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9春夏秋冬風
春風如酒,夏風如茗,秋風如煙、如姜芥。
[原評]
許筠庵曰:所以“秋風客”氣味狠辣。
張竹坡曰:安得東風夜夜來!
[述論]
隨著自然界的變化,日月東升西沉,便形成了時間;一年四季便是一個周期,春夏秋冬,
循環往復。春夏秋冬,在方位上正照應著東南西北,所以配東西南北風。
因為春日里百花爭奇斗芳,風自東來,無比地溫和香醇,恰好似那美酒佳釀一般,使人心
醉;而夏日里炎陽高照,酷熱難當,而恰遇著熏風自南來,除炎布涼,仿佛那香茗清茶一般,
消暑解渴,提神清肺;秋日里天氣轉涼,萬物蕭疏,恰有金風自西來,嗆鼻撲肺,如清人所抽
之煙葉,味道狠烈;而在冬日里嚴寒,生物枯萎,正厲風自北來,砭肌刺骨,更如生姜、芥末
一般辛辣猛烈,使人寒栗。
四風之中,惟有那春風如酒,美妙濃芳,難怪張竹坡會有“安得東風夜夜來”的愿望。
古人常說“春風風人”,也就是說,春風能夠使人進入美妙的境界。所以,聽人講學或者
師從大師學問,便常說“如坐春風,如沐化雨”等。的確,狂風暴雨會讓人心燥,而和風細雨
會使人意靜。而孔子也贊成曾點的說法: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可見,這風也的確有道理可講。
這一條里應改作如此:“春風如酒,夏風如茗,秋風如煙,冬風如姜芥。”疑刻時誤脫。
而林語堂先生《生活的藝術》中,此條正作:“秋風如煙,冬風如姜芥。”
|
|