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儒雅是人類幸福生活的標志,所以誰都想瀟灑地走一回,富貴之后就更愿意附庸風雅
,再沒有文化的人也不例外。
風雅并不是文化人的專利,所以誰都能達到,關鍵得有方法。方法就是智慧,有了智慧就
會得到風雅。有了風雅,就能與世界上的任何人平起平坐而不自慚形愧,落落大方而游刃有 余。
東方的人生智慧是天人合一,在大自然的花鳥蟲魚和風云雪月的聲色香韻與風姿神態中凈
化著自己的心靈;是中庸之道,在社會中人與人相互平等與和睦相處里尋找到自我的存在價
值與生活意義。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凡事從我做起,我們幫助了別人,結果還是真正幫了
自己。社會安定了,我們自己也就幸福了。我們愛護自然的同時,就是在愛護我們自己;生
態平衡了,我們自己也就溫飽了。
東方的智慧,是安定社會的良策,是寄托精神的支柱,是升華感情的梯航,是培養思想的武器。
怎么樣擁有東方人生的智慧呢?古代的那些抒情哲學家們通過他們自己的切身體驗,為我
們指出了一條陽關大道──幽窗夜自吟。在幽靜的夜晚,守在小窗前,望著那燦爛的星空,
憧憬著美妙的人生境界,吟詠著自己寬廣而又溫柔的心靈。久而久之,我們的身心都與那廣
闊的星空、美妙的境界融為了一體,實現了人生的超越而得到風神和高雅。
《幽夢影》,清代張潮著,共219條人生的領悟和自然的靜賞,用幽靜的態度去觀察人
生與自然,如夢一般的迷離,如影一般的朦朧,享受那種藝術家對生活所擁有的感受和體驗
。此書在寫作的過程中即得到清初120余位大學者和藝術家的贊賞和評點,影響極大,感 人至深!
幽 幽夢一簾花影深,
清風明月露天真。
山川萬物皆文史,
閱盡滄桑自在身。
《小窗幽記》,明末陳眉公著,分醒、情、峭、靈4篇,共194條人生的回味和處世的
格言,謂生活中總要睜著一只眼,不能糊涂;人非無情物,如何瀟灑;欲有一番作為,必須
脫俗;人生何處無煩惱,超然空靈,方能享受那種文學家所擁有的品味和靈秀。 雅 青山環繞小窗幽, 修竹白云一水流。
煩惱盡隨落花去, 禪心卻在柳枝頭。
《圍爐夜話》,清代王永彬著,共184條人生的哲理和行為的標準,雖然是寒冷的冬天
,但正好可以圍著溫暖的爐火,在寂靜的夜晚討論著人是什么以及如何做人,那不僅自己可
以清醒,而且更能享受一個哲人那樣對人生的思辯和覺悟。
淡 淡于嗜欲淡于緣, 別是人間不系帆。
參透浮生真諦了, 饑來吃飯困來眠。
《小窗自紀》,明代吳從先著,共400余條人生的反思和心靈的寫照,無論是古往今來
的名家名篇,還是天地宇宙的萬事萬物,都可以體現交融在我的心靈之中,小小蕓窗卻涵蓋
了大千世界,是一種詩人所捕捉到的人生靈感和境界。
韻 月到窗前疏影新, 風行水面自成文。
松聲野韻清魂魄,
意氣飄然鸞鶴群。
《呻吟語》,明代呂坤著,分性命、存心、倫理、談道、修身、問學、應務、養生、天地
、世運、圣賢、品藻、治道、人情、物理、廣喻、詞章等類,探討人之良心倫理與處世智慧
,包含了全部的道德規范,人們只有共同遵守約定俗成的規范,才能活得瀟灑自在。欲得自
由,先受約束,約束就是對自我的超越,從而享受那種倫理學家所擁有的人生概念和存在邏 輯。
誠 誠心一字泰山高,
道德文章冰雪操。
憂患人生百滋味,
呻吟動處聽洪濤。
為了真正了解東方人的智慧,并使我們現代人在生活中得到借鑒,從而適應飛速發展的時
代和節奏,我們策劃并主編了這套“東方人生智慧珍品叢書”。我們將前人的這五部著作整
理出來,并且用現代人的眼光來加以審視,深入淺出,闡述議論,使讀者在悠閑的品味中享
受人生的盛宴。我們不敢說,我們的“述論”每一篇都很精彩,但至少有一點,我們所寫出
來的每一個字都是真實的,都是自己對人生的感受和領略。
讓我們在這條心靈的完善道路上相伴而行!
李安綱 劉 耀
1997年3月于河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