甚多,特別是中小家,《宋詩鈔》又刊刻未竟,往往有目無書,因而編成此集,以補其闕。凡潘是仁《宋元四十三家集》、吳之振《宋詩鈔》、陳《宋十五家詩選》,以及顧嗣立《元詩選》作為宋遺老而收入者和有專集行世者均不取,惟錄不知名于世的宋詩人小集,共一百家,起于北宋的魏野《東野集》,終于南宋的僧斯植《采芝集》。北宋十余家,南宋八十余家,大致按世次排列,對賀鑄,因廷棟的偏愛而置于卷首。每家各附小傳。
  此編所收多與《江湖小集》《汲古閣景鈔南宋六十家小集》《南宋群賢小集》《兩宋名賢小集》所收錄者相重復,有的也有專集行世,如李昭、周孚、曹勛等(見《四庫全書》),只有張道洽之《實齋詠梅集》、釋道璨之《柳塘外集》為諸編所不收。所采之集在當時多屬僻書,大多只以抄本傳世。每集編此集悉以原本次序為序,對于誤字作了一些校改,無可校者存之,原有小注皆保留。曹氏論詩主性情,因而他選了不少有真情實感藝術上清新活潑的詩篇。其評詩亦往往卓有見地,頗能抓住每位作者的風格。此書《自序》稱二十八卷,實際上為二十卷,《四庫全書》收此書作四十卷。
  有乾隆六年(1741)刊本,另外乾隆曹氏二六書堂刊本作二十卷。

132 宋詩鈔補


  宋詩總集,八十六卷,清管庭芬抄補。庭芬(1797~1880)字培蘭,又字子佩,號芷湘,海寧(今屬浙江)人,諸生,博覽群書,長于史地之學。
  此書意在補吳之振等人所編《宋詩鈔》中有目無書者有十六家,另外對于入選《宋詩鈔》中的大家詳前略后的情況做一些補救———對于《宋詩鈔》的“略后”作了增補。
  書中共收錄詩歌二千七百八十首,作者八十五家,《宋詩鈔》有目無書,《龍云集》等十六家全部補齊,湊足一百之數。其他五十九家雖為吳書所收,但其佳篇未能入吳書者,此書亦予補入。如歐陽修之《明妃曲和王介甫》,王安石之《桃源行》《泊船瓜州》《送和甫寄吳氏女子》,文天祥之《正氣歌》等皆在搜補之列,每集之前附有作者小傳。
  此書之缺點在于,管庭芬所補入的一些篇章是《宋詩鈔》選剩的篇目,并非什么名篇佳作。也有許多作者別集的補抄,并非取之于該作者的集子,而是抄自《宋詩記事》、《宋百家詩存》等總集,如《南陽集補鈔》《玉楮集補鈔》等,就是如此。
  有商務印書館民國間涵芬樓排印本。中華書局1986年排印出版《宋詩鈔》,后附《宋詩鈔補》。

 

133 宋詩精華錄


  宋詩選本,四卷,近人陳衍選評。衍(1856~1937)字叔伊,號石遺老人。福建侯官(福建閩侯)人,光緒間舉人,曾任學部主事,參張之洞幕,清亡以遺老自居。他是近代著名的同光體詩人和評論家。
  陳氏尊宋詩,畢生提倡學宋,而學宋又容易產生枯瘠拖沓之弊,故晚年為此選,予學宋詩者以法式。
  全書共選詩六百九十一首,作者一百二十九人。選者反對于唐宋間有所抑揚褒貶,反對唐正宋閏之說。其所謂“精華”乃指“必多層折而無長語”之作品,也就是說,在結構上曲折、筆法上精煉、語短而意深的作品。因而此書所選近體占十之七八,古體乃占十之一二,而且絕少長篇。選者認為許多古體長篇“詞費”,有些入選的長篇,陳衍只是取其一二“絕佳”之語,“所謂探驪得珠,其余鱗爪,聽之而已”。
  書中提出宋詩分期說。選者云:“案此錄亦略如唐詩,分初、盛、中、晚。吾鄉嚴滄浪(羽)、高典籍()之說,無可非議者也。天道無數十年不變,凡事隨之。盛極而衰、衰極而盛,往往然也。今略區元豐、元皊以前為初宋。由‘二元’盡北宋為盛宋,王(安石)、蘇(軾)、黃(庭堅)、陳(師道)、秦(觀)、晁(補之)、張(耒)具在焉,唐之李、杜、高、岑、龍標、右丞也。南渡茶山(曾幾)、簡齋(陳與義)、尤(袤)、蕭(德藻)、陸(游)、楊(萬里),中宋,唐之韓、柳、元、白也!撵`’以后為晚宋。謝翱、鄭所南輩,則如唐之有韓翭、司空圖焉!币运螖M唐,稍覺牽強,將不同時代的作者一一對應,也令人覺得擬之不倫。所選作品注重其風格的多樣性,書中既有“絲竹金革”“悠揚鏗鏘靉”之作,也有“沉郁頓挫”的“土木之音”,不偏重一格。其中許多作品是傳誦于眾口的名作佳篇。
  此書有商務印書館民國間排印本,另有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排印本,由今人曹旭校點。

134 中州集(翰苑英華中州集)


  金詩總集,十卷,附《中州樂府》一卷,金元好問編纂。好問(1190~1257)字裕之,號遺山,秀容(山西省忻縣)人。祖系出自北魏拓跋氏,興定間進士,曾任行尚書省左司員外郎等職,金亡不仕。為金代最有成就的詩人。
  此書編于金亡之后,有懷念故國,保存一代之文獻之意。共錄金代詩人二百四十九人,除卷首之顯宗、章宗兩皇帝外,從宇文虛中開始,終于其兄元好古,所錄皆為當時已經故去之人。每人各附小傳,傳中或詳細記載傳主生平,或傳述其名句,或評論品藻其詩歌,而且往往在傳中附載他人事跡,有時還對某些歷史事件作出判斷,從這些可見此書的史料價值。其入選作品基本上反映了金朝詩歌近百年來發展變化狀況。一些反映民生疾苦、民族矛盾和金朝歷史上重大事件作品都得以入選,所以金朝一代可傳詩詞可以說是囊括殆盡。正如當時家鉉翁《題中州集后》所云:“暇日獲觀遺山元子所裒《中州集》,百年而上,南北名人節士巨儒達官所為詩與平生出處大致,皆采錄不遺。而宋建炎以后,銜命見留與留而得歸者,其所為詩與大節始終亦復見記!逼淙秉c是對于一般詩歌作者則多有遺佚。郭元編《全金詩》,其數目為《中州集》三倍。另外因為元好問編此書時參考了魏道明的《國朝百家詩略》,有些地方是直接采用,因之其體例有前后不一之處。因集中所收錄詩人多生活在中州一帶,故名曰《中州集》。
  此書有元代武宗至大三年(1310)刻本,清末民初誦芬室曾據此本影印出版,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60年又以此本為底本,校以明刊汲古閣本,排印出版。

135 河汾諸老集


  
金末元初詩歌總集,八卷,元房祺編纂。祺,平陰(山西省臨汾市)人。在元代曾任河中、大同兩路儒學教授,著有《橫汾集》。
  房氏編此書意在保留戰后鄉邦文獻,書中收入金末元初生活在汾河流域八位詩人———麻革、張子、陳賡、陳庾、房?、段克己、段成己、曹之謙之詩,人各一卷,共錄五言、七言古、近體一百九十八首,這些作品大多產生于金元之際。此時民族矛盾極為尖銳,戰禍連年,廣大人民飽受戰亂之苦。這八位作者,皆是金朝遺民。他們的作品中充滿了亡國之痛,表現了對戰亂的厭倦,對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八人的風格各不相同,如房氏在《后序》中所言:“諸老之詩有深而沖澹如陶、柳者;有豪放如李翰林、劉賓客者;有輕俗近雅如元、白者;有對屬切當如許渾者;有騷雅奧義、古風大章,浸入杜草堂之域者!彪m然對“河汾諸老”評價過高,但也反映了他們之間風格的區別,此集編于大德七年(1303),意在與元好問《中州集》相接,全金之詩有《中州集》與《河汾諸老集》二書,再加上元好問、黨懷英、趙秉文、王寂、李俊民、王若虛等個人的詩集,則大體已備。
  此集初刊于元皇慶癸丑(1313),原刊已佚,F存最早的版本有毛晉“汲古閣”《詩詞雜俎》本,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58年據此排印出版。

 

國學網站,版權專有;引用轉載,注明出處;肆意盜用,即為侵權。
web@guoxue.com 010-6890012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平县| 乐陵市| 宁河县| 大余县| 寿阳县| 孝义市| 雅安市| 年辖:市辖区| 陆河县| 邹城市| 二手房| 长寿区| 十堰市| 灵武市| 井冈山市| 嘉定区| 佛山市| 综艺| 天气| 红河县| 宝坻区| 噶尔县| 新疆| 宝鸡市| 冕宁县| 南江县| 抚州市| 临高县| 大荔县| 阳谷县| 安国市| 平舆县| 南和县| 惠东县| 微博| 穆棱市| 和林格尔县| 连城县| 龙门县| 武清区| 石家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