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1鳥中之高士
鳥聲之最佳者,畫眉第一,黃鸝、百舌次之。然黃鸝、百舌,世未有籠而畜之者。其殆高
士之儔,可聞而不可屈者也。
[原評]
江含徵曰:又有“打起黃鶯兒”者,然則亦有時用他不著。
陸云士曰:“黃鸝住久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來去有情,正不必籠而畜之也。
[述論]
鳥語花香,是自然界作用于人們的聽覺和嗅覺器官的美妙的聲音和奇異的芳香。在鳥鳴聲
中居最妙的地位的,畫眉鳥屬第一流,而黃鸝鳥和百舌鳥就差一等了。但是,畫眉鳥聲音妙悅,
所以卻被人捉去用籠子蓄養起來為人鳴轉;黃鸝與百舌兩種鳥鳴聲雖比畫眉鳥為次一等,然而
世人卻沒有能夠把它們捉來用籠子蓄養,從而使它們宛轉歌唱的。
由此看來,它們應該像似那人間的高潔不俗之雅士,瀟灑出塵;我們只能夠去聽它們的高
吟遠鳴,而不可使其屈尊低眉,鉆入人類為它們設定的籠中的。
黃鸝的聲音好聽,杜甫有一首《絕句》詩曰: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意境很美,令人喜悅。但卻有一首詩這樣說: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妙音在這里卻惹起了厭煩。就因為所站的角度不同,對待事物的態度也就不一樣了,正如江含
徵評的“亦有時用他不著”。
現在的人們喜歡養鳥,所以只要自己感覺到聲音美妙的,就會把它們想方設法弄到自己的
籠子中。雖然使它們有了吃的食物,但卻沒有了自然的空氣和天地,而且還沒有了夫妻配偶、
子女家庭,也自然失去了那份天倫之樂。它們正是因為自己的鳴聲,卻把自己的自由斷送了。
人又怎么不是這樣的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