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www.ffhyjd.com

首頁 | 新著一覽 | 書業新聞 | 網上校書 | 一瓣書香 | 聯系我們

 

王學泰 

   

《中國古典詩歌要籍叢談》

第一輯歷代詩歌總集

 

 


2004年7月出版
ISBN: 7-80504-849-5
定價: 68.00元

 

 

 

 

66 《唐詩類苑》


  唐詩總集,二百卷,明張之象編纂,之象有《古詩類苑》已著錄。
  此書是編纂全唐詩的較早嘗試。編者取數百家之言,廣搜斷碑殘簡,積二十余年之功,始成此編。首列引書,大約近二百種。全書分類編排,始自天文地理,終于草木蟲魚,詩人姓名列于題下,從帝王權貴到公卿名士,以羽流衲子、宮閨妓流附之。并把唐分為初(武德~開元)、盛(開元~大歷)、中(大歷~元和、長慶)、晚(寶歷~唐亡)四個階段。
  此書意在博取,詩逾數萬,人逾數千,但檢擇不細,問題較多,一詩二取的現象還存在。由于是分類編排,一詩可歸入不同類中。如王維《黎拾遺昕裴秀才迪見過秋夜對雨之作》在雨部僅有此題,并標明見“歲時部秋”,在此部才有全文,杜甫《立秋雨院中》雖見于“天部雨”,但僅有題,并標明見“禮部省直”,此部才有原文,從這里也可見分類編排之不合理。
  張氏生前此書沒能刊刻,死后稿為浙人卓贗所得,乃割初唐、盛唐部分,并自署名,掠人之美。萬歷間張氏鄉里王徹取此書原稿,請嶺南趙應元編次,于萬歷二十九年(1601)刊刻,此時張氏已死十四年。
  有萬歷刊本傳世。

67 《唐詩紀》


  唐詩總集名,一百七十卷,明吳盧編纂。盧字孟白,漳浦(福建省漳浦縣)人。隆慶(1567~1572)進士。
  最初,黃清父輯初唐詩十六卷,未成而病卒,吳氏乃繼其未竟之業,他曾整理馮惟訥《古詩紀》,此書仿其體例,以人統篇,見錄者一千三百余人,仙佛鬼神,編為外集,收三百余人。每人集內則分體編排,按照五七古體、五七律、排律、絕句編排,未另立樂府。編者在搜集材料、鑒別材料上下很大功夫。其中“考世里、敘本事,采評論,訂疑誤”等項目頗有所得,可參考之處甚多。
此書之缺點為:一、只刊初、盛部分,初唐六十卷,盛唐一百一十卷,而缺中晚唐部分;二、遺漏太多,許多名篇都遺漏了,如李義《龍池篇》、王維《太平詞》、陳子昂《薛仙子謠》、沈?期《古鏡詩》等,遺漏者不下數百首;三、破壞了所收唐人集原來的編排次序,如所收杜甫詩編排次序,既非編年,也非宋本分類、分體編排。明末清初龔賢(1599~1689又名豈賢,字半千,又字野遺,又號柴丈人,江蘇昆山人)又輯《中晚唐詩紀》分“行本”(通行本)三十一人,從張籍到李朝威,另有“秘本”(稀見本)三十一種,從鮑溶到張夫人。
  此書漫無次序,只是隨得隨刊,這兩種“詩紀”為編纂全唐詩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唐詩紀》有萬歷刊本。《中晚唐詩紀》有半畝園刊本。

68 《唐詩所》


  唐詩總集,四十七卷,明臧懋循編纂。懋循(1550~1621)字晉字,號顧渚,長興(今屬浙江)人。萬歷八年(1580)進士,曾任南京國子監博士,曾與人在南京組織金陵詩社。精通戲曲,編有《元曲選》《負苞堂稿》。
  此書是在吳盧《唐詩紀》基礎上編輯,所以只有從初唐武德到大歷,初盛唐兩個階段的詩,共分十四門,按體編排,前有古樂府、系樂府。古樂府編排一遵舊制,系樂府乃指歌、行、曲、引、篇、章、吟、詠、嘆、謠等歌行體古詩。后為三言、四言、五言、七言、雜體古詩、風騷體古詩,再后為五言、七言律詩、排律、絕句、闕文,每門之類又各有題目類從,極為瑣碎,編者認為高《唐詩品匯》、吳盧《唐詩紀》所列唐詩人生平大多本之兩《唐書》和《唐詩紀事》,而此書在考訂詩人生平上則比較詳盡,間附考證,似較可取。
  有明萬歷三十四年(1606)臧氏雕蟲館刻本。

69 《唐音統簽》


  唐詩總集,一千零三十三卷,明胡震亨編纂。震亨(1569~1645?)字孝轅,號?叟,又號赤城山人,浙江海鹽縣人。萬歷舉人,歷任固城縣教諭,兵部員外郎,后乞歸,藏書甚富,日夕探討,校讀精勤,歷時十年,編為此書。
  此編名為“統簽”,實際上即是全唐詩,全書按天干編次,由甲簽到癸簽,一共十簽。前九簽以時代先后輯錄能夠搜羅到的唐人詩歌。癸簽則輯錄有關唐詩的研究資料。
  本書搜羅全備,細大不捐,零章碎句,有則必錄,其數量遠遠超過以前所有的唐詩總集,為唐詩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資料。書中所附詩人小傳尤有特色,傳中所引資料皆詳注其出處。可以看出傳中引用了雜史、筆記、地志、詩話及各家別集的材料,并對這些材料作了翔實的考訂。間亦采輯詩人們的逸聞軼事,以供研究者參考。所引文獻許多已經亡佚,現在看來彌足珍貴。傳末還記錄各種集子在《唐書》《宋史》、晁公武《郡齋讀書志》、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馬端臨《文獻通考·經籍考》等書上的記載情況。對于各集的卷數、篇目存佚,大都做出介紹和考證。有時還注明《統簽》編輯時所援用的版本,以便讀者檢核。
  此書規模宏偉,考核精細,清康熙時編纂《全唐詩》即以此為依據。全書最初只刊《戊簽》,為胡氏曾孫胡頎在康熙二十四年(1685)刊刻,所錄皆晚唐詩和南唐、吳越、閩國詩。《癸簽》刻本較多,并有1957年古典文學出版社排印本。傳曾有甲、乙、丙、丁四簽續刊,未見。現存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唐音統簽》,系范希仁補抄本,最為完善。

70 《唐詩》(全唐詩)


  
唐詩總集,七百一十六卷,清季振宜編。振宜(1630~1674)字詵兮,號滄葦,江蘇省泰興縣人。順治四年(1647)進士,官至浙江道御史,好藏書,所藏宋元精刻及影宋抄本甲于海內,著有《季滄葦書目》。
  明末錢謙益欲據吳盧《唐詩紀》編纂全唐詩,未完成而逝世,季振宜從其族孫錢遵王那里得到殘稿,“其篇帙殘斷,亦已過半”。錢謙益對詩學,特別是唐詩研究頗有心得,其殘稿基礎很好,季氏為藏書精于鑒別,并多善本,為此書編纂提供了方便。全書搜羅較備,在初唐、盛唐部分則完全吸取了《唐詩紀》成果,其次序一如舊貫,并將新發現的作品補充進去,只是在編輯李白、杜甫二集時,季振宜打破了自訂的體例。《杜工部集》用錢謙益的《杜詩箋注》本,《李翰林集》則用了蕭士?分類補注本,杜集還采用了錢氏的注文(后來查嗣依據季書整理杜甫詩時才將錢注刪去)。季書晚唐部分一空依傍,故較薄弱,許多人的集子缺漏現象嚴重,書中還很少收零章碎句,致使遺漏頗多。
  全書打破唐詩歷來按初盛中晚的編排方法,按時代編次,由高祖開始,無名氏終。每個詩人附有較為詳細的小傳。書中對所錄詩篇作了較細致的校勘,異文校語必說明出處,便于檢索,其考訂及校語保存宋代一些善本的面貌。
  此書為御定《全唐詩》編纂時主要依據,當時未刊刻,乾隆編纂《四庫全書》時,錢謙益被列入《貳臣傳》其書多在禁焚之列,因此書與錢謙益關系密切,所以只能沉沒秘閣,未能進入“四庫”,只有寫本傳世。后流入鄧邦述群碧樓,今藏于臺灣“中央圖書館”,1976年臺灣經聯出版公司影印出版,定名為《全唐詩稿本》。

 

國學網站,版權專有;引用轉載,注明出處;肆意盜用,即為侵權。
web@guoxue.com 010-6890012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安县| 夏邑县| 兴山县| 三江| 长武县| 永寿县| 延津县| 大同市| 饶河县| 中江县| 凉山| 临邑县| 田阳县| 太康县| 凤山市| 循化| 新竹县| 凤城市| 天津市| 伽师县| 台南县| 叶城县| 永州市| 兴隆县| 个旧市| 锡林郭勒盟| 普陀区| 弥勒县| 安徽省| 壶关县| 叙永县| 开原市| 台前县| 刚察县| 平谷区| 淮北市| 依兰县| 淮阳县| 舟山市| 宝兴县| 达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