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0冰裂紋小論
冰裂紋極雅,然宜細不宜肥。若以之作窗欄,殊不耐觀也。(冰裂紋須分大小,先作大冰
裂,再于每大塊之中作小冰裂,方佳。)
[原評]
江含徵曰:此便是哥窯紋也。
靳熊封曰:“一片冰心在玉壺”,可以移贈。
[述論]
圖案和花紋,本來起源于遠古時代的生殖崇拜和圖騰藝術(shù)。比如說,最基本的圖案,就是
魚紋和蛙紋。魚紋象征著男性生殖器,而蛙紋象征著女性生殖器。后來再加演變,則魚紋變?yōu)?br>
直線或者幾何形;而蛙紋則變?yōu)閳A線或者拱形。以后所有的線或者幾何圖形,都由此演化而來。
而古代的圖紋藝術(shù)主要用于裝飾器物,比如窗欄、陶器、瓷器、建筑、鑄造等方面。到了
現(xiàn)代,圖案花紋藝術(shù)運用到了各個方面,都屬于裝飾藝術(shù),與建筑物和器皿等密切相聯(lián),是很
有講究的。
像冰裂開了后的花紋,極為優(yōu)雅別致,叫做“開片”。是因為陶瓷上的面裂紋,形狀猶如
那冰裂后的紋路,所以就叫做冰裂紋。但是,這種冰裂紋卻適宜于細小,而不宜于肥大。紋路
越細密,便越覺玲瓏可愛;若是太粗肥了,也就不雅觀而且無觀賞價值了。
若是用冰裂紋作窗欄,因為這種紋路缺少規(guī)律性,破碎零亂,特別經(jīng)不起觀賞,所以要注
意使用得當。而冰裂紋中也須有大與小的分別。先是把大冰裂作成,再在每塊大冰裂中,分別
作成小冰裂紋,才顯得細密有致,耐人觀賞。當然,這種冰裂紋,最好是用在那冰清玉潔的地
方,才能顯得如靳熊封所引王昌齡詩中的“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那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